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中和皖北圩寨的类型及其防御性特征
2020-05-12孙玮琳李瑞君
孙玮琳,李瑞君
(北京服装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100029)
安徽省地处中国中部,按照自然地理划分区域可大致分为皖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山区、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区五个自然区。皖区域的圩寨主要集中在皖北平原地区及江淮丘陵地区(皖中)。皖北地区受黄河改道影响,地面组成物质粗细不一,易形成碟形凹地。皖中丘陵地区土质黏重,降水难滞留、难下渗,且受降水集中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导致皖中至皖北区域极易发生洪涝灾害。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存环境的艰难,使得当地居民的劳动付出与收获不能形成正比,困窘的生活迫使当地人选择抢夺掠夺等群体行为来获取所缺乏的生活资源,因此彪悍的民风和经常发生的争斗使得该地区形成了圩寨这一带有防御性质的民居村镇类型。
一、圩寨的类型
圩寨,亦称圩堡或圩子,是一种具备防御性质的民居村镇类型。19世纪的中国社会动乱,“坚壁清野”政策和“立寨并村”举措的实施促使皖中及皖北地区修筑了大量的圩寨。但是,圩寨作为一种带有防御性质的人们生产和生活于其间的场所并不是清朝才出现的。早在汉代时期,中国民间就已出现了具有防御性质的“坞壁”(图1)。“坞壁”亦称“坞堡”,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一种民间用于自卫的小城堡,其形制大多为方形且四角建有角楼。圩堡式民居既具备了北方民居合院的性质,又具备古代城池布局特点。
圩寨的防御性特征与圩寨的类型有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不同性质的圩寨由于组成目的、结构及性质的不同,所呈现出的防御性空间布局也有很大的不同。
圩寨主要分为官圩和捻圩两大类。
官圩主要包括普通村民圩和士绅居住的庄园圩两种。首先它们的组成成员不同,村民圩大多由地缘关系组成。“因地之宜,就民之便,或十余村联为一堡,或数十村联为一堡……每堡派文武干员二三人、绅耆数人,为之董率弹压。”①血缘并不是维系村民圩的主要因素。曾经生活在寨堡中老辈人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是这样说的:每遇匪患,周边的零散小户居民甚至整个小村庄的居民都会搬来圩堡中寻求庇护,有些村户等祸患平息后再搬回原住处,有些则在圩中长久定居,成为圩子成员的一部分,因此圩内的住宅布局较为自由。
>图1 坞壁 来源:网络
>图2 淮军圩堡分布图 来源:自绘
>图3 两层防御及防御点 来源:自绘
>图4 枪眼 来源:自摄
>图6 故宫平面 来源:改绘
庄园圩主要的拥有者为地方官商士绅,财力较为雄厚,一般为规模宏大的地主式庄园。主要以家族血缘为维系单位,好几代人同居一处。且因其具备团练性质,一般在普通圩寨布局的基础上设有大教场等场地,防御和攻击性质都比民圩强。圩内主体建筑基本为合院形式,代表性的庄园圩主要有淮军将领的圩堡群和李氏庄园。淮军圩堡群主要修建于同治年间或光绪年间,为淮军将领荣归故里后所建,不再以打仗为目的,成为了具有防御性质的以满足生活为目的的地主式庄园,更具享受性质及观赏性质,这可以在清同治七年由清朝名臣、台湾省首任巡抚、洋务派骨干之一的刘铭传所写的诗句“解甲还乡去,入山种翠薇”中感受到。
捻圩中的组成成员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在捻军的领袖中,拥有耕地100亩以上的地主占到23%,下无立锥之地的赤贫者占27%,其中余一半为自耕农和贫农。”②早期捻军作战无明确目标,“有极严重的自发性、分散性……圩寨的设置,并无统一规划。”③捻圩大小不一,“以百数十人为一捻,十数小捻,为一帐子,十数帐子为一大捻。”④其中规模大的捻圩可与庄园式圩堡相媲美。“查李相府及周、刘、唐、张之圩子,每个邸第,所占面积大者数百亩,小者亦百数十亩。邸第外围先凿壕沟,沟内筑高墙如围寨,佃户环居于内,四周并辟花圃菜圃,广阔整齐。园圃内层又凿内壕沟,而紧接于主人居住之宅第。宅第大抵分两大部分,每部分设三大门,内进各自三大堂……圩子内有碉堡、炮台、内花园、外花园、藏书楼、秘密走廊等设备。”⑤小型捻圩一般基于普通村民圩的基础上建立,灵活性较大。
二、圩寨的防御性特征
(一)庄园式圩堡的防御性特征——以刘老圩为例
1.选址及总体布局
淮军将领圩堡群主要有刘老圩、张老圩、叶大圩、周老圩、唐五房圩等。圩堡庄园布局一般互为犄角之势(图2),有极强的防御性与应变性,当其中一个堡受到外来的攻击时,其他几堡可及时调动人员救助。
淮军筑圩堡选址喜在两山夹坳之间,且附近有水源。刘铭传故居——刘老圩坐西朝东,与大潜山相对,圩子周围的壕沟引入金河水,遵循传统的“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理论。
刘老圩由内外两道壕沟构成,里外形成两层围墙把刘老圩的生活区和军事防御区划分开来。圩内有大堰,堰中有两岛,以前具备储存弹药的仓库功能。
“外界对堡寨聚落的袭击行为,有一个普遍特点:企图以暴力向聚落内部人的生存挑战,以获得物资或地位的占有。它们都克服了边界从而使被打断的空间得以再融合,以恢复空间的连续。即聚落防御作战是为了居民的生存以及其原有关系、结构的延续,而进攻者正是为了毁坏这种存在。”⑥正如天津大学王绚的博士论文这样论述:圩子的强防御性体现在空间的围合性和连续性,而出入口的设置打断了这种连续性和空间的封闭性。所以在围墙开设的入口处会设置更楼、碉楼。为了加强这种空间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在围墙的外面还会环以一道、两道甚至三道水系(图3)。刘老圩共设有五处更楼和炮台,其中“西更楼面阔11.6米,进深5.1米,总面积为116平方米。”⑦为两层砖砌结构,位于圩子的西北角。在连续的围墙上,除设置大节点式的更楼,沿墙面每隔一定距离还设有小节点式的枪眼。枪眼呈外小内大的覆斗形(图4),这样从围墙外面不容易攻击到内部防守的射击人员。连续且高大的防御围墙同时也会给敌方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
此外,更楼的防御性不仅仅体现在其自身功能及作为空间节点上,从整体空间看,更楼高于圩内普通建筑,形成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竖向垂直构筑物。更楼在水平空间上作为重要的防御节点,同时在竖向空间上占有绝对的高度,使得其防御性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位于刘老圩中心建筑北侧有一“钢叉楼”,“五间两层……屋顶矗立钢叉一把,与大潜山半山腰老虎洞对峙,用于镇煞豺狼虎豹。”⑧“钢叉楼”并没有什么实际的防御作用,其防御功能体现在了它所蕴含的精神意义里面。
2.圩内通道
从圩子大门进入后,通道并没有正对着圩内的第二道水系和中心建筑,这可能也是出于防御性的考虑。圩子内部一层和二层围墙之间为一操练场。圩内通道并不复杂,有环形通道贯穿整个圩寨,围绕着中心的主体建筑,主体建筑之间通过廊道相连接,形成井字形结构(图5),与中国传统式宫殿的布局结构极为相似。(图6)
3.中心主体建筑群
圩内的生活居住空间和军事防御空间区分较为明显,其内部的生活区域的主宅形制与当地地域性民居类型基本一致。中心的建筑群分为三条轴线,为三进,第三进为二层堂楼。头进和二进天井院内以回廊式包厢和砖石铺砌的道路相连。
刘老圩等淮军圩堡建筑群主要位于淮河与长江流域中部,主要受江淮文化影响,所以中心主体建筑群也带有江淮地区典型的民居建筑风格的特征,合院性质较为明显。除开地域和文化因素,合院本身也是一种防御性质较强的民居类型。圩寨外部环以两道水系和围墙,内部合院居住空间又形成一个独立的防御空间,真可谓层层防御。
(二)捻圩及民圩的防御性特征
>图7 垛口上放置木板 来源:自绘
>图8 村民圩 来源:自绘
>图9 捻军三河尖圩寨构筑示意图 来源:孟瑞《中国文化史丛书军事卷军事工程(图文版)》第2版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306
笔者祖辈家中的圩寨位于安徽萧县,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现已拆毁,主要以防御土匪为目的建造。平面形制为圆形,据笔者爷爷所述,一般几百人以上的大型圩寨平面形制为圆形,而小型的地主圩寨则大多为方形。这可能与圆形更能够节约成本而形成更大的内部空间有关。圩寨周边围以河道,河道是人工挖掘的,大概2~3人深,通过一座石桥进入圩内。圩寨有北门和南门,南门写有“乐安寨”,北门写有“锁钥”。在圩寨的西南方和西北方共设有四座炮楼。炮楼一般分三层,最上一层有垛口,中间一层及下一层可供人休息及射击。圩子的围墙为土墙,呈下宽上窄之势,上有垛口。每逢匪患,会在墙上架板,供人巡视(图7)。圩内主要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干道,宽可供两车并排通行。沿着主干道的两侧从密集到松散分布着供人们生活居住的民居,民居为合院形式。富裕人家的宅邸比较大,有前后两进或三进院子。
圩内中心区域主要分布着住户,周边则分布着一些功能空间。如前文所述,村民圩主要为村庄围以围墙,所以在内部布置上与普通村庄较为相似。在圩子的西北角有孙大庙(笔者爷爷姓孙),东北角则有菜园和酒坊等,每天早晨,在南大门的东边有集市。圩内还分布有酒馆、饭店、旅馆和小学等,由于年代久远,已不能判断具体位置。笔者根据爷爷口述,大致绘制了圩寨的平面示意图。(图8)
根据前文所述,笔者将捻圩和民圩归为一类论述是由于其内部组织元素的相似性。它与庄园式圩堡有着根本上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前者的组成成员为一户,后者组成为多户。这类圩寨内部空间更加灵活,所以从空间布局上也会与庄园式圩堡有很大的区别。(图9)
(三)精神防御空间营造
圩寨作为封建时期的产物,其本身就具有严重的封建性。无论是外部的水壕沟还是围着的一或两道围墙,都体现出其绝对的内向性和封闭性。普通村民圩有的是一姓,有的则是两到三姓人家。多姓人家圩寨内关系较为复杂,一般遇有大型矛盾由各族族长出面解决。单姓家族情形则有不同,更像是一个小型独立王国,族长的权利较大,精神上的统治体现较为明显。圩子内部的居住成员之间虽偶有矛盾,但关键时刻都会一致对外,无论从建筑空间还是从成员组成来看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坚实的构筑实物围合形成内向型的封闭空间,进一步加强了成员之间的精神向心力。
三、结语
皖北和皖中圩寨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和特殊社会环境下在特殊的地域所产生的一个特殊的民居村寨类型,它的首要功能是防御自卫。由于中国近代战乱频繁,地方不靖,土匪横行,因此圩寨在一定时间段内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有过一段辉煌的时光和存续的理由。但随着社会发展,其内向的防御性和封闭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生产和生活需求,所以逐步衰落是必然的趋势。尤其在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与文化交流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趋同”的趋势下,人们甚至为了追求能够快速得到的舒适环境而会大拆大建,人为破坏非常严重,拟保护和利用这些民居建筑具有很大的难度。
在当前文化多元共存、追求多样化和差异化发展的趋势中,如何在乡村建设中保护并强化其地域特色,如何营造体现地方特征及风俗习惯的环境空间,如何利用现有的建筑创造有文化价值的环境空间,是需要我们付出气力去研究的。对于现存下来的少数比较完整的圩寨,我们仍应对其实施积极的保护和抢救措施,因为圩寨代表了在特殊的历史阶段里特定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及营造智慧,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有力见证者。
注释:
①〔清〕德楞泰.筹令民筑堡御贼疏.
② 李留文.明清寨堡研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4(1):35.
③孟瑞.中国文化史丛书军事卷军事工程(图文版)(第二版)[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305-309.
④ 王大球.张行乐传略.安徽省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出版《史学工作通讯》二期.(转自江地.捻军史论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3.)
⑤ 郭汉鸣,洪瑞坚.安徽省之土地分配与租佃制度[M].正中书局,1936.(转自傅衣凌.关于捻变的新解释[C]//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2010:523-524.)
⑥ 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229.
⑦ 欧红如.肥西刘老圩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29.
⑧ 张建春.淮军圩堡的故事[M].合肥:黄山书社,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