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藤野先生》关键词“伟大”
2020-05-11林宁王木森
林宁 王木森
【摘要】《藤野先生》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文章尝试以“伟大”一词作为切入點,让读者初步了解藤野先生作为教师表现出的治学严谨和循循善诱的特点,再次通过知人论世法,介绍鲁迅当时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和人生遭遇,让读者体会在这种生存和心理背景下,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中表现出的正直无私、心胸宽广的品德。
【关键词】《藤野先生》;关键词;伟大
在鲁迅的作品中,有三位老师形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在鲁迅笔下,这三位老师形象鲜活,各有个性。钱理群教授在《〈藤野先生〉:鲁迅如何写老师》这篇文章中如此评价:“寿老先生可爱,藤野先生可敬,太炎先生可悲。”
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期在日本仙台学医时遇到的一位普通老师,与之相处不过两年时光,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年鲁迅满怀深情撰写了《藤野先生》一文:“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对于我的热心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何为“伟大”,即超出寻常,令人景仰钦佩的。有些读者认为用“伟大”评价一位平凡的老师,显得小题大做。鲁迅从仙台归国后,弃医从文,藤野对他的文学创作之路似乎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且藤野在《谨忆周树人君》一文中也坦承:“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一位老师,能够在学生心中占据如此崇高的地位,这位老师必定拥有着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藤野先生》第6~23自然段,鲁迅用质朴的笔调娓娓叙说了自己和藤野在日常相处中的点滴,从这些寻常小事中,读者可以感受到藤野性格中的某些闪光点。虽然这是一位“穿衣服太模糊,有时竟会忘记戴领结”的老师,甚至因为生活中不拘小节,“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但从他出场的一些细节中,如“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 “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可看出这是一位中规中矩、热爱学术的老师,也许正是因为沉迷于学术,才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自己的外表,以至于显得不修边幅。青年鲁迅和藤野先生的第一次对话发生在两人初次相见的一星期以后,双方的对话很平淡:“‘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寥寥数语,既看不出情感,也似乎没有表情,与后文“向我和蔼地说道”“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还叹息道”等对话时的情态截然不同。也许此时,作为弱国学生的鲁迅,对待日本人有着充满防备的心理,还无法感受到藤野先生的关切。但随后添改讲义事件,使青年鲁迅的内心产生了波澜:“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如果说添加学生记漏的解剖学笔记显示了藤野作为一名医学老师的尽职尽责,那么订正文法错误则可以看出藤野的一丝不苟、严谨认真。这样的老师对待学生的专业知识必然是严格要求的,所以当鲁迅任性地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藤野会郑重告诫他:“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但这样的警示背后又包含着温情的体谅,没有粗暴的直接批评,而是先委婉表达:“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严而不厉,这便是严谨又可亲的藤野先生。再比如,藤野看到鲁迅可以顺利地进行解剖实习,表现出“很高兴”,为学生的成长感到发自内心的愉悦,读者再一次感受到藤野对学生的真诚关爱。“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不是脱口而出的“迷信鬼的”,也不是意思基本一致的“相信鬼的”,“敬重”这个词显示出藤野说话时的小心翼翼、字斟句酌。对于中国女人裹脚的传闻,藤野表现出一位骨学老师的专业本能,他对此有着执拗的求实心理,但他仅仅只是想要了解“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而不是怀着猎奇心理了解这一陋习,也许对于中国女性这一悲惨遭遇,藤野先生也是怀着深切的同情之心吧,所以才有了那一声“叹息”。这样饱含深意的细节描写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比比皆是,细微之处见精神,正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描写,一位不仅忠于学术、潜心研究,而且循循善诱、待人以诚的老师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了读者眼前。
这样的老师,确实是一位好老师,但如果因此称其为“伟大”,还不免显得单薄。正如钱理群教授在《〈藤野先生〉:鲁迅如何写老师》一文中谈道:“如果放在藤野先生和‘我的关系,放在‘我的精神成长史中来看,就会懂得这些严正和崇高的评价的深意:‘我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精神困境,是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困境的。”
当时的鲁迅,正经历着怎样的精神困境呢?他在《〈呐喊〉自序》中写道:“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青年鲁迅想要通过学医增强国人体质,然而这样的理想在国内无法实现。正如《琐记》中所言:“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鲁迅怀着希望,远涉重洋,到日本寻求学问。
然而,“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拆开词句分析:“东京也是这样”,原来,东京和衰败、落后的国内并无太大分别;“东京无非是这样”,原来,繁华、先进的东京也不过如此。两词连用,寥寥几字,包含了无限复杂的感慨——失望、迷惘、愤慨、无奈,百感交集,汇聚心头,最终化为一声叹息。在东京,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们,胸无救国之志,不学无术,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以标志着民族压迫和封建统治的“辫子”为荣,以崇洋媚外的跳舞方式取乐。文中“油光可鉴”“标致”“精通时事”是明显的反讽,就连看似不经意的转折词“但”,都包含着无尽的愤懑。“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关联词“但”代表着转折。在青年鲁迅看来,流连樱花美景,不该是这些清国留学生打发时间、空虚度日的方式。远大的抱负与压抑的环境形成了尖锐冲突,满腔的希望最终转化成失望,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境遇的鲁迅,怀着侥幸心理,“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在东京到仙台的路上,沿途风景如风掠过,在鲁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驿站的名字。这是很值得玩味的一个细节:何为“驿站”,即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这个词语积淀着离愁别恨、羁旅行役的文化底蕴。“日暮里”,这个地名颇有孤独颓唐之意,中国古代诗人词人常借“日暮”意象感光阴流逝,而自己怀才不遇,理想的达成遥遥无期,引发日暮途穷的感叹。此时,怀着惆怅之思的鲁迅目睹苍凉萧索的日落之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由得想到自己流落异乡,求学无门的处境和祖国日暮途穷、风雨如晦的命运,兴起“满目萧然”“去国怀乡”的览物之情,也许和唐代诗人崔颢登高望远时感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千愁万绪和怀归之情相似吧。“水户”,这个地名包含着一段悲伤的历史,这里是明朝遗民朱舜水客死之处。朱舜水,浙江余姚人氏,与鲁迅是老乡,也许此时鲁迅目睹此站名,心中翻腾的不仅有山河破碎、壮志难酬的悲壮心绪,还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苍凉感慨。鲁迅无一字直接描摹他当下的心境,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所见之景,正是心中之情的自然流露。
初到仙台的鲁迅,受到“不但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的“优待”。但这种“优待”也仅仅是体现在住在“呼吸不息的地方”“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也许对于当时中国的学生而言,这已是难得的待遇,但鲁迅需要的是有价值的医学知识,可以用来振兴民族、拯救国家的良方,所以他才用幽默的语言调侃这种善意的关爱来自“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把自己物化,这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民族弱小,国民自然毫无自信。
开头5段,700字左右的笔墨,展示了鲁迅与清国留学生的格格不入,也写出了鲁迅在仙台生活的孤寂迷茫,钱理群先生将之概括为“生存状态的困境”。而藤野正是在青年鲁迅濒于绝望的境地中出现的,他带来的“新鲜的讲义”为求知若渴的鲁迅打开了医学知识的大门。更重要的是,他对青年鲁迅毫不经意的关怀,他出于老师职业本能的公平公正,对于怀着弱小卑微心理的鲁迅,更是巨大的慰藉。
在24~31段中,鲁迅用愤慨又沉痛的语调叙写了“匿名信事件”和“幻灯事件”。这两个典型事件很好地还原了青年鲁迅当时的心境:不但在失望中苦苦寻求出路,而且由于“中国是弱国”,被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低能儿”,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时常遭受着能力的质疑、人格的侮辱。不仅日本举国歧视中国人,就连中国人自己也都麻木不仁。鲁迅先生在不少文章中对于“看客”这一现象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讽刺。小说《药》中就写到了中国的“看客文化”,那些脖子伸长了像鸭一样的老百姓,漠然地看着革命者夏瑜为了民众争取自由和民主被砍头的场景,体现了鲁迅对于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立场。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以后,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甚嚣尘上,鲁迅作为“弱国”留学生,深受歧视,并在幻灯事件中深受刺激,钱理群先生将之概括为“精神状态的困境”。但藤野用“很尊敬中国人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们”的大爱,给了绝境中的青年鲁迅以莫大的心灵关怀。
藤野在《谨忆周树人君》一文中认为自己的付出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亲切”,但鲁迅却“当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读者只有在充分理解了青年鲁迅当时所经历的“生存状态的困境”和“精神状态的困境”之后,才能理解鲁迅对藤野先生的高度评价和深切怀念。在《谨忆周树人君》一文中,藤野如此评价鲁迅:“在我的记忆中周君不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由此可见,藤野对于鲁迅的关怀并非来自偏爱,他不过是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但越是看似寻常,越是毫不经意,越显得弥足珍贵。藤野的这些自然表现,足以可见,他已经将自觉体谅他人感受、尊重每一位学生当成了自己的习惯,这一特点已内化为他的美德,无须刻意表现,便自然流露。
寻常点滴,在青年鲁迅的心灵中引起狂澜,升华成崇高的敬意:“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无独有偶,在魏巍《我的老师》一文中,作者怀着深情回忆童年时期的老师,也用了“伟大”一词进行评价。原文如下:“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來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 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当他处于黑暗境地的时候,来自老师的平常关怀和鼓励能让他看到希望的曙光。蔡芸芝先生于童年魏巍是如此,藤野先生于青年鲁迅也是如此。
只有经过以上抽丝剥茧的分析,“伟大”一词的评价才不会显得突兀而小题大做。读者以“伟大”为关键词走进文本,也更能清晰了解鲁迅的成长经历和藤野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钱理群.《藤野先生》:鲁迅如何写老师[J].语文建设,2009(09).
朱则光.让对话在“伟大”中穿行——记《藤野先生》的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07(1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