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研究

2020-05-11蒋辉穆晓霞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蒋辉 穆晓霞

【摘 要】 本文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及意义,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必要性,分析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次工业革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及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

一是人民迫切需要。1840年,英国率先凭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砸碎了大清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西方价值观“赛先生”和“德先生”随之进入中国,沿袭了两千多年的“三纲五常”在“自由、平等、民主”猛烈的冲击中土崩瓦解。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更是给中国传统文化以致命一击,此后西方价值观开始冲击中国人的价值判断。1949年新中国成立,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官方指导思想,而大部分民众依然沿袭传统价值标准。1978年改革开放后,西方价值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涌入中国,刚从“文化大革命”的迷惘中挣脱出来的中国人再一次将西方价值标准奉为圭臬,致使1989年险些铸成大错。二是国家迫切需要。1991年苏联解体的警钟响彻神州大地,西方的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导火索,苏联解体后,中国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首要目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搞垮苏联的喜悦中坚信可以通过类似的手段将中国也拉入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美国的支持下,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美国试图在经济交融中悄然推动中国和平演变。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随后不断丰富完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倡导”(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今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中国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防火墙。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是对内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现在中国比近代以来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胜利就会面临更艰难的挑战。一方面,“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两极分化”“三期叠加”“四风问题”种种国内外挑战交错丛生,部分领导干部奢侈腐化、信念消退,许多群众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不断加大科技封锁、经济打压和军事威胁的力度,试图遏制中国和平复兴。为了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负重前行。二是对外分享智慧。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文明随着殖民扩张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稳步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华優秀传统文化、西方文明精华深入融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感召力与日俱增,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看清西方价值的双重标准后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世界希望分享中国异于西方而又更真实、客观的价值标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精华,既是中华民族的价值标尺,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旗帜,中国愿意与全人类分享充满东方智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有助于国内培育和践行

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3]作为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具有稳定性、共鸣性和易记性,目前的“24个字”在这三方面还有凝练的巨大空间。就国家层面而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党的十九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升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论是否把“美丽”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会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目前“24个字”是国家倡导的应然要求,虽然相关专家进行了系统深入地调研,从理论上论证了其是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但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要引起绝大多数国民的共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学者做过定量分析,对“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完全记住”的仅占总人数的22.14%,1/5多些,“能记住一半以上”的人占41.23% ,“记住一半以下”的人占24.20% ,“完全记不住”的人占总人数的12.43%。[4]由此可见,“24个字”在易记性方面还有巨大的凝练空间,深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更容易入耳、入脑、入心,使广大人民群众记得住、弄得懂、能践行,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有利于国际传播和推广

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5]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在近代以前,中国为人类贡献了众多生存和发展智慧,对整个世界尤其是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率先完成思想解放并引领三次工业革命,使其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硬实力遥遥领先其他国家,这使得西方价值观长期以来主导着整个人类。吴潜涛指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地把自由、平等、公正作为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并结合自己的国情实施,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影响,在大多数国家形成了价值共识。”[6]在西方核心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文本形式和传播方式上借鉴西方的经验,但在内容上必须根植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美国《独立宣言》指出:“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此后,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成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并随着美国的日益强盛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将其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主导成立的各个国际组织之中,使其核心价值观成为整个人类评判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的标准。深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更加简明深刻、易于传播、感召世界,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第四次工业革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作用

1、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四次工业革命作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其对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克劳斯·施瓦布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以可植入技术、数字化身份、物联网、3D打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技术为核心,并认为中国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弄潮儿。”[7]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极速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物联网、3D打印、人工智能正在使工业时代的工人操控下的机器大生产转变为科学家控制下的智能化大生产,工人的地位急剧下降,甚至将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完全取代。数字化身份、大数据、智慧城市正在使人类的生活数字化,人可以足不出户而通过互联网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所有物质和精神产品。可植入技术将使人不再通过漫长的学习过程来锻炼思维,而是直接将人脑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人工智能可能将取代绝大部分人的大脑思维。新技术和新产业将可能彻底解放人类或者使人彻底异化,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成为价值判断的焦点。第四次工业革命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兼容并包、凝聚人心才能化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进而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人类服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能动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产生能动的反作用,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作为生产力核心要素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产生能动的反作用。人类经历数百万年的进化,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初步拥有了掌控自身命运的能力,这种能力正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而极速增强。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价值观”议题组(2012—2014年)编制的《新型社会契约》白皮书认为,“在不同的文化、地区和信仰中,人们广泛认同某些共同的人类愿望”,这些愿望构成“有力、统一的理想”,即“重视个人、相互承诺和尊重后代”。作为共产主义不发达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是人类的终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阶段性价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者,它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精华,其具有感召潜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类提供了判断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的一种参考,能够更好地驾驭第四次工业革命,充分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为人类造福,同时规避其可能带来的伤害。

四、基于第四 次工业革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精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着重追求公平、正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忠孝,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西方文明建基于自由、平等,追求分权制衡的共和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华民族凝心聚力的旗帜,而且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社会主义发达阶段过度的灯塔,也为人类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构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参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智慧,它向世界展示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具有理论的必然性和现实的紧迫性,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应按照既精炼易记,又充满人文关怀和国际担当;既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凝心聚力,又能为实现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的原则进行。凝练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会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光明日报,2017-10-28.

[3]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2014-05-04)[2019-09-19].

[4] 陳延斌,朱莉涛.深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J].伦理学研究,2019(3)3.

[5]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 -05.

[6] 吴潜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几点思考[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9(1)7.

[7] 克劳斯·施瓦布.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4.

【作者简介】

蒋 辉(1988—)男,四川岳池人,法学硕士,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基层治理研究.

穆晓霞(1988—)女,山西平定人,哲学硕士,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