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0-05-11李冬梅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写作小学生能力

李冬梅

【摘 要】 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高度重视。作为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努力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在教育实践中潜心钻研业务,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兴趣、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把握写作的技巧、师生共同写作、注重习作讲评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小学生;教学;写作;能力

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但许多小学生一看见习作就感到头疼,觉得写不好,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使写了往往也是内容空洞,勉强凑字。为此,教师需要在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方面多多努力。

在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二者结合起来,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地位,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提高自身写作能力。工作中,老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许多学生一见到习作就头疼,觉得无感可发、无处下笔。那么,如何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在留心观察生活中提高写作能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小学生的观察缺乏目的性、缺乏顺序性、缺乏精确性、缺乏深刻性、缺乏概括性。作为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小学生观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在观察中积累素材。因为写作是以丰富的素材作为支撑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作为写作的内容。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3》要求学生写一写生活中的发现。目前正是万紫千红的春天,四年级的学生对春天的理解其实已经很多了,他们能写出很多关于春天的景物来。但当我问:“这些关于春天的内容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原来都是从书上得来的!对生活并没有实际的体验。一次活动课,我特意带着孩子们到校园中去寻找“春天”。树底下、草丛中、杜鹃花旁,他们找到了树叶、小蚂蚁、不知名的小虫、掉落的花瓣……在寻找的过程中,我有意地对孩子们进行了观察指导。当我再次问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时,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发言。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看见杜鹃花开了,有许多花瓣落在了地上,地上像铺了地毯,真美丽。”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一只小蚂蚁,它在急急地走路,仿佛是在寻找食物,准备带回家给宝宝们吃呢。”有的孩子甚至说:“老师,我闻到了春天的味道,看到了春天像是一位穿着五彩霞衣的仙女……”我高兴极了,这就是留心观察的作用。后来的习作本里,孩子们文思泉涌,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清晰流畅,这就是观察的力量。当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许多发现,如苹果为什么到秋天就红了;荷叶上的水为什么都是亮晶晶的小珠子;咱们农村为什么私家车越来越多了;咱们农村的路为什么变宽了;咱们农村的环境为什么也越来越好了;小河水为什么变清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让学生独立探索、亲身参与,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使他们的习作内容逐渐生动起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写作能力

课外活动千姿百态,形式多样。通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植树节活动、清明节的祭祀活动、“五一”劳动节鼓励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等,利用这些活动让学生积累鲜活的素材;母亲节、父亲节,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与爸爸妈妈的故事,让他们懂得感恩父母;教师节写一写自己与老师的故事;“六一”儿童节,让学生自导自演小节目,等等,这些都会让学生觉得习作就在自己的身边,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在掌握习作技巧中提高写作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第一,审题的技巧。审题是写好习作的关键。例如,要写一篇推荐的文章,可以做这样的引导:最近咱们班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劳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有很多,哪些同学能获得这些诸如阅读章、表演章、保健章、劳动章、礼仪章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审题,才不会出现离题、跑题的现象。第二,写作的立意。例如,春天来了,建议班级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去哪里好?请大家把自己的建议写出来。以“我的建议”为题的习作,教师在引导学生立意时,首先分析它是一篇关于春游的建议,旨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再引导学生明确了解想让别人采纳自己的建议,就应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这样作文的立意就深远了。第三,学会选取典型的材料。例如,学生在习作《我的妈妈》中,列举了妈妈的许多生活小事,但读后给人的印象却不深刻。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学生在选材上贪多求全,其结果就像流水账一样,不能够打动读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选取自身熟悉的事物,用一两件典型的事例来写。第四,学会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例如,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对偶、排比的運用等等。当然,这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日积月累方可运用自如。

四、在师生共同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

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合作、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已不再是教学中的权威,而只是平等对话中的一员。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笔者与学生共同学习每一单元的习作,课堂上、课堂外,笔者与学生一起动笔写作,经常与学生一起交流创作过程,交流如何审题、如何把握写作立意、如何选材、如何行文、如何才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等等。这样,教师把自己也当作一名小学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了学生要与教师比赛的好胜心理,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在课外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大量有效的信息、知识和技术都要通过阅读来获得。大量的实践证明,阅读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每学期一本语文书的阅读量,笔者认为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写作需要的。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丰富并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积累素材和好词好句,提高写作能力。例如,可以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请专人管理,为爱阅读的孩子搭起桥梁;开展阅读欣赏课、阅读情境课,吸引学生阅读;教师主动地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对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给予指导,使家长也能重视起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另外,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如曹文轩、杨红樱等作家的著作。在阅读量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际情况,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总之,教师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六、在习作讲评中提高写作能力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和激励性的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习作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地进行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反馈就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结果,它可以增强学生进一步写作的动机,并对写作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例如,一位学生写了《怀念我的老师》,我在文后批阅:“真习作,真感情,今天批阅时让老师潸然泪下。”课堂上,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请这位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了此文。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同学们的羡慕中,接过了笔者奖励的五个代币。一位同学的《我的理想》,文中深情叙述了哥哥是一个孤独症患儿,为了治好哥哥,立志将来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决心在攻克孤独症方面做出贡献。我特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阅了这篇佳作:“懂事的孩子,哥哥有你这样的好妹妹,真幸福,你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只要你好好努力,老师深信,总有一天,你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加油!”如此一来,这不但激发了他们继续写好习作的愿望,对班里其他同学也起到了替代强化的作用。对于每一次习作后,教师的讲评要清晰、具体,使学生明白下一步要做什么;讲评要及时,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做法,以激发其写作的上进心。由于小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具有片面性。因此,习作讲评不但要动之以情,而且要晓之以理。如一位学生在写作中描写了家人网上购买假饮料上当受骗的事,文中流露出不满和偏激的观点。我就对他进行了面批,“好孩子,你这篇优秀的习作唤醒了老师的警觉,也唤醒了家长们的警觉,谢谢你。”事后,我把这篇佳作复印给了学生和家长,并针对此事召开了一次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了家长及任课教师参加,家校联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习作教学是高度综合的语文活动,我们既要充分地发挥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恰当地运用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写作小学生能力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