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2020-05-11孙娇娇陈杰
孙娇娇 陈杰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新时期“90后”高校辅导员教育对象的现状及辅导员角色定位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探索了“90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不断为学生构建思政育人平台,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家校资源育人机制,善于利用新媒体手段做好思想引领工作。
【关键词】 “90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一、研究背景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主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做出部署、提出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教育方法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水平。目前,“00后”学生已经进入校园,他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90后”高校辅导员逐渐成为辅导员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这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深入到新时代的每一位青年的内心中、头脑中,引发学生的共鸣。
二、“90后”高校辅导员教育对象的现状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已是“00后”,他们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要力量,思想政治特点发生很大变化,了解“0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对“90后”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至关重要。
1、民族自豪感与价值多元化并存
“00后”大学生,一直享受着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感受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分认同,民族自豪感非常强烈,但是由于接受事物的能力非常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非常差,出现价值观多元化现象,对于中国精神出现思想上的松懈。
2、个人目标清晰但是趋向于功利化
“00后”大学生虽然没有步入社会,但是目标清晰,行动力很强,比较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对自己的定位也较为清晰,但是他们较为注重个人利益,功利性和利己主义思想较为严重,比如入党功利化、宿舍矛盾不断,大局观念较差,对他人的理解包容较差。
3、追求平等但是自我意识非常强
“00后”大学生的民主观念和平等意识非常强烈,开放式、超高速的信息时代中,大学生追求平等自由,并且越来越注重个人感受,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使得“00后”大学生看重偶像而不看重榜样,注重自我,团队合作能力较差。
4、网络原住民但是现实沟通能力很差
“00后”大学生属于网络原住民,甚至视网络于空气,网络充分的影响“00后”大学生的社交方式和个人及群体生活。由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与现实差别非常大导致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中游刃有余但是回到现实,选择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极差。
总之,“00后”大学生成长的物质环境较为富足,成长环境也较为宽松,面对多元化思潮下复杂的社会环境,“90后”高校辅导员根据“00后”大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手段,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90”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写明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所以“90后”高校辅导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角色定位。
1、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摆正学生的思想认识的价值坐标
新时期青年人的价值观和思想动态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自身的思想非常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物质性需求强,自我取向较为明显等,需要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加以正确引导。
2、以支撑学生成长为目标,坚定学生“梦在心中、路在脚下”的价值路径
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青年人自觉的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勤于学习,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学会承担责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3、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构筑学生“学校-产业-科研”循环式思维方法
通过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平台,将产业与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相融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以产业为导向,实现高校与企业联动,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4、以更好的服务学生为导向,不断提升辅导员自身的科研水平
“90后”高校辅导员作为辅导员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管理为辅助手段,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能力、育人能力、科研能力,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效的开展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90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1、不断为学生构建思政育人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面对“00后”大学生,“90后”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说教、树榜样、办讲座,而是要抓住“00后”大学生特点,建立校内校外思政育人平台。校内构建管理服务育人、科研育人、朋辈育人、实践育人等思政平台,校外打造高校与企业院所、实习基地等思政育人平台,打造事事育人、时时育人的思政育人生态。
2、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家校资源育人机制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成才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业、心理等方面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对于学生的未来规划也起着导向作用。保持家校平台畅通,沟通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有助于辅导员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3、善于利用新媒体手段做好思想引领工作
“90后”高校輔导员和“00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生长于网络环境下,对于新媒体游刃有余,除了要抓好线下平台建设,也要占领线上思政育人新阵地,实现全方位育人。将学生最关心的、最关注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走进学生的思想世界,为传播正确的思想打下基础。
“90后”辅导员应该发挥优势,不断整合优势资源,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2] 陈瑶.初任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扰分析[J].才智,2019.32.176-177.
[3] 王鸣.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1.237 -238.
【作者简介】
孙娇娇(1991—)女,河北张家口人,汉族,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陈 杰(1991—)男,陕西渭南人,汉族,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