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学院”时代的四川美术学院:庞茂琨访谈

2020-05-11姜姝庞茂琨

画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术学院创作

姜姝 庞茂琨

姜姝:自1981年考入四川美院油畫专业起,你在川美已有近40年。你觉得当时的教学、创作氛围跟今天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庞茂琨:先说说不同点吧。随着川美进入虎溪新校区,今天的艺术教学和创作有了更多主动与社会现实的互动、介入,从而使得这15年来川美的发展在重庆大学城这个新的场域形成了一个新的艺术生态圈,健康而有活力;理想、学术、实验同时在这里交集,充满了别样的生长魅力。同时,在全球资源共享、艺术多元发展的总体格局下,新兴媒介的视觉艺术愈加成为一种趋势,艺术的概念、表达的观念、表现的方式以及载体不断得到扩展,甚至这种扩展本身也成为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力的创造,这是和我们读书时代最大的不同。而最为突出的相同点,则是川美40年来一直对师生们独立自主品格的尊重与保护,不是用条条框框将其束缚;这种传统的延续,不仅会让学生得到相应的包容,更重要的是它不断地启迪了教师们新的创造思维,使这个艺术群体能不断激发自身的活力,并持之以恒地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姜姝:2015年就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时,你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

庞茂琨:如何应对学科发展的新形势。我们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美术创作理念的更新;二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三是大学职责外延的拓展。这几年,学院通过对学科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促进美术专业与非美术专业的结合,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形成以基础学科为主干、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以拓宽学科专业门类,扩大服务面向,增强社会竞争力。综合化有利于促进多学科优势的形成,有利于高水平学术的开展,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姜姝:目前川美共有13个教学机构,油画系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学科,它的教学模式经历了“实验班制”“工作室制”“课程制”到“课程+现场”的变革,形成了“以创作带动教学、以展览促进创作”的教学理念,出了很多人才。在艺术边界不断拓展的今天,作为传统学科的油画系,你认为应该怎样培养未来的艺术家或者说新型的艺术人才?

庞茂琨:我认为在人才培养方面,油画专业的学习和创作应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源源不断地从外界“输入”知识与信息的养料,另一方面也要定期将这种养料哺育的结局“输出”到外界去获得反馈信息,使作品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之中成熟与完善起来。我们还积极鼓励油画系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多出去参加一些艺术活动,其实这对于他们的艺术创作和学习而言,反而会产生一种潜在的推动力。因为在他们不断融入到这些艺术活动中的时候,学生其实是在以一种艺术家的身份来要求和激励自己。从这一点来看,至少他们对于艺术是饱含了创作的激情与渴望的,这种积极主动的因素非常好,有利于一个油画系学生的成长。那么如何让这些学生走得更长远、更具有学术深度呢?实际上,我们也在进行一些思考和工作。我们经常鼓励学生要不断探究艺术的实验,不要固化个人的符号和风格,并为此建立了若干教研室,来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观念,这些实际上都是包含在我们的实验型教学当中的。因为油画的语言形式无穷尽,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姜姝:去年,川美原新媒体艺术系改为实验艺术学院,下设跨媒体艺术系与摄影艺术系,当时为什么想要成立实验艺术学院?它跟国内其他同类型学院相比有哪些差异?

庞茂琨:在今天,艺术教育不断快速演化,新的艺术成果需要转化为新的知识、新的教育资源,新媒介与实验性创作已经成为当下艺术领域最为活跃的方式。因此,积极研究实验性艺术并开展这种教学,也是学院发展所刻不容缓的。实验艺术学院实际上也是川美在时代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新的艺术培养单位。

至于差异,实验艺术学院在专业建设与教学中主要强调“广基础、跨媒介”,强调实践中理性验证的方法论,强调学术储备的重要性;探索艺术独立表达立场通向社会性、公众性目标的有效途径;注重新视觉经验的研究发现与运用,体验新科学技术与传统媒介形式语言在当代艺术表达的可能性;注重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今天与未来世界文化语境中的深度开掘。

姜姝:也是在去年,川美美术学系改为艺术人文学院,下设美术史论、艺术策划与管理、艺术与文化遗产三个专业,是川美目前唯一的理论类学院,这次重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你对它的发展有怎样的要求?

庞茂琨:首先,美术学系这个命名来自于上世纪90年代的学科划分,如今已经和“美术学”的一级学科名称相冲突。其次,美术学系如今涵盖的专业已经跨了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两个一级学科,旧名称已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三,美术学系已经从当初只有美术史论专业方向发展为美术史论、艺术策划与管理、艺术与文化遗产三个专业方向。“艺术人文学院”这一名称更能体现这一系科如今的教学、研究现状,具有更大的涵盖度。正如更名的原因一样,在未来,一方面希望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与专业性上进一步精进,以系统的艺术史观与研究方法论、丰富的人文关怀打开视觉艺术研究的可能性与多样化,为建构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教育体系提供一种参照;另一方面,作为学校理论研究专业教师最为集中的学科,希望人文学院能够依托川美的学院特色和历史文脉,构筑艺术理论研究的科研学术平台,发挥专业优势,在学院乃至区域形成辐射作用。

姜姝:前几年你写过一篇文章《学院不应成为保守的代名词》,提出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后学院”时期。你如何定义“后学院”这个概念?它对目前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发起了怎样的挑战?

庞茂琨:在今天,全球艺术发展的现状必然影响和推动中国高校艺术发展的方向。学院教学已经不能再简单地只是把经典的、成熟的、经过整理的知识成果或技能、技艺传授给学生。对于今天的艺术教育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与时代同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作智慧。那么如何彻底改变这样一种习惯性的教育方法,是现在中国艺术院校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实际上,各大艺术学院正在也必须经历一场新的视觉艺术转型。谁先主动进行这次转型,谁就会在未来取得更大的主动。

姜姝:在一次有关人才评价机制的访谈中,你认为当下对于实践性人才的评价标准并不合理,存在理论与实践割裂,甚至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学院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改变?川美是否已施行相应的举措?

庞茂琨:结合专业的特点,实践类人才的创作评价应该重其成果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评价应采取多方评价机制。实践类艺术教育人才的评价必须强调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创作能力,不应该让这类人才的评价以论文成果、研究项目成果为主。理论素质和研究能力固然重要,但对于实践类人才来说,最重要的仍然是创作能力,作品是最好的评判结果和评判依据。针对实践类艺术教育人才,应该突出对其实践创作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整体评价。

结合到川美学院自身的情况,近年我们逐渐构建了层次丰富的创作激励机制,以推动我校教师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多元化发展。主要措施有:第一,我们每年在学校安排了大量的“说课”活动,为教师们创造互相学习和交流研讨的机会,同时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其次,我们学院每年有一次体现教师创作能力的年展评审机制,每年都会组建评审专家组,评选出“院长提名奖”;再次,根据学院资深的教学科研特点,设立特色实践创作项目与教学实践改革项目;等等。在学院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创作带动教学,鼓励个性,激励创新。

姜姝:2015年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建成开馆,至今已举办了多次展览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它的收藏和研究工作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你对它的功能定位又有怎样的预期和要求?

庞茂琨:川美美术馆自2015年10月投入运营以来,已经有近5年的发展。它近3万平方米的体量也是学院美术馆少有的,巨大的空间也要求美术馆在功能上有更广的吸纳度。因此,美术馆自运营以来,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关注川美学院教学成果的呈现,而是以专业美术馆的姿态,立足于川美,学术关注的重点放置在中国当代艺术现场与川美文脉的互文关系中。我们的研究与收藏也是围绕以上学术重点展开,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上下文关系中展开,回溯历史,反思当下,关注艺术新生力量,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收藏和研究体系。未来希望美术馆能够利用川美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生态,以整合国内外当代艺术资源,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接轨、互动为目标,希望由此辐射周边,形成以川美为中心的大型艺术社区,塑造起四川美术学院新的学术品牌。

姜姝:从黄桷坪老校区的“坦克库”到大学城新校区的“虎溪公社”,川美一直有这种用工作室模式扶持师生创作的传统。“虎溪公社”更是拥有300余间工作室和展示空间,除了扶持创作、展览之外,还经常举办驻留、交流活动。这个工作室模式对于学院来说主要有哪些意义?

庞茂琨:“虎溪公社”主要由艺术家工作室、常设展厅、研究基地、艺术机构为主体构成。一方面我们为校内师生提供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场所;另一方面为公众了解艺术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沟通渠道,扩大其对艺术的社会认知度和理解。同时,学校还以“虎溪公社”为依托,设立了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通过专家指导、学术展览等形式,为青年艺术家搭建推广与成长的平台。

姜姝:在国际交流方面,川美有跟卡塞尔艺术学院等国际艺术学院合作的交换生项目,有跟英国凯亚斯创意教育学院研究实验中心合办的“中英联合培养国际硕士实验班”,还会邀请中外艺术家、理论家来校举办讲座等。这些交流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

庞茂琨:学院这几年在国际交流方面的确有了很大的举措,与国外多个学院建立了联合培养模式,与多个国际专业机构建立了互动交流,校内师生有了更多的国际交流、访问和学习的机会,把国外学者邀请到学院的活动也为学院师生提供了不同的学术声音。一些成果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对川美自身教学机制的促进与丰富,活跃了日常教学的学术氛围。其次,国际化的交流也打开了世界认识川美的窗口,并借此有了更多了解中国艺术的可能;当然,一些更深层次的成果是很难在短期内体现出来的,例如国际化教学与学术所带来的之于学生开拓的学术视野和海外学习经历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未来的创作与工作实践。因此,我们之所以强调国际化的交流,就是希望拓展视野,为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丰富性。

姜姝:我在学院的官网上还了解到,去年川美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内容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原创保护等,还将与阿里在学校共建“原创智造中心”。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将对川美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庞茂琨:我们将以“原创智造中心”为载体,今后将围绕文化创意、数字创新、智能设计等不同领域,在原创设计、赛事合作、课题项目等不同层面,展开多元化、多维度的合作。同时,阿里将结合原创保护平台的能力和资源,对学校师生的设计作品提供从保护到商业孵化的全链路服务。此次合作,我们希望将为中国原创经济搭起一座桥梁,使原创设计实现从打击侵权到商业变现的转化。这对于川美设计学科的发展和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深远的意义。

姜姝:2020年适逢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0周年,学院将进行哪些纪念活动?

庞茂琨:80年校庆,回望历史的成就,是每一个川美人值得骄傲的。然而校庆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纪念欢颂,我们更希望站在8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再次对过往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在此厚重的学脉基础上更好地整装继续前行。因此,2020年是校庆年,也是川美的学术成果呈现年。我们会集中在今年将近10年优秀的校史研究、当代艺术教学与研究成果通过出版、展览、论坛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也会展开与国内兄弟高等艺术院校、国际艺术学院之间有关艺术教育的广泛交流,会举办有关高等艺术教育的国际研讨会。2020年伊始,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受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我们学院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因此原本计划好的校庆学术系列活动都会延迟,会集中在疫情稳定之后的下半年。当然,也会有一次主题明确的校庆活动,届时欢迎川美学子回家,欢迎各界关心川美的社会人士莅临。

姜姝:梳理这80年历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伤痕”“乡土”“四川画派”等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世纪以来的“新卡通”“新现实主义”也呈现出了多元的创作面貌。它们无不立足于现实处境和时代背景,形成了川美“出人才、出作品”的传统。你觉得能形成這种传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庞茂琨:川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确立的历史高度,的确成了我们勇于创新与突破的最大动力。川美的艺术创作立足于一条多元化的艺术创作之路。这种引领风气之先和多元化发展的艺术状态是川美人几十年来不断创新、探索的结果。我们尊重学生创作的主体性,兼容传统与当下,以实验性与开放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奖掖新人的人才机制,推动川美艺术家群体性崛起。

姜姝:你对川美将来的发展有怎样的愿景?

庞茂琨:川美今后的发展要以川美数十年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为基础,保持以创作为核心的教学传统,重视艺术语言的跨界融合。同时,对凝聚着中国人生存经验和历史经验的川美艺术学统加以总结,追求中国艺术在场的时代性与在地的国际化,以期在全球化语境中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倾向,从而对中国文化的建设有所贡献。并且强调学院教学的激活和艺术现场的汇聚,形成创作与展览、批评与研究、传播与收藏的艺术生态系统,促使川美教学与创作始终处于中国艺术前沿的重要定位。

猜你喜欢

学术学院创作
Jazz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创作失败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