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探讨

2020-05-11雷飞

党政干部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发展模式

雷飞

[摘  要]民族特色小镇建设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推动民族特色产业融合、促进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加速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等是广西、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的本质内涵,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发展的四种模式,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特色产业融合模式、边贸带动模式、生态资本运营模式。分析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单一、规模小、且相关度较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度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资源开发过度等问题。从拓展特色产业链,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精髓、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四个方面对培育民族特色小镇提出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1-0051-06

一、引言

我国扶贫攻坚工作不断向更广、更深的方向推进,实施精准扶贫,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教育扶贫脱贫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当前,通过发展特色小镇,对实现精准脱贫有重要作用。特色小镇就是独特的产城一体化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聚集区。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这为特色小镇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目前,广西、云南两个少数民族地区有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广西分别是:中渡镇、莲花镇、南康镇、贺街镇、校椅镇、刘三姐镇、桥圩镇、木乐镇、港桥镇、溶江镇、新和镇、黄姚镇、六堡镇、陆屋镇;云南分别是:西庄镇、喜洲镇、畹町镇、杨林镇、夏洒镇、潞江镇、勐库镇、小草坝镇、和顺镇、勐马镇、光禄镇、沙溪镇、勐仑镇。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是傣族、傈僳族、佤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壮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特色小镇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民族特色文化、边境贸易发展与沿边国防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自2016年国家提出发展特色小镇以来,全国各地区纷纷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但到目前为止,共有499个特色小镇正处于被淘汰的边缘,其面临淘汰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地区发展特色小镇只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没有对特色小镇的发展进行明确定位,导致主题特色不明显。其次,并未明确特色小镇的文化灵魂,没有结合当地的文化习俗且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商业思路老套、区域同质化严重、景区设施简陋等问题。最后,产业链单一,无产业核心,无特色产业支撑。特色小镇的培育理念是小镇产业集群、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并以新载体、新理念、新机制、新路径推进特色小镇不断崛起,打造高质量、内涵式、便于生产、生活的特色小镇。因此,在精准扶贫视域下,以广西、云南两个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探讨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特色小镇的发展对精准扶贫带来的影响,对少数民族地区打造特色小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实现乡村振兴有重大的意义。

二、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的内涵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小镇并不是简单的作为行政功能上的小镇,也不是以人口规模大小来定义,更不是简单建设就成为特色小镇。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是在大城市内部或者城市周边的一个地区,可以是小城鎮,也可以是比较大的村庄,其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色小镇在指定的空间里能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在功能设施上能达到成为特色小镇的要求。其中,部分地区的特色小镇与周边的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能与城市共享部分服务功能。在特色小镇概念诞生之前,人们习惯把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称为民族小寨。民族小寨代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记载了民族地区在特定区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部历程,代表少数民族的山水文化、民俗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文化的“活宝”[1]。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内涵包括四个:

1.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根。少数民族地区有独特的、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发展与壮大是民族特色小镇发展的根本任务之一。2018年云南提出:“要加强文化保护与利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和云南文化精品工程”。特色小镇不断推进沿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艺术文化、语言文字文化、民族习俗文化及其他非物质民族文化走向市场,继续传承少数民族最宝贵的财富。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打造民族地区特色小镇,以更好的方式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正依托特色小镇的建设使民族文化融入其中,通过特色小镇吸引国内外游客到当地旅游,特色小镇发挥其自身特色功能,为旅游市场提供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衣、食、住、行、娱乐等服务,使人们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2.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最终融为一体。特色小镇的建设为当地注入新的发展动力,通过把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功能互补,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创新,提高民族特色产业在同领域市场的竞争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通过融入到其他产业,进一步促进民族特色产业供给来源多元化,从而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主要是特色农业、特色手工艺,通过特色小镇下的商品市场把各少数民族特色相融合,实现“特色产业+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3.促进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经济活动,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会带来生态破坏。只有遵循生态发展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生态资源开发一方面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发展,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特色小镇的发展也进一步带动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资源贵在稀有,生态资源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依靠生态环境而建立,要在发展中不断保护生态资源,以生态资源带动发展。

4.加速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特色小镇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通过建设特色小镇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改善机场、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落后的基础技术,吸引投资企业,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同时与企业内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合作,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共同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云南、广西多数少数民族处于边境地带,是我国内地与东南亚国家对外贸易衔接的桥梁,打造对外开放内涵式的特色小镇,对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领土安全和民族团结具有关键作用。同时可加速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提高生活水平。如:龙州县水口镇是一个典型的边贸小镇,水口口岸是国家一级口岸之一,特色小镇的发展进一步推进水口镇与国内外的一些地区进行贸易合作,并加速地区对外开放前进的步伐。

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模式

1.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是特色小镇发展的一种特殊模式。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体现出少数民族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充分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并依托特色小镇的发展展现出自身全新的面貌。民族饮食、民族服饰、民族建筑风格、民族生产工具、民族语言文字、民族艺术、民族宗教、民族节日等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不断展现出各少数民族的特色。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并鼓励实现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在发展中领悟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目前,少数民族文化通过市场而转化为人们的现实需求。其中,少数民族服饰受到多数人的青睐。少数民族地区抓住发展机遇,政府通过鼓励服装加工企业与其他投资企业进入当地,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民族特色小镇以企业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创立民族服饰品牌,以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并形成功能齐全的民族特色小镇。如,刘三姐镇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民族风情融为一体,山歌文化源远流长,以刘三姐文化为内涵发展旅游产业,形成“民族文化+旅游”的特色小镇。

2.特色产业融合模式。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建设特色小镇中,应因地制宜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形成以政府、企业与居民为主的特色产业。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的协同发展中形成明确的产业分工合作模式,以达到延伸产业价值链的效应。特色小镇的发展依托特色产业“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提供发展动力和支撑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要经过科学规划——理性选择——核心培育——产业集群——产业辐射——产业品牌等形成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将各类分散的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对内实行产业渗透,对外实施产业合作,不断延伸特色产业链。如,华石镇以金花茶作为支柱产业,很多人因金花茶的独特功效慕名而来,华石镇将金花茶产业与当地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产业+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产业融合其他服务业,延伸出农家乐、度假村、养生馆等产业。华石镇各产业之间层层衔接,相互渗透,通过融合产业,实现各产业之间经济效益最大化。新安镇在2007年成功引进6000万元的铝合金项目及延伸项目,并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将工业与农业融合培育出新的特优高效农业,目前在新安鎮的公路沿线村建立350亩甜杨桃、250亩台湾大青枣、50亩葡萄、200亩砂糖桔等现代农业种植基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边贸带动模式。近年来,广西、云南的少数民族边境地区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边贸开放平台,结合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打造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特色路径,特色小镇在边贸带动下发展壮大。通过边贸带动,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形成以“边境贸易+居民互助组”发展模式,利用国家给予沿边地区每个边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货物全免关税和环节税”的优惠政策,推动沿边少数民族地区兴边富民。创新“边境贸易+金融服务”模式,规范沿边地区原来相对分散和无序的边民贸易,少数民族特色小镇集中边贸交易与结算,健全边贸管理制度,实现特色小镇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开展“边境贸易+落地加工”模式,依托沿边完整的口岸贸易体系,形成边民加工试点和企业合作开发的特色模式,增加边民收入和扩大就业岗位,推动边境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快速发展。发展“边境贸易+专业市场”模式,借助国内与国外两个大市场,大力推动民族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建设,加快民族特色小镇走向市场化。通过“边境贸易+”模式,沿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不断向前发展,边贸带动模式下少数民族特色小镇继续保持前进的步伐。如,水口镇西部、北部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56公里,有甘蔗、木薯、香蕉、果蔗、西瓜等主要经济作物,以边贸带动模式并结合主要的经济作物带动水口镇经济的发展。特色小镇的发展也进一步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村镇发展,最终带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4.生态资本运营模式。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资本运营模式可以划分为自然景观模式和自然资源模式。自然景观模式主要以自然风光、地势地貌如山川、河流、湖泊、森林为主;自然资源模式主要以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海洋业、矿产业等为主。特色小镇既发展自然景观模式又发展自然资源模式时,将两种模式相结合,通过规划自然景观模式,打造开发适合休闲及旅游之地。自然资源模式则、自然景观模式和其他特色产业相结合共同推动小镇经济发展。如,云南省昭通市小草坝镇是一个典型自然景观与自然资源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由于小草坝镇有纯天然的自然风光与以天麻(养生补品、有医疗功效)为主的特色产业资源,当地政府携手企业将二者融合发展,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处观光旅游、婚纱摄影、录制电视节目,从而提升小草坝镇的知名度,大多数游客因天麻特色产业与当地旅游风光慕名而来。“自然景观模式+自然资源模式”下不断完善小草坝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为精准脱贫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产业单一,规模小,且相关度较低。少数民族地区以传统农业发展为主的特点比较突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单一,产业缺乏深加工企业,低端产业供给问题突出,难以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农业结构趋同,地方优质农产品定位模糊不清,难以凸显区位比较优势。单一的产业模式不能有效实现特色产业融合发展,阻碍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和培育新的特色产业集群而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引发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少数民族地区一些特色小镇依赖“一镇一业”推动小镇发展,短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推动作用,从长期来说难以维持小镇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如,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南部的莲花镇,该镇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恭城县最大的农产品与水果集散地,且享有中国“月柿之乡”的美誉。目前,莲花镇以月柿产业为核心带动小镇旅游业的发展,虽初具成效,但面临着人气较低、游客数量较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业规模难以扩大的问题。此外,沿边少数民族地区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在发展中的配套服务不健全,不能快速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导致产业处于低端链条带。如,鹿寨县中渡镇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文化古镇,历史悠长、水秀山奇、文化底蕴丰厚,享有“四十八弄明珠”之美誉。但小镇各类產业间未能有效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大部分还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状态,产业的支撑能力较弱,续航能力不强,显得后劲不足。因此,沿边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单一难以支撑特色小镇的发展,不能有效推进“特色小镇+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2.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度低。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精神支柱,是少数民族精神根植的土壤。目前,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偏远贫困农村空心化给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带来了压迫感。沿边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失传甚至走向消失。据调查,2000-2010年,仅10年时间我国自然村总数就从363万个锐减为271万个,平均每天至少消失100个村落,传统村落从2005年的5000个,锐减为如今的不足3000个。1999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收集了各地、各民族剧种374种(木偶、皮影不包含在内),到2013年,全国仅存剧种286种,15年间消亡了88种。沿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处边境,民族文化的传承度逐渐呈下降的趋势。另外,沿边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意识薄弱,当地政府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办文化的现象偏多,社会参与传承的渠道不畅通,无法有效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脱离民族文化本身的精髓,难以深化民族地区特色小镇的文化内涵,最终将使民族特色小镇缺乏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灵魂。

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体现在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产性基础设施较差,生态性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脆弱,社会性基础设施安全度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破坏度大,耗费资本多,建设周期长。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居民收入低,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足,在融资上吸引度不高,难以带动小镇经济的发展。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中对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卫、防灾等难以形成合理的布局。如,大山包旅游小镇地处昭通市西部,距离昭通市城区78公里,最高海拔接近3600米。大山包作为昭通市连接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重要通道,是昭通市5个贫困县(区)脱贫的经济大动脉,更是推进“交通+旅游”“交通+产业”“交通+民生”“交通+发展”的实践小镇。2018年9月28日,昭通市大山包一级公路正式通车,一级公路起于昭阳区烟堆山,止于鲁甸县新街集镇,全场55.32公里。目前,大山包仅有一条一级公路,在供水、通信、供热等基础设施上依旧滞后。小草坝镇公路通达能力低,普遍存在技术标准低、路况差、水毁严重、抗灾能力弱,防护和排水等工程不完善的问题,是制约小草坝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龙安至小草坝公路里程近14公里,总投资806万元,由于交通流量大,道路在修建中技术等级低,且大吨位运输车辆多,道路沉陷严重,不能满足目前交通的要求,存在交通拥堵问题与交通安全事故隐患,严重威胁特色小镇经济的正常运行。基础设施薄弱加大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难度,也阻碍了特色小镇的发展。

4.生态资源开发过度。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存在地域差距,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地处喀斯特地貌区的民族特色小镇对经济开发比较敏感。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在发展中过度依赖生态资源,为了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使生态环境难以承载特色小镇后期的发展。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主要体现在对地区山林的乱砍滥伐,对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资源过度开发,只追求眼前的现实利益,不考虑资源枯竭带来的严重后果。如,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寺前村鸡足山禅修小镇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八宝小镇,都因未能切实保护好小镇周边的生态环境且过度开发资源,触碰了生态红线,被云南省特色小镇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8年11月14日从《2018年省财政奖补支持的特色小镇名单》中除名,并收回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生态资源过度开发会再次加剧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程度,资源枯竭也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板。

五、精准扶贫视域下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

1.拓展特色产业链,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拓展特色产业链,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是建设和发展特色小镇的重要支撑,特色小镇应立足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树立绿色理念,延伸传统产业链,将本土特色资源与产业有机结合,突显少数民族地区地域特色,重点发展“民族特色小镇+休闲旅游”“民族特色小镇+生态养老”“民族特色小镇+农家乐”和“民族特色小镇+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通过“民族特色小镇+”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特色城镇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应坚持创新理念,大力夯实产业基础,依托龙头企业,构建新兴产业集群,提升地区产业辐射带动能力,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小镇应抓住大数据趋势,利用“去哪儿”“京东”“微信”“淘宝网”及知名度相对较高的“微视频”“抖音”等网络平台,推动“产业+网络”创新宣传模式。形成有竞争力的、有产业优势和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品牌,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添加新动力。特色小镇将在特色产业的支撑下带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走向小康。

2.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精髓。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特色小镇的独特气质,是特色小镇实现发展的重要基石。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应把独特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项目,加强文化与旅游、教育等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少数民族地区有壮族、白族、瑶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建设应与民族文化紧密相关。实现特色小镇文化建设,应坚持“文化+”战略,融入民族特色文化元素,提升特色小镇文化品质。面对不同民族文化,应加强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文化沟通,通过积极举办不同民族交流活动,引进其他民族的知名人士参与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同时,在建設本地区特色小镇时,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实现文化创新,突显特色理念。

3.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民族特色小镇经济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支撑桥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拉近民族特色地区与毗邻地区之间的关系,对推进民族产业融合,带动产业发展,实现特色产业市场化有极大的正效用。少数民族地区应主要推动公路、铁路、桥梁、隧道、乡镇街道、供水、供电、供网、大型娱乐场地、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发展壮大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经济。

4.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首先,政府应该在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中发挥主导优势,制定生态治理可行方案,明确生态环保治理下各行业承担的主要责任。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制定治理任务、抓紧治理进度、落实资金投入来建立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长效机制。其次,要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定期召开环保治理工作培训班,深刻理解并深入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最后,以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形式确保生态环境治理有充裕的资金。在“政府+企业”合作治理模式下实行生态环境精准治理、精准开发、精准保护,对相关产业进行污染指数检测,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应承担环境治理的社会主体责任,政府再严格管控此类产业,限制并停止污染源排放,减轻生态的损毁。在严格管控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节能环保产业进入特色小镇发展,推动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利民.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6).

[2]高树军.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研究——以青岛海青茶园小镇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

[3]郝华勇.欠发达地区打造特色小镇的基础差距与现实路径[J].理论月刊,2017,(12).

[4]惠宁.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新发展[J].管理世界,2005,(11).

[5]李鹏举,崔大树.空间交易费用、产权配置与特色小镇空间组织模式构建——基于浙江特色小镇的案例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06).

[6]闵学勤.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5).

[7]曾江,慈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2016,(12).

[8]张吉福.特色小镇建设路径与模式——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

责任编辑  魏亚男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发展模式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