原创性文章讨论部分常见问题探讨及写作建议
2020-05-12徐立军黄志高
徐立军 黄志高
摘要:目前原创性研究文章讨论部分存在比较常见的问题是缺乏基本逻辑思路与写作重点,因而此内容常表现为文献的堆砌,或写成小综述,这有悖于讨论部分设置的基本目的。文章重点探讨一般原创性文章讨论部分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原因,探讨此部分写作背后的逻辑思路,最后归纳推出讨论部分的基本写作要点。希望为原创性文章作者及学术杂志编辑等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原创性研究;写作要点;缺陷与局限性;讨论部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5-0365-02
一、讨论部分最常见的问题写作形式
目前在一般原创性文章和文献中,讨论部分常存在缺乏基本写作要点的问题,由此问题所带来的讨论部分的内容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二:首先,此部分由文献堆砌而成。这些堆砌而来之内容读来感觉犹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或“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去向。如此内容,实在难以让读者读下去,多因兴趣索然而被略过;其次,将讨论部分写成小综述。这样的小综述应该出现的地方是前言部分,即在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合理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而与前言部分之内容相似或重叠的所谓讨论内容,自然也不值一讀。多年来笔者已经养成这样阅读文献的习惯,每每看完一篇文献的摘要后,在考虑是否要看其全文之前,先快速扫描该文章的讨论部分,重点看其内容是否有较明确的写作要点为前提条件。如果存在上述问题之一,便放弃阅读该文献全文的想法。
二、讨论部分缺乏写作要点的基本原因
讨论部分出现上述问题,其直接原因大概有三:(1)文章乃拼凑而成。作者未做系统和完整的研究工作,自然对其文章中所拼凑的结果,缺少或也无兴趣进行思考与探讨,自然就缺乏基本逻辑思路与写作要点;(2)研究工作未做到位。因为但凡认真做研究者,对自己的研究结果应是非常重视与关注,自然会对其所获结果做深入思考。最简单的思考至少是: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或者说从这些结果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等等。将这些思考内容理顺整理成文,便是讨论部分所期待的内容;反之如果研究工作不到位,如缺乏严谨性或完整性等等,导致研究工作紊乱与凌乱等,反映在写作内容上自然多半会是条理不清,要点不明确等问题;(3)作者确实做了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研究工作,但对文章写作要求与要点缺乏足够的了解,从而导致讨论部分的写作内容重点不明确,写作内容流于形式。多半是参考某些杂志文章中不太合乎要求的讨论部分的写法,照样画葫芦来完成此部分的内容。
以上只是表面上的原因,而进一步探究(当然上文提到拼凑类型文章,自然与具体的原创性研究无关,不属本段落讨论的范围)其深层次原因可简单归纳为:文章作者对所设置的讨论部分背后的逻辑思路缺乏深入理解。实际上,讨论部分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从研究结果中推导出合理结论的必要步骤。原创性研究的本质目的简而言之是为了回答问题。研究从提出问题开始;问题一旦提出,便进入下一环节考虑用什么方法来开展研究;研究完成后自然获得一定的结果。最后的环节是依据所获结果研究加上所用之方法进行综合考虑:我们的研究是否回答了前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即研究的最后结论是什么?整个过程是个严谨的逻辑推理过程。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四个环节是推出合理结论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将讨论部分简单写成文献堆砌或与小综述,实际上是消减甚至是去除了这部分的作用,使研究从开始到推出结论的整个逻辑推理链在讨论部分这一环节弱化甚至断裂,从而对所推出研究结论的严谨性与合理性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三、讨论部分写作要点建议
讨论部分作为结果与结论之间的一环(结论推出前一个环节),其重点自然是围绕所获之结果展开分析,为推出结论做必需的铺垫。讨论部分的写作具体以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所推荐的内容为基础,现概括提出一般原创性文章讨论部分写作的基本要点如下:
(一)概述研究的主要结果,为后续讨论内容的展开作铺垫
需注意的是,这部分不应再出现结果部分的具体数字。确实有不少作者在讨论部分复述结果部分的具体数字,甚至还纳入P值等。这些均有悖于学术论文精练简洁之文风,实不可取。
(二)逐一分析每项重要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
可以有两个或以上的解释,特别是研究方法有明显缺陷时,对同一结果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这种对一个结果有两个或以上的解释,有可能挖掘出作者一些有学术价值观点。这些有可能成为潜在被引用的内容。
(三)与其他类似研究的结果(如果有的话)进行比较分析
一般情况下多会有类似研究,除非从未有他人做这样的研究,本研究完全是首创与独创,这样的情况相对比较少见。因此,只要存在类似的研究,横向比较应不可少。与类似研究的结果比较的异同点,应一一作出合理的解释。同样地对每一相同点或不同点可以有两个或以上的解释,这也有可能挖掘出作者一些有学术价值的观点,从而有可能成为潜在被引用的内容。
(四)所获研究结果的意义,如对未来研究工作有何应用价值或对具体实践有何现实意义等
这部分写作须注意分寸,避免言过其实之言辞,如所谓的“首次研究”,“独创研究”,“重大意义”等等,尤其在文献检索条件相对有限的客观条件下,对研究结果意义的描述尽量保守与客观,这也是作者或研究者严谨性的具体体现之一。
(五)研究的缺陷和局限性的分析
任何研究方法学均有优点与缺点,尤其是缺陷和局限性是讨论部分所必须的内容,因任何方法学都不完善,其存在的缺陷与局限性不仅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产生与获取,而且对这些结果的解释具有不可回避的影响力。用不同的方法所获类似结果,其结论有可能相似,也有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这与所用方法学的优缺点,尤其是其缺陷有很大关系。从笔者的编辑经验来看,不少文章的讨论部分均缺此项内容,说明作者(研究者)对这部分存在的重要性缺乏基本了解,其直接结果可导致读者对其研究工作的严谨性以及对其研究结果和结论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六)结论
建立在上述综合讨论基础上推出合理的结论,这与那些文章在不着边际地讨论之后所推出生硬突兀的结论有着本质的区别。
总之,讨论部分应以逐一分析研究所获每一重要结果为主线,纳入类似研究所获结果的横向比较分析,并结合探讨本研究所存在的缺陷与局限性,为最后综合推出合理合乎逻辑的结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Original Research[DB/OL].[2018-08-17].http://www.middlebury.edu/academics/resources/irb/procedures/definitions/defineOrigResearch.
[2]Hilary Glasman-deal.Science Research Writing:A Guide for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M].London:Imperial College Press,2009.ISBN 978-1848163102.
[3]George M.Hall.How To Write a Paper,5th Edition [M].[S.l]:BMJ Books 2012.ISBN 978-0-470-67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