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应用型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
2020-05-12沈雪瑞
沈雪瑞
摘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随着创新式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增速提质的主要途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势必要将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战略目标。揭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应用型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将为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改革指明方向。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基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感知视角,确认了应用型创新能力要素构成,明确了各要素基本含义,以期为该专业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能力;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5-0124-03
旅游学科是一門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旅游专业在国内高校的设置最初也是缘于旅游管理实践的迫切需要。同时,随着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创意旅游等新的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出,创新式发展也成为未来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增速提质的主要途径。因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势必要将培养学生的应用型创新能力作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战略目标。那么,什么是应用型创新能力?应用型创新能力究竟由哪些要素构成?本文综合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法,确认了应用型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概念内涵
教育部、财政部立足我国社会发展之所需,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倡高等学校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未来的教育改革应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战略目标。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学界探究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导向。
学界普遍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不仅是应用与创新两项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具备多种特质的人才。车如山和季红波(2015)认为,多元化交叉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技术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富于批判精神和创新的研究意识,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具备的几项基本素质[1]。李高申(2017)则认为,较高的素质、广博与完整的知识体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是成就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2]。王威(2017)运用德尔菲法所得结论显示,知识与技能、素质、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身心健康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五项内涵特征[3]。刘亚玲和胡潇(2017)同样运用德尔菲法归纳出素质、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四个层面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4]。正是基于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学界纷纷就此类人才培养的路径、模式开展了大量探讨[5-10]。
然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概念内涵的已有认识多源于思辨推导,即便德尔菲法的使用本质上也仍属立足专家意见之上的定性解析。本文拟基于学生群体的自我认知视角,进一步以量化方法确认应用型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有望为旅游管理专业各门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供更精准的目标指引。
二、应用型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因子分析
(一)问卷设计
不难看出,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5项特征,代表了学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概念内涵的共识性理解。本文参考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以上特征,制作应用型创新能力要素的调查问卷,基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感知视角,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定量方法确认应用型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根据以上5项基本特征初步拟定测量问项,共计19个问项,并联络国内8位旅游管理领域专家(其中包括4位旅游管理专业教授,4位旅游企业管理者)对问项的表述进行修正,并最终将全部问项制作成调查问卷。正式问卷中所有问项均采用5分李科特量表,请学生对每一问项的表述是否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打分,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
(二)数据收集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以山西省内3所高等院校(山西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山西工商学院)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为样本开展调研。调研于2018年9月15开始,止于9月30日。共收集225份问卷,有效问卷218份。其中大三学生占48.6%,大四学生占51.4%,男生占比37.7%,女生占比62.3%。
首先将样本折半,针对其中109个样本开展探索性因子分析,其余样本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运行SPSS22软件,通过主成分析法,配合“最大变异法”开展变量转轴和公共因子提取,因子取舍标准是特征值大于1并且因子载荷值高于0.5。数据处理结果显示,问卷KMO值为0.848,大于0.80,Bartlett检验值为1897.849,显著性水平为0.000,KMO和Bartlett检验值显示所有问项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结果与基于文献初步归纳的5项要素基本一致。问项归属方面,删除两个跨因子问项后,最终剩余17个问项,分别为:Q1.我希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Q2.我乐于更好地服务旅游者;Q3.我希望我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Q4.我有能力分析旅游管理中的具体问题;Q5.我有能力开展旅游管理方面的工作;Q6.我具备旅游管理方面的技能;Q7.我能正确提出旅游管理工作要解决的问题;Q8.我能针对旅游管理实践提出创新性的观点;Q9.我能针对旅游管理知识提出创新性的观点;Q10.我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有新的看法;Q11.我能识别一些新的旅游需求;Q12.我能熟练应用旅游管理所需的理论知识;Q13.我能对旅游业信息进行分析;Q14.我能有效应用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Q15.我的知识结构丰富;Q16.我学习过的各门课程之间内容差别大;Q17.在大学学习中我了解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其中问项Q1—Q3归属于因子1,Q4—Q7归属于因子2,Q8—Q11归属因子3,Q12—Q14归属于因子4,Q15—Q17归属于因子5。按照各问项的内容,可将各因子依次命名为:因子1:社会责任感、因子2:职业能力、因子3:创新能力、因子4:应用能力以及因子5:知识结构。全部问项因子载荷均高于0.5,5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0.451%。
(三)信度检验
信度检验是为了进一步检验问卷中的所有问项是否可靠地测量了应用型创新能力这一概念。通过“修正的题项总相关”“复相关平方”“问项删除后的Cronbachs α”几项指标对所获应用型创新人才要素5因子结构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全部问项的α系数为0.926,由各个因子构成的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922、0.913、0.904、0.902、0.855,并且各因子所包含的问项在被删除之后的α值均小于各分量表全部问项的α值,因而无须再对问项作删除处理。信度检验结果说明问卷具有较为理想的测量信度。
(四)驗证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主要作用是对上述探索性因子分析所得的5因素结构进行验证,看这一因素结构是否具有外部效度。具体做法是运用AMOS22对剩余109个样本开展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X2/df值达到小于5的标准,RMR小于0.05,RMSEA虽未达到小于0.05标准,但已满足小于0.08的要求,GFI、AGFI、NFI、IFI、CFI以及AGFI均大于0.9,以上检验指标值反映出数据的模型拟合度较好,因而验证了应用型创新人才构成要素五因子结构的合理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经由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应用型创新能力的5因子结构得到了确认,即学生的应用型创新能力包含社会责任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以及知识结构5个要素。根据用以测量各项要素的问项内容来看,各项要素的具体含义可做如下理解: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愿意为国家建设做出自身贡献的责任感,主动适应社会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持有积极态度的思想品质;职业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对应领域的实践,并能通过知识的应用创造价值的能力;创新能力代表学生能够在工作中提出新观点、采用新视角看待问题并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从而产出运用于实践的创新成果的程度;应用能力表示的是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技术与方法从事实践活动,娴熟地完成实际工作,顺利达成任务目标的能力特质;知识结构则体现的是学生所掌握的源自多个学科、彼此有内在联系并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课程内容知识的多少。
总之,以定量方法确认的以上五项要素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应用型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且这几项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共同影响着应用型创新能力的强弱。例如,社会责任感反映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主观意愿,这种意愿的强弱程度显然直接影响着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发挥程度。知识结构又是有效创新的必要前提,因为宽广的知识结构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创新所需要的多元学科视角。职业能力的强弱则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为其应用和创新行为营造出有利的职场环境,从而较为顺利地将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加以应用并谋求创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各类课程今后可以将这五个要素作为目标导向,开展相应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工作,这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进而持续强化学生的应用型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车如山,季红波.应用型创新人才之概念解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5,9(01):81-85.
[2]李高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7,(5):69-71.
[3]王威.基于德尔菲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内涵特征实证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8):64-67.
[4]刘亚玲,胡潇.基于市场标准的高校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研究——以湖北旅游市场调查为例[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7,31(4):84-89.
[5]刘云波.创新人才培养:乐高教育的理念与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6,(02):22-25.
[6]詹小颖,姚高华,卢振坤.新常态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16,(02):8-9+11.
[7]陈贞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16):38+41.
[8]杨金保.应用型创新人才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鸡西大学学报,2015,15(07):16-19.
[9]陈坚,刘建国.应用型创新人才与培养目标定位分析[J].成才之路,2015,(17):8-9.
[10]关少化.我国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之特点、价值与理论期待[J].北京教育:高教,2015,(0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