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实证研究

2020-05-11何应林

职业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职业精神职业技能高职学生

何应林

摘要: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在以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处于“分离”状态,但二者被期待走向“融合”。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融合培养价值和活动持肯定看法,对融合培养目标以及企业和学生在融合培养中的作用有清楚认识;学生对融合培养条件不大满意;学校类型、专业、年级、性别、上大学前就读学校类型等因素对学生关于融合培养的看法有一定影响。基于调查结果,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实践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现状

职业技能是技能层面的、显性的职业素质,职业精神是精神层面的、隐性的职业素质,二者都是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各种原因,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在我国以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处于分离的状态。为了培养出能够更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1],《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要“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为了了解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现状,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我们对高职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方法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高职学生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看法以及学生所在学校的相关情况。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广东、重庆、辽宁、河南等5省市9所高职院校中与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等8个产业对应的电子商务、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护理、旅游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金融保险、模具设计与制造、动漫设计等8个高职专业的在校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716份,回收1639份,回收率95.5%,其中,有效问卷1556份,有效率94.9%。

(二)调查工具

根据研究需要,本调查运用自编的“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情况调查问卷”对高职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目的,我们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编制了有22个问题的初稿,然后对一所高职学院的50名学生进行了试测(收回有效问卷48份)。我们根据试测发现的问题对问卷进行修订后,又请3位专家对问卷进行了审阅。根据专家意見,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修改,最后形成了包含融合培养价值、融合培养目标、融合培养条件、融合培养活动和融合培养机制等5个维度、由20道题组成的问卷,其中,第1—19题为选择式问题,第20题为开放性问题。我们运用SPSS21.0对问卷数据进行管理,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对问卷答案的一致性程度进行分析[2],结果显示,整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7,这表明问卷的信度较好,调查获得的数据比较可靠。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融合培养价值的看法

1.对“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相互影响”的看法

在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在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相互影响”。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学生分别占比43.6%和41.1%,可见,二者占到总数的84.7%,远高于选择“不大认同”和“不认同”的学生所占的比例(6.6%)。这表明大多数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都认为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是相互影响的。

2.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必要性的看法

为了解高职学生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必要性的看法,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在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很有必要”。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学生分别占比37.5%和49.9%,二者占到总数的87.4%,远远高于持“不大认同”和“不认同”观点学生所占的比例(6.6%)。这表明大多数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都认可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必要性。

(二)对融合培养目标的看法

1.对职业精神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重要性的看法

为了解高职学生对职业精神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重要性的看法,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在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职业精神培养没有职业技能培养重要”。调查发现,持“不认同”“不大认同”“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高职学生分别占接受调查学生总数的37.4%、32.2%、12.8%和7.1%。可见,有69.6%的高职学生不认为“职业精神培养没有职业技能培养重要”,但也有19.9%的高职学生认为“职业精神培养没有职业技能培养重要”,有10.3%的高职学生不能确定是不是“职业精神培养没有职业技能培养重要”(系统缺失2人,占比0.1%;由于数据取的是四舍五入后的值,各项加起来不是刚好等于100%,存在0.1的误差,在此忽略不计,下同)。这表明高职学生对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统一,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有必要予以强调。

2.对学校是否重视职业技能培养的看法

为了解高职学生对学校是否重视职业技能培养的看法,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在贵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学校对职业技能的培养不重视”。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不认同”“不大认同”“不确定”“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学生分别占比41.7%、25.9%、17.6%、10.9%和3.7%(系统缺失2人,占比0.1%)。可见,67.6%的学生对“学校对职业技能的培养不重视”持否定态度(“不认同”“不大认同”),14.6%的学生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应该都会重视职业技能培养,因而对“学校对职业技能的培养不重视”持否定态度的学生达67.6%,这个比例并不算高,相反,持不确定和肯定态度的学生比例达到32.2%,这个比例偏高。其中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对学校是否重视职业精神培养的看法

为了解高职学生对学校是否重视职业精神培养的看法,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在贵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学校对职业精神的培养不重视”。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不认同”“不大认同”“不确定”“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学生分别占比39.9%、28.7%、20.4%、8.2%和2.6%(系统缺失3人,占比0.2%)。可见,68.6%的学生对“学校对职业精神的培养不重视”持否定态度(“不认同”“不大认同”),10.8%的学生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20.4%的学生持不确定态度。近年来,由于国家反复强调职业精神特别是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不少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例如,开设一些相关课程,举办大量讲座、演讲等相关活动。尽管这些举措的真实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但它给不少学生的印象是学校对职业精神培养比较重视,这可能是68.6%的学生对“学校对职业精神的培养不重视”持否定态度的原因。当然,由于这些活动并没有很好地融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所以,尽管职业精神类相关课程和活动较以前有了增加,但还是有20.4%的学生不能确定学校是否重视职业精神培养。

4.对学校所培养人才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水平的看法

为了解高职学生对学校所培养人才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水平的看法,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贵校培养出来的技术技能人才,大多数既具有较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又具有较强的职业精神”。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不认同”“不大认同”“不确定”“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学生分别占比3.1%、7.2%、25.3%、38.9%和25.2%(系统缺失4人,占比0.3%)。可见,有超过六成(64.1%)的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培养出来的技术技能人才“大多数既具有较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又具有较强的职业精神”。这表明大部分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认可所在学校培养出来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精神水平。当然,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只是学生自己的感觉,并无明确标准,因而也有相当比例(25.3%)的学生表示“不确定”。

(三)对融合培养活动的看法

1.对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引导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重视程度的看法

在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高职院校对“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引导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视程度如何?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在贵校思想政治课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很重视对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引导”。在接受調查的高职学生中,持“不认同”“不大认同”“不确定”“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学生分别占比4.0%、8.7%、19.2%、43.1%和23.3%(系统缺失26人,占比1.7%)。可见,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的学生所占比例为66.4%。这表明,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所在学校在思想政治课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对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引导。

2.对学校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引导职业精神培养重视程度的看法

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高职院校是否重视对职业精神培养的引导?为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在贵校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很重视对职业精神培养的引导”。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不认同”“不大认同”“不确定”“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高职学生分别占比4.3%、7.2%、17.2%、46.1%和25.0%(系统缺失2人,占比0.1%)。可见,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的学生所占比例为71.1%。这表明,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所在学校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对职业精神培养的引导。

3.对学校实践教学课教学中引导职业精神培养重视程度的看法

在实践教学课的教学中,高职院校是否重视对职业精神培养的引导?为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在贵校实践教学课的教学中,很重视对职业精神培养的引导”。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不认同”“不大认同”“不确定”“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高职学生分别占比2.8%、7.6%、18.3%、45.4%和26.0%(系统缺失1人,占比0.1%)。可见,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的学生占比71.4%。这表明,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所在学校在实践教学课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对职业精神培养的引导,而且其重视程度比公共基础课(66.4%)和专业理论课(71.1%)都高。

4.对学校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重视程度的看法

为了解高职院校是否重视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贵校很重视通过专业讲座、知识竞赛、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专业社团活动、专业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和寝室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不认同”“不大认同”“不确定”“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高职学生分别占比3.8%、6.4%、14.5%、47.6%和27.7%(系统缺失2人,占比0.1%)。可见,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的学生占比75.3%。这表明,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所在学校比较重视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第二课堂活动覆盖面比较广,不同高职学生对其理解可能各不相同,但整体而言,学生们所在高职院校对这一类活动比较重视,这可能也与近年来国家大力宣传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大力提倡工匠精神有关。

(四)对融合培养条件的看法

1.对高职院校整合相关课程内容必要性的看法

在进行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时,高职院校是否有必要对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等课程的有关内容进行整合?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有78.0%的学生对“高职院校有必要对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等课程的有关内容进行整合”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还有14.6%的学生持不否定态度(“不确定”)。可见,高职院校对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等课程的有关内容进行整合,可能会得到较多人的认同。

2.对高职院校修订相关课程教材必要性的看法

在进行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时,高职院校是否有必要对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等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进行修订?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有65.4%的学生对“高职院校有必要对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等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进行修订” 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只有8.7%的学生持否定态度(“不大认同”“不认同”)。可见,在融合培养实践中,高职院校对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等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进行修订,可能会得到较多人的认同。

3.对校园里职业技能学习氛围的看法

为了解高职院校校园里的职业技能学习氛围情况,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在贵校校园里,职业技能学习氛围不浓厚”。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不认同”“不大认同”“不确定”“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学生分别占比27.4%、28.3%、21.8%、16.9%和5.5%(系统缺失2人,占比0.1%)。可见,持否定态度(“不大认同”“不认同”)的学生所占比例只有55.7%,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和不确定态度的学生所占比例都较高,分别为22.4%和21.8%。这表明,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对所在学校校园里的职业技能学习氛围不大看好。

4.对校园里职业精神学习氛围的看法

为了解高职院校校园里的职业精神学习氛围情况,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在贵校校园里,职业精神学习氛围不浓厚”。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不认同”“不大认同”“不确定”“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学生分别占比27.4%、26.7%、22.9%、17.5%和5.3%(系统缺失3人,占比0.2%)。可见,持否定态度(“不大认同”“不认同”)的学生所占比例只有54.1%,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和不确定态度的学生所占比例都较高,分别为22.8%和22.9%。尽管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对所在学校职业精神学习氛围不大看好,但从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重职业技能培养轻职业精神培养”的角度来看,与职业技能学习氛围相比,职业精神培养氛围还算不错的。

5.对学校任课教师融合培养意识的看法

为了解高职院校任课教师是否具有较强融合培养意识,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贵校的任课教师,具有较强的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进行融合培养的意识”。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的学生所占比例为70.1%,远远高于持否定态度(“不大认同”“不认同”)的学生所占比例(11.1%)。可見,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所在学校的任课教师表现出了较强的融合培养意识。

6.对学校任课教师融合培养能力的看法

为了解高职院校任课教师是否具有较强融合培养能力,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问题“贵校的任课教师,具有较强的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进行融合培养的能力”。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的学生所占比例为70.6%,远远高于持否定态度(“不大认同”“不认同”)的学生所占比例(11.2%)。这一组数据与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对所在学校任课教师是否具有较强融合培养意识的看法接近,说明学生们在这两个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这表明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所在学校的任课教师表现出了较强的融合培养意识和融合培养能力,对于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

(五)对融合培养机制的看法

1.对校企合作与融合培养目标实现之间关系的看法

校企合作对于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它与“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目标实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实现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目标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不认同”“不大认同”“不确定”“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学生分别占比2.6%、4.6%、13.2%、43.1%和36.4%(系统缺失1人,占比0.1%)。可见,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的学生所占比例为79.5%。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比例,表明大多数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都比较认可校企合作与融合培养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目标需要加强校企合作”。

2.对企业在融合培养中可发挥作用的看法

上面的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都认为“实现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目标需要加强校企合作”。那么,企业在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中有哪些作用?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中,企业可以在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条件完善、培养活动开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不认同”“不大认同”“不确定”“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高职学生分别占比2.3%、4.9%、14.7%、49.3%和28.7%(系统缺失2人,占比0.1%)。可见,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的学生所占比例为78.0%。这表明,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对企业在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中的作用比较认可,他们认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在融合培养目标确定、融合培养条件完善、融合培养活动开展等方面开展合作。

3.对学生成就动机与融合培养关系的看法

成就动机以增强学习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者的成就动机[3]。在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成就动机与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职业精神学习之间应该也存在这样的关系,那么,成就动机与“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激发高职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利于促进其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不认同”“不大认同”“不确定”“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观点的高职学生分别占比2.1%、5.1%、15.0%、45.9%和31.4%(系统缺失8人,占比0.5%)。可见,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持肯定态度(“比较认同”“非常认同”)的学生所占比例为77.3%。这表明,大部分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对学生成就动机与融合培养之间的关系比较认可,认为“激发高职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利于促进其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

(六)学校类型、年级、性别和“上大学前就读学校类型”在总均分与五个维度上的差异

1.学校类型在五个维度上的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学校类型(“国家示范校”和“非国家示范校”)被试在总均分以及融合培养价值、融合培养条件、融合培养活动、融合培养机制四个维度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融合培养目标维度的差异不显著;来自国家示范校的被试的均分显著低于来自非国家示范校的被试的均分。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可见,不同类型学校的高职学生对融合培养价值、融合培养条件、融合培养活动和融合培养机制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异,来自国家示范校的被试在总均分以及融合培养价值、融合培养条件、融合培养活动、融合培养机制四个子维度上的均分显著低于来自非国家示范校的被试的均分。这可能是由于非国家示范校对融合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大于国家示范校。这表明,国家示范校在融合培养方面并不一定比非国家示范校强,非国家示范校只要努力,也有可能赶上甚至取得比国家示范校更好的结果。

2.年级在总均分与五个维度上的差异

F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在总均分和融合培养价值、融合培养目标、融合培养条件三个维度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LSD事后多重比较显示:在融合培养价值上,大一显著高于大二(p=0.019<0.05);在融合培养目标上,大一和大三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0.008<0.01),大二顯著高于大三(p=0.012<0.05);在融合培养条件上,大一显著高于大三(p=0.020<0.05),大二显著高于大三(p=0.049<0.05)。

总体来说,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在对融合培养价值、融合培养目标、融合培养条件的看法上存在较为一致的趋势:低年级学生对这些维度看法得分的均值高于高年级学生,大一、大二学生对这些维度看法得分的均值高于大三学生。这可能是由于大三学生正在实习,对于职业技能的关注度较高,想法也更加现实和功利,而大一大二学生还在学校中学习,没有这种体验。

3.性别在总均分与五个维度上的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总均分和融合培养价值、融合培养目标、融合培养条件、融合培养机制等维度上,不同性别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得分。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总体来看,女生比男生更赞同融合培养的价值、目标、条件和机制。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男生的思维方式比较理性,对于职业技能这样的“硬件”更关注,而忽略了职业精神这样的“软件”;另一方面,女生自我要求较高,除了努力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之外,对职业精神培养也有较高的要求。

4.“上大学前就读学校类型”在总均分与五个维度上的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上大学前就读学校类型”(普通高中、中职)在融合培养价值维度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的得分均分显著低于来自中职的学生的得分均分。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可见,“上大学前就读学校类型”不同的高职学生对融合培养价值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异,来自中职的学生比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加认同融合培养价值。这可能是由于来自中职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已较多接触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对二者的融合培养有一定的认识与体验。

(七)不同专业在总均分上的差异

F检验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在总均分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LSD事后多重比较显示:在对融合培养的看法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显著低于电子商务、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护理、旅游管理、金融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动漫设计等专业(p=0.000<0.01),电子商务专业显著低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p=0.033<0.05),旅游管理专业显著低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p=0.002<0.01),动漫设计专业显著低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p=0.025<0.05),护理专业显著高于旅游管理专业(p=0.028<0.05)。可见,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对融合培养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异,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生比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对融合培养的认识水平要高一些。这可能是由于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比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接触实践要多一些,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有更多的认识。

三、结论与建议

基于上述结果与分析,我们认为,关于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现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问题比较关注,他们中的大多数对融合培养价值持肯定看法、对融合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判断、对融合培养活动持肯定看法、对企业和学生个人在融合培养中的作用有清楚的认识;第二,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对融合培养条件不大满意,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融合培养的课程和教材有待改进,有近半数对融合培养的环境(职业技能学习氛围、职业精神学习氛围)持不乐观态度,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对学校任课教师的融合培养意识和融合培养能力持不确定或否定态度;第三,学校类型(“国家示范校”和“非国家示范校”)、专业、年级、性别、上大学前就读学校类型(普通高中、中职)等因素对高职学生关于融合培养的看法具有一定影响;第四,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有比较多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可采取“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实践教学课建设”和“加强校企合作”等措施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

为了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我们建议在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努力增进高职学生对融合培养的认识,并主动引导他们进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学生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问题已有一定的认识,这说明以高职学生为对象的融合培养活动具有一定的基础。在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高职院校教师应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关系、融合培养的价值、融合培养的方式等)进行深入研究,努力增进学生对融合培养的认识,并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主动引导他们进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尽力推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的融合[4],从而使学生成长为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第二,不断完善课程、教材、师资、环境等融合培养条件,推动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活动的开展。融合培养条件包括课程、教材、师资和环境,在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力量,不断完善这4个条件,推动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等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活动的开展。课程和教材方面,如果条件具备,可以对现有课程和教材结构进行“大修”,即按照融合培养目标对现有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教学课等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对这些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进行修订;如果条件有限,可以只进行“小修”,即对现有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教学课等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充实与调整,对这些课程所使用教材中的內容进行取舍并适当增加部分补充材料。师资方面,可以通过实施教学融合,促进主要承担职业精神培养任务的教师与倾向于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逐渐提高教师的融合培养意识和能力。环境方面,可以在目前重视职业技能培养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在加强校园景观建设、图书资料购置、宣传等方面采取措施强化职业精神培养环境建设,从而使得校园里形成浓厚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学习氛围。

第三,在融合培养实践中,要对学校类型、专业、年级、性别、上大学前就读学校类型等因素给予必要关注。在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为了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要对学校类型、专业、年级、性别、上大学前就读学校类型等因素给予必要关注。学校类型方面,要对非国家示范校进行鼓励,因为尽管非国家示范校在很多方面的条件比国家示范校弱,但只要努力,它们在融合培养方面也有可能赶上后者,甚至取得比后者更好的效果。专业方面,要根据具体专业的特点选取适当措施,对于偏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要多给予引导。年级方面,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要使学生认识到,从长远来看,融合培养有其重要价值。性别方面,要考虑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尽量避免由于“性别差异”处理不当而导致的融合培养效果下降,并对男生的职业精神培养给予重点关注。上大学前就读学校类型方面,对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要给予重点关注,因为与来自中职的学生相比,他们在高中阶段教育中较少接触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

参考文献:

[1]倪光辉.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N].人民日报,2014-06-24(01).

[2][美]弗洛德·J·福勒.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评估[M].蒋逸民,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96-297.

[4]何应林,眭依凡.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9(7):107.

(责任编辑:张宇平)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职业技能高职学生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