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2020-05-11程凯雯赵杨力睿

世界家苑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校

程凯雯 赵杨力睿

摘要:在当今的教育领域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我们小组选择了以省外985为代表的南开大学、省外211为代表的集美大学、省外普通本科院校为代表的江西萍乡学校以及以省内本科院校为代表的西华师范大学作为专业调研“标本”,分别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特色三个方面总结,与西华大学本专业的培养计划做对比,得出结论,总结出各省高校的优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吸取不同高校的优点,提升本专业的总体水平,更好的培养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

1 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1.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大部分基本一致,都是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基础,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中外社会文化思潮,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胜任党政机关、大专院校、新闻出版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西华师范大学在培养目标中重点提到了“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创新精神,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为其将来成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各级各类管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这与他们整个学校的就业导向相一致。

1.2 培养方案

南开大学重点提到了注重以国际化为导向,并且围绕基层就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活动与考核。集美大学主要与他的地域特色有关,他们把特区经济理论与两岸关系研究方向作为主要研究。其他两所高校与我们学校的培养方案相差无几。

1.3 培养特色

每所高校的培养特色各有千秋。南开大学提到了要进行网络文化、网络技术教育和网络技能训练。集美大学主要提到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江西萍乡学院充分利用了萍乡的革命传统文化,让安源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一道,成为学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和亮点。西华师范大学培养特色是三月中旬的“马列宣传周”系列活动。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对各大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析可知,在西华大学本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以下就是对这些不足及其改进措施进行阐述:

2.1 师资力量的不足及其改进措施

多个老师不仅要上公共课程,还要上专业课程,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招收教师情况不容乐观,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博士特别地抢手。这也造成了必须要开的课程和上课的老师可能专业不对等,专业性不强,这样可能会造成一些理论错误,课程的质量不够高。师资力量的不足也导致了另外一个严重问题。

很多同学还要去考研,而且老师们也鼓励考研,那么研究生真的是为了学术,还是为了好找工作呢?他们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考研,考研的形势尤为严峻,那么真正想做学术的人有多少,为了日后找到工作而考研的人又有多少,仔细思索,这个结论很容易得出。这就体现了研究生功利性,也许很多人抨击这个现象,但是我认为这是与学校的师资力量有关,师资力量不够,就业方向不能分流,真正想做学术的人怨声连连,而那些为了找工作选择考研的人也因为无法触及学术的高度而迷茫。

我们不仅可以在研究生的时候进行分流,也可以在本科生时期开始实行,有的人可能一毕业就想要工作,如果工作不顺利,也可以回来继续考研学习。

师资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的高校,而且这个问题是不能一下子解决的,我认为针对我们专业要进行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对现任的教师要进行培养,扩宽他们的知识面,针对课程设置,进行专业课程培训。

2.2 课程质量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课程本身的教材就比较枯燥,有的老师就只会念ppt,或者只会让同学来做ppt,上台来讲ppt,这两种情况都要互相中和一下,不仅让老师讲,也要让学生讲,形成老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互相交流的一个有机平台。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我们吸取知识,我们在讲的时候,老师反思自己,扩宽看问题的角度。这也需要老师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学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丰富课堂内容。需要同学多读书、多读好书,融入课堂中,跟着老师的步伐,专研教材。

2.3 发展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瞄准和解决社会的重大问题,充分适应和利用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局面。就像如今的智能时代,网络技能尤为重要,虽然我们专注于理论学习,但是网络文化、网络技术的培养这些也不能舍弃,我们对于人要全方面多角度的培养,才能便于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我们要探析社会实情,不断更新课程设置,针对社会的高要求,做出相应的培养方法。

3 结语

综上,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之中,虽然我们还有些许不足之处,但是发展就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反思、省视自己,不断发展,才能做大做强,停滞不前只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之中,我们也应该多借鉴其他高校的方法和成功经验,以此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章越松,王明亮.基于OBE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规格与路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9(12).

[2] 曹红梅.高校转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04).

[3] 于学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人才协同培养的研究现状与实现路径[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04).

作者简介:程凯雯(2000—),女,河南人,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趙杨力睿(1996—),女,甘肃兰州人,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治疗。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