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增强抵御灾害能力
2017-04-14武文安蔡永伟马焕香
武文安+蔡永伟+马焕香
摘要:在气象服务对象的分类中,农业对气候条件的敏感度最高,属于高敏感度行业,因此气象在农业服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滨州市开展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实践工作经历出发,提出了搞好农业气象服务要从培养专业的农业气象服务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打造特色气象服务品牌等方面的服务对策。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6.058
1 基本情况
山东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农业发展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滨州市是山东省的农业大市,同时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全市辖91个乡(镇)、5133个村,全市农业人口314万,约占全市總人口的83.3%。滨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左右,平均降水量为564.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632.0小时;风向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风力年平均风速2.7米/秒;年平均地面温度14.7℃,最大冻土深度50厘米左右,光热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目前虽然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局面,但气象条件变化仍然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品质、收成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因此气象部门应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为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这是每位气象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2滨州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
农业气象是气象台(站)基本任务之一,农业气象观测是农业气象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气象服务和研究工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农业气象观测才能评价气象条件与作物、牧草等的生长发育的关系和气象条件对产量形成的作用,达到趋力避害、高产稳产的目的。及时为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单位提供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情报、农业气象专题分析以及相关的农业气候资料,并在实际工作中帮助相关单位正确利用这些信息,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
2.1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分析
山东省现行的农业气象业务分为省、市、县三级布局。滨州市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主要技术方法:采用统计方法为主,数理模型为辅;在实施中坚持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定量评估为辅。农业气象服务主要产品有专用气象服务产品,如长短期气象预报、《森林火险预报》、《重要天气服务快报》、《专题气象服务》等;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如《农用天气预报》、《土壤墒情简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生态与农业气象信息》、《病虫害防治气象预报》、《农业气象月报》、《农业气象专题服务》、《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专报》等。农业气象情报以旬、月、周为单位;作物产量定量预报在作物收获前1个月发布;其他服务根据农业生产进程和天气特点不定期发布。服务的对象:以政府决策部门为主,生产部门为辅。为促进农业生产,减少气象灾害发生,滨州市气象部门围绕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加大增强滨州市特色农业服务意识,建设符合滨州市特色农业气象监测网,建立滨州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流程,探讨滨州市特色农业生长发育不同时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积极探索滨州市特色农业周年气象服务大纲,不断提高滨州市特色农业的监测、预报和对各类气象灾害的风险抵御能力。
2.2当前滨州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2.2.1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不够完善 站点偏少,监测项目单调,技术人员的监测和应用能力不够,不能充分满足农村气象服务需求。
2.2.2为农服务的产品不多,针对性不够强 滨州市农业产品丰富,特别是对名特优品种的生长发育全过程的气候适应性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灾害性天气研究甚少,很难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
2.2.3农气服务人员技术水平较弱 目前的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快,正在建设一批高效农业经济板块,逐步向高效、外向、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这就要求农业气象服务人员不仅要掌握作物的生长知识,还要掌握养殖、生态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对为农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2.2.4天气预报准确率不高 特别是灾害性及关键农事季节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还不高,预报的精细化程度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农民的需要。
3服务策略
3.1 培养专业的农业气象服务人员
气象服务科研人员和服务人员要相对稳定,有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不同区域,气候条件差异甚大,现有的服务模式不适应所有地区,甚至同一地区地形的差异也是对农业气象服务者提出的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应量身定做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成立专业服务小组,由农业专家、气象专家,各级职能部门相互合作配合,建立一个从上到下完整的服务体系。
3.2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农业气象理论在不断更新,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而唯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真正将业务工作与科研项目实现有机的统一,多加强相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的联合,才能开发出更多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为我国的“三农”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要在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业产业集中区建设农田小气候观测网,积累气象与农作物生长之间关系的资料,不断丰富农业气象理论体系。
3.3继续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进一步做好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电子显示屏及气象预警大喇叭建设,不断拓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3.4 积极打造特色气象服务品牌
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品牌。未来几年,滨州农业将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绿色有机现代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气候条件是决定农产品能否高产、高效、优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只有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农产品才能形成优质的名特优产品。这就要求气象部门要加强与农业、林业等部门合作,建立优选作物新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气候条件关系以及各品种生育期最适宜、致害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除重点做好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干旱、洪涝、低温阴雨、霜冻等灾害的预警服务外,还应积极开展果品、蔬菜病虫害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依托区域气象观测站、土壤水分观测站和设施农业气象观测站建设,开展邹平特产香椿、水杏和大棚蔬菜的全程系列化服务,制定专项服务方案,研究服务指标,为“一村一品”工程做好气象服务。
3.5定期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
滨州市的惠民、阳信、无棣、沾化、邹平、博兴气象局多处于县城附近,由于城区的热岛效应,导致观测到的温度往往偏高,安置的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也都建在各镇政府或办事处附近,观测资料与农田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农业气象工作者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指导农民利用气象信息和技术,进一步加强气象科学普及工作,让农民了解气象,让气象走进农村,切实服务农民。
参考文献
[1]马鹤年.气象服务学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2]潘进军,段欲晓,马晓青.北京市气象服务特殊需求分析和对策[J].气象软科学,2009,(01).
[3]陈观发,张俊芬,邓永辉.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J].北京农业,2013(10):185.
[4]赵娜.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J].北京农业,2013(11):218-219.
[5]王琪珍,王承军,范永强.莱芜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调研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