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主体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研究

2020-05-11甄晴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农业气象主体

甄晴

摘要 随着全球变暖,各种恶劣气候频发,各类农业气象灾害也持续上涨,给农业生产、管理以及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防范农业气象灾害,建立服务体系成了目前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主体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8–0–02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warming, all kinds of bad weather occur frequently, and all kinds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continue to rise, which has brought great impac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people's life.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agrometeorological services, prevent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establish a service system.

Key words Agrometeorology; Service demand; Subjects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8.038

气象灾害会给农作物的正常生产带来影响,影响农民经济利益,限制农业正常发展。气象学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相关服务,通过气象广播预测气候变化,提高气象灾害预防能力,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往的气象服务已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分析当前农业气象新要求,提高气象服务质量,确保农业稳定发展。

1 气象服务需求研究意义

1.1 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为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业气象服务至关重要。如何让农业气象服务全面化、具体化,细化气象服务内容,是如今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不同省份气象差异很大,通过对部分地区农业生产者、技术部门、科研机构和管理部门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案,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开拓农业气象服务传递渠道,提升农业气象服务建设作用。

1.2 实现现存振兴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中,三农问题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健康发展高度依赖气象环境,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的变化高度敏感。在农业生产中,许多气象灾害是灾难性的。气象部门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提供准确的农业气象服务,指导农业生产部门科学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业防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

2 不同主体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2.1 生产者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电视、微信、计算机、短信是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多个渠道发布的信息不同,农民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对微信的需求比对微博的需求更大,对短信的需求比电话要多,说明农民也会选用更加全面的信息获取渠道。目前的发布渠道基本可以满足农民的需要,在获取气象信息频率上,农民闲暇时得到的频率和需求是相似的,闲暇时释放的频率基本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忙碌时农民的需求频率是不同的,至少每周1次获取天气信息,提高1周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便为农民农业生产安排带来便利。农民认为天气预报相对准确,关注天气信息的目的与农业安排直接相关。天气信息越准确,农民会更加关注气象服务情况,主要重点有天气预报、农业状况提醒、灾害警告。气象信息对农业发展有很大帮助。当前,提高预报准确性是农民最关注的问题,但是,很多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并不高[1]。

2.2 农业技术部门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农业技术部门大多数成员都是年轻人,从事农业推广以及与农业有关的工作。他们主要从事玉米和小麦基谷物与经济作物相关的技术工作。该工作区每年发生多次气象灾害。技术人员认为天气预报基本上是准确的,关注气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提前安排技术工作并做好防灾措施。他们还关注了短期与长期天气预报,重点是天气预报、农业状况以及防灾减灾信息。就需求而言,气象信息的需求最大。无论忙时还是闲时,都会经常注意各种天气警告,例如干旱、冰雹。此外,提高预测准确性是技术部门关注的问题,气象服务产品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2.3 从科研部门角度看农业气象服务现状

农业科研人员大多是中青年,从事与田间作物有关的科学研究。他们对小麦和玉米基谷物以及经济作物进行科学研究。探索了该地区每年发生的1~2次气象灾害,重视气象信息的安排是为了科学研究和旅行的需要。该城市的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受到的关注程度很高。他们认为气象信息对科学研究至关重要,但是许多科学研究人员无法及时获得预警信息,关注频率不高。微信是需求最大的访问渠道,尤其对寒冷、干旱的信息需求更多。他们所关注的天气信息类型全部基于作物,关注的问题主要是预报的准确性和发布的渠道。对他们来说,气象服务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3 针对共性提出解决措施

3.1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天气预报是气象服务的基础和根本,尽管已基本涵盖了国家气象监测,但仍然存在盲点。例如,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条件不足,特别是在没有完整的气象监测数据的困难地区,许多观测设备的老化程度很严重。在这些地区的发展目标应该放在提高设备质量和使用效果上,并根据农业气象服务的需要改进和调整气象监测网络,升级建设地面、高空、生态要素监测网,完善气象站空间布局的监测要素,完成精准部署,逐步建立三维气象监测网,提高技术体系和准确性气象预报。区、市、县三级集约预报业务平台和预报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科研和运行体系,完善气象数值预报,基层气象部门加强与上级气象部门的学习和交流,派出优秀的气象技术人员为基层提供技术指导,推广应用新成果和新技术。对自动气象站提供技术指导,将成果和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气象预报能力,为人们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加快建设现代气象观测系统,提高大气和相关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气象数据开发、应用和共享水平,增强基层气象台在现代气象建设中的基礎支撑作用。

3.2 加强科研开发力度,推动农业气象服务功能

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气象服务的关键,也给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提出了新的需要。气象部门要有计划地提高对各种农业气象服务指标、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等方面的技术探究,开拓农用天气预报、作物产量预报、土壤情况和灌溉预报、特色农产品产量品质和农林病虫害发生气象田间预报等技术,给农业气象预报的多元化提供技术支撑,提升预报产品的针对性和精准化程度[2]。

3.3 建立农业气象指标体系,提升农业气象服务科技含量

分析历史气象资料、农业生产资料,引入农业气象、作物气象、农业气候、农业生态等学科探究结果,探究目前农业作为生产和气象条件的关联。按照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原则,建成包括作物生长发育气象条件指标、作物生产重要期定性、预测指标等有特色的作物农业气象指标系统。

3.4 提高农户防灾减灾能力,处理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

全国每年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农作物面积约占1/6,主要自然灾害包括干旱、冰雹、霜冻、病虫害等,可对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产生严重影响。例如,春寒可能会导致大棚种植的苹果、樱桃、葡萄等农作物冻死,影响到整年的产量,严重者甚至绝收。因此,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改善干旱、冰雹、暴雨预警,是保证气象服务信息有效传播,增强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地方政府要配合气象部门加强农业气象科研队伍建设,建立农村气象服务站,学习专业气象知识,做好监测工作,及时向当地农民传播气象信息,提高农民防灾意识;建立远程气象监测点,及时获取有用的气象信息,并根据不同情况发展相应的气象服务;建立农村自然灾害评估机制,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及农业服务模式,提高农民对气象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3];此外,积极应用新设备,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结合气象和病虫害监测控制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生产布局,确保不同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3.5 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与外国相比,发展较晚,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对此,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升级农业生产,实现农业与生态的共同发展;扩大现代商品农业气象服务,满足现代化生产所需;使用GPS等先进技术,为林牧等领域提供气象服务,实现农业精细化发展。

4 结语

农业发展对气象服务有很大的需求。不仅要增强农民的防灾意识,还要促进偏远地区的信息化程度。在未来的工作中,农业气象服务应着眼于服务工作,扩大服务范围,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气象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璞.网络化背景下农业气象预警服务需求及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20,10(1):86–87.

[2] 苏祥.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生态环境与保护,2019(4):62–63.

[3] 李瑞英.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2(12):21–22.

责任编辑:黄艳飛

猜你喜欢

农业气象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增强抵御灾害能力
“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探讨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关于发展我省农业气象预警工作的几点思考
建筑与雕塑:一种北京与主体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