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研学实践活动,打造家国情怀底色

2020-05-12

历史教学问题 2020年2期
关键词:物件家国研学

金 丽 君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和价值关怀。从词义结构看,包含二层内涵:一是对家(家庭、家乡)和国(国家民族、国际天下)的认同和归属的情感,二是由情感而渐进的对家(家庭、家乡)和国(国家民族、国际天下)的责任和使命;从家国关系上看,“由家而国”侧重点在“国”,落脚点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从目标指向看,家国情怀指向教育“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本文从教育目标出发,呈现以主题性的研学实践活动为抓手,沿着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途径,打好学生家国情怀的底色,以期为立德树人找到历史学科的表达方式和路径。

一、活动理念: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对立德树人目标的学科表达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家国情怀是对历史学习和认识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反映,是历史学科实现“立德树人”价值目标的重要表达。对家国情怀的认知及理解是研学实践活动的理念引领和思想指导。

审视过去,历史教育指向未来。作为面向高中生的历史教科书,必定需要承载和反映国家意志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因此,“历史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思想教育,是有关社会认识和历史认识观念的教育,1○家国情怀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主旨,历史教育的家国情怀教育要立足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三个维度。

从历史的纬度看,家国情怀的内涵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历史概念,家国情怀的内涵和价值总是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关联的。封建礼制中,家国情怀就是家国一体下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对君主的“忠”和对父母的“孝”实现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最终落脚点是维护封建君主的一家天下。近代鸦片战争以来,随着民族危亡加深,随着中华民族概念作为中国境内民族共同体得到各族人民的共同认同,无数仁人志士以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不惜牺牲个人和家庭,家国情怀的精神内核就是国家危难之时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执着信念,林觉民的一封《与妻书》打动了无数中国人。

从现实的维度看,当下语境中,家国情怀是一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及其传统优秀文化、革命和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种作为世界公民应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观。也就是说,具有这样素养和情怀的人才是能担当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能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人。历史学科的人文追求和价值功能要适合新时代国家民族的发展需要,承担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把家国情怀的种子植于学生生命的成长之中,让教育转化为未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发展力量。

从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未来需求看,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研学实践活动,要努力从“历史教学”转变为“历史教育”,不仅在于历史知识和方法的学习中形成关键能力,更重要的是明确为谁培养人,指向立德树人,渗透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

一方面,高中学生随着学习生活范围的扩大,开始思考和关注国家民族发展、个人前途和社会关系等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高中学生的知识主要来自课堂和课本,缺乏社会生活的实际体验和经验,这种单纯基于知识之上的认识往往简单直接而非辩证全面;而高中生思维又处于叛逆期,喜欢表达个性和不同,喜欢听、容易信偏激、非主流的观点和思想,缺乏理性和全面辩证能力,一旦感觉到社会的一些问题,容易放大,做出简单否定性判断。对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高中学生来说,需要从心底里唤醒并培育家国情怀,让其成为生命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底色。

二、活动特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表达“家国情怀”的学科特色

史料实证是最具历史学科特征的核心素养,也是历史学习的核心方式。史料实证的灵魂是“实”,运用史料培育家国情怀,不仅仅提供历史情境,以情促思,以情致怀,更重要是真实可信的史料成为学生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触动点,为家国情怀产生提供信任的情感基础。

与其他学科不同,历史无法重演,后人只能靠史料去追寻历史真相。因此,史料实证被称为最具历史学科特征的核心素养。基于史料和史实,让事实说话奠定了情感信任的基础。不难设想,空洞、虚假的说教绝不可能产生真挚真实的情感。在研学实践活动中,用摸得着、看得见,承载着真真切切的“真人、真事、真物”的史料来触发学生真实的情感,摒除了天马行空的文学色彩和抽象深奥的理论色彩,凸显历史学科凝聚家国情怀的特色。深入挖掘史料和史实中家国情怀的认知,打通真实而鲜活的历史与学生生活相遇通道,让学生愿意去相信、内心去接近和接受历史人物的精神和品质,避免了虚构的文学中对情感的质疑和抽象的理论中对情感的疏离。

遵循史料教学的一般原则外,就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研学实践活动中的史料,要突出按“就近”原则择一物、一人、一事。这里的“近”不仅是物理距离,更是情感的亲疏。与学生生活最为亲近的是家庭、家乡和学校,千百年来,历史的传承让所有的中国人对亲人、故土、母校有一种特别的眷恋,这是文化认同的心理体现,也是家庭、家乡、母校精神文化的坚守和传承,这种融于血脉中的精神和力量适合于中学生的认知心理,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之产生爱的情感,这就是“家之情怀”。家庭、家乡情怀是家国情怀形成的起点,以此为圆点,情感的涟漪渐渐扩展,由家及国,涵育出爱国的胸怀。

如站在2019 年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时间节点上,组织“新中国老物件”研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寻找身边林林总总的“老物件”:一只太爷爷传下来的钟表修理箱、一块爷爷下乡时买的手表,一张外公保存的第一期人民日报、爸爸给妈妈的爱的电报……走访故乡,走近家族的长辈,了解身边的历史故事,感受到了身边人物的精神品质。当这些老物件的故事聚合在一起,不仅是一家家个体家庭的珍贵回忆,更是新中国70 年真实历史的亲历见证,也是一代代新中国公民精神财富的传承。通过学生讲述家族血脉相连的故事,续写对家人家族的责任;家人故事也是千千万万国人的故事,家国唇齿相依,沿着祖辈父辈的足迹,肩负起对国家民族的使命,一件家的物品,一段家的故事,成为家国情怀孕育的着力点和摇篮。

不同于课堂总在教师认可的文献实物、一手二手史料的展示中做出历史解释,研学实践活动通过真实生活中的“一物、一人、一事”史料引领,让学生置身于大时代之中观察和思考历史。在此,学生通过自我收集史料、运用史料,并据此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解释,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给的史料和结论。由于学生提供的史料内容涉及不同的地域空间、不同社会的职业和身份、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历史的复杂性、偶然性因细节性、过程性的展示和思考渐次呈现出来”,1○如此,基于真实和全面的史料收集、理性和辩证的自我思考而形成的家国情怀认知坚固且恒久。

如新中国老物件活动需要每一位学生选择一件能代表新中国发展70 年历程的家庭物件,这“择一物”的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对“一物”的史料辨别和意义审视。基于这一学习任务的激发和驱使,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向长辈了解在新中国70 年中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经历。在学生眼里,这些经历以前或许是不太爱听的长辈唠叨,现在成为主动追寻的家庭荣光。学生在择一物的价值理解判别中,建立起认知和情感的真实联系,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在心里实现一次融合和重叠,家国形塑,家庭根脉的传承,家国命运的关联,在学生自我寻找中慢慢认同,避免了单一的道德说教和灌输。

进入教室中,学生就是家庭老物件的守护人和代言人,承担向教师和同学做老物件意义的阐释。家和家乡是学生心中最亲近和亲密的地方,在此时此刻,个体代言家庭和家乡的荣光,基于“一物”的史料解释和宣讲中,个体、家庭、社会、国家得到了二次融合和重叠,家国的形塑和认同基于学生的自我构建。

随着教师的引领,老物件聚合在学校和博物馆展出。社会媒体和社会人士的肯定和自觉参与,意味着家庭和家乡的荣光被更多的人认可,在更大的地域扩展了影响,对家庭和家乡的自豪感在心中一点点增强,特别在西湖博物馆,学生作为志愿者,自愿自觉一次次承担宣讲家庭物件的任务。基于家庭“一物”的宣讲,个体、家庭、社会、国家的一次次在心中融合和重叠,家国情怀在学生自我的构建中点点滴滴渗透到内心深处。

这种情感的体验、接纳、建构,付诸于笔尖,形成于文字是一种感性到理性的思考和积淀。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征文比赛,一次由征文而来的演讲比赛推动学生思考自己感性的体悟和情感,就个体、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做理性思考和认识,从而内化为爱国爱家的责任和使命担当的家国情怀。

次活动有时造就的往往是热烈而短暂的情感,随活动的结束,情感热度慢慢退去。研学实践活动从纵向的多层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持续渐次地深化推进,是加固情感,层累情怀的方法,同时主题活动的横向扩展是家国情怀的另一层次的深化和拓展。

如新中国老物件由家庭老物件的择取、课堂宣讲、校园和博物馆展览、“我与老物件的对话”征文和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组成,从家庭家乡出发,多角度纵深推进,在长达8 个多月持续反复的叩问和追问中,引导学生学做怎样的家族传承人,坚定地担当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学军时空?老校友”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做有“学军”(学校)特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由学生自由组队选择一位校友进行集体访谈,校友间共同的教育文化烙印,容易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亲情和共鸣,通过正向迁移,成为教育资源和榜样力量。访谈校友,意在引导学生做怎样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社会人,对校友的社会贡献和地位确认,是学生对未来社会身份和社会目标的寻找和定位,通过校友行为指引的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是家国情怀的又一种形塑方式。

三、活动的师生关系:学生自我教育是生成家国情怀的导向

自我教育是教育者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以此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的目标。这种自我教育,本质上是教师引导力量和学生自我力量的汇合和融合,这种能力是学生个人未来生活和社会需求的,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自觉。自主萌生的情感价值在于扎根于心,侧重于家国情怀主题教学的研学实践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让教师成为站在学生背后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才能真正实现。”1○家国情怀教育需要浸润而非灌输,需要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说服,无论哪种形式和方式,只有学生自我需求被激发,家国情感才会真正萌生。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从教室的座位上站起来,在实践中动起来,离开教师的视线,实现自我教育导向,情感的教育从外向接受转变为自我觉悟。

教师要善于设计活动中学生自我教育的环节,引导学生把主题教育的目标转化为自我主动追求的动力。新中国老物件主题系列活动就是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中完成的。择“一物”环节,学生需主动向家庭祖辈父辈讨教以理解物件的意义,激化学生自我教育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去寻求被教育的机会;随后,作为老物件的守护人和代言人在教室里向全班同学、在学校展览中向全校师生、在博物馆展览中向社会人士宣讲家庭老物件的意义,也是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中深化意义和情感的历程。情感认同正是在如此不断迁延的历史时空观念中得到持续性构建与强化。

研学实践活动中的教师不是站在教室讲台前的“讲师”,而是站在学生身后的人,一位支持和促进学生活动的人。换句话说,是活动的总导演,给学生提供活动舞台让学生在舞台上演绎故事,促成教育目标的达成。

从表面上看,教师没有课堂中的娓娓相授,更没有精彩跌宕起伏的课堂追问和对话,在活动现场只是简单的引导、偶尔的相助,更多的时候是在一旁的观察和守候。而实际上,教师通过大量的活动前置准备和组织,如主题确立、活动策划组织和修正、活动资源的提供,推动活动进程来推进活动本质意义学习的发生和进展,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及各种反应,思考活动带给学生的思想、方法是否有效生成。教师的智慧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预见、策划、组织和修正中。

从新中国老物件研学实践活动看,追寻和探究隐藏在历史知识背后的家国情怀,教师的教育理念认知和专业业务水平是达成家国情怀效度的关键,这关乎到研学实践活动的课程构建,关乎自我教育中主题意义的实现。

研学实践活动是相对于课堂授课教学的另一条培育历史学科家国情怀素养的路径和方式。基于家国情怀的主题,寻找学生身边的史料,“一物”“一人”“一事”,让学生的情感有具体而充实的成长源点。通过引导,促进学生从爱家爱校自发的朴素情感健康“成长”为理性的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并促成其不断“生长”。

猜你喜欢

物件家国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打开话匣子的好物件
老物件
旧元素,新物件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老物件,大乐趣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