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
2020-05-11杨咪
杨咪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基础.数学阅读习惯是指一种稳定的、自主的行为,是个体在阅读与数学学习内容相关的书籍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的行为倾向.调查显示学生已经有一些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但也有一些不良的数学阅读习惯.本文通过现状调查,得出客观事实,使一线教师能够有重点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
【关键词】数学阅读;习惯;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个人若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成為其获取知识的最佳渠道.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1]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技能,数学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判断、分析和推理问题的能力.但是,数学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小学低年段学生正处于识字阶段,阅读刚刚开始,因此,研究和培养小学高年段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调查内容和样本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数学阅读习惯进行调查.问卷的优点是实用、省时、成本低;由于可以不署名,在某种情况下结论比较客观;可收集大量样品信息资料,取得良好效果;它易于分类和整理,并且可以对数量进行统计处理,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2].
问卷的编制和问卷的维度是参考优秀硕士论文中的部分题目制订的,笔者编制了反映小学生数学阅读习惯基本情况的题目共25道,涉及五个维度方面的内容.
选取L小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随机抽取五、六年级各班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400份,筛除无效问卷后,得到382份有效问卷,然后借助软件SPSS22.0将数据进行录入、分析和处理.
三、调查情况和结果分析
问卷五个维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阅读频率
由表1第1题的描述性统计量可以看出,只有20.4%的学生在数学课前,能够经常进行课前预习,有42.8%的学生很少进行课前预习,可见学生在数学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和意识;
由第10题的描述性统计量可以看出,13.1%的学生在碰到参考书上的小故事时,总会认真读一读,41.5%的学生在碰到参考书上的小故事时,很少阅读,很明显,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关注不够;
第15题,89.9%的学生会经常看一些数学课外读本,可见学生对数学知识还是挺感兴趣的,只要给出正确的指导,学生就可以对数学阅读产生良好的兴趣;
第17题的统计分析显示,36.6%的学生表示会在课后阅读数学教材或者练习数学习题,这种数学阅读习惯明显不好,课前预习更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课前可以找出重点与难点,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很显然,学生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的习惯;
第25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到及时地去复习数学有关的知识点.
(二)阅读内容
由表2第2题的描述性统计量可以看出,40.4%的学生在阅读数学教材时只记忆公式和定义.由第6题可知,39.4%的学生会尝试自己解决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但还是有27.9%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尝试解决数学教材中的例题;
由第8题描述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32.4%的学生经常总结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规律,但还有35.8%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总结数学题的解法和规律,学习数学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由第12题可以看出,80.8%的学生认为用实例可以加深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这表明这些学生已经认识到数学概念的重要性,并且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配合使用具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由第21题的描述统计量可以看出,只有19.2%的学生经常阅读除教科书以外的数学类书籍,25.8%的学生一般符合,高达55.0%的学生基本不符合.
(三)阅读方式
由表3第3题可以看出,71.7%的学生表示在阅读数学教材的时候基本不会一目十行,但仍然有15.5%的学生表示在阅读数学教材时会一目十行,很少停下来思考;
在第11题中,有24.6%的学生表示在阅读数学教材时,会经常给自己提出问题,但还有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在阅读数学教材时,不会经常给自己提问题;
在第14题中,有49.3%的学生表示自己在数学课堂上遇到听不懂的内容时,会先记下来,课下思考再寻求帮助,但仍有23.2%的学生表示在遇到听不懂的内容时,不会记下来,课下也不会寻求帮助.很明显这种学习习惯是错误的,课堂上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那么,学生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在第19题和第24题中,53.0%的学生表示在数学课堂上,自己通常会记笔记,39.9%的学生会经常和同学交流解题的方法,表明这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阅读的习惯.
(四)阅读态度
由表4的第4题可以看出,29.5%的学生认为阅读数学相关内容很重要,32.4%的学生认识到数学阅读很重要,但不知道如何去阅读,28.1%的学生认识不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由第7题可以看出,58.0%的学生感觉学习数学非常有趣,这表明大多数学生仍然可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第13题中,58.9%的学生表示听教师讲比自己阅读数学教材更有效,23.3%学生表示一般符合,另外还有18.8%的学生认为听教师讲并不比自己阅读数学教材更有效,可见大部分的学生在进行教材的阅读时,还是很依赖于教师的讲解的,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倾向于自己阅读,认为自己单独阅读数学教材会比听教师讲解更加有效;
在第18题中,13.1%的学生认为上数学课是件枯燥无趣的事情,小学生如果在刚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认为数学课枯燥无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对数学不感兴趣,这些学生更需要引起家长和教师的注意;
在第22题中,25.2%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时间阅读数学有关书籍,因为作业太多,可见,影响小学生数学阅读的原因确实很多,作业压力大、作业繁重已经成为很多学生不能进行数学阅读的原因.
(五)阅读环境
由表5第5题描述性统计量可以看出,31.2%学生的数学教师会示范如何进行数学阅读,有31.8%的学生认為一般符合,37.0%的学生表示数学教师不会给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数学阅读;
由第9题和第16题可以看出,只有28.2%的学生表示数学教师会推荐一些教材以外的数学类书籍或者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表明教师对于学生的数学阅读并不十分重视;
由第20题的描述性统计量可以看出,47.2%的学生表示,比起数学阅读,父母认为多做题才是学好数学的途径.可见家长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多做题,家长的观念就是多做题就能取得好成绩,一部分家长会用这种不合理的观念去教导自己的孩子.因此,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就必须先要从纠正家长的错误观念开始;
由第23题的描述性统计量可以看出,有65.9%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下阅读数学书、解答数学题,有19.1%的学生也基本同意,表明学生在阅读数学书和解答数学题的时候家长和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
小学阶段,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并且必要的,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一经养成将会对学生日后乃至整个人生都会有决定性的意义.
四、培养策略
(一)注重数学语言的教学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要让学生准确理解数学题目要表达的含义就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要学会数学语言之间的转化,就要注重学生对于数学术语和数学符号的学习.例如,在小学数学中会出现“不大于”“不小于”等的数量关系,学生要能准确转化成对应的数学符号语言“≤”“≥”.教师应培养学生表达数学的能力以及数学语言之间的转化能力,这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阅读.
(二)发挥阅读示范作用
教师对数学教材的讲授不能只是把数学教材看成习题集,教师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使学生明白教师是如何思考的,如何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训练学生自己找出数学题中的关键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慢慢学会自主阅读数学读物.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教师使用的数学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讨论交流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成就感,激发阅读兴趣,使之能够自发地进行数学阅读,喜欢阅读,热爱阅读,并且养成持久的数学阅读习惯.
(三)提供民主家庭环境
小学高年级阶段,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塑造家庭的文化环境,重视家庭阅读,陪伴孩子阅读成长.首先家长要纠正自己的阅读认知,数学并不是只需要学会做题,家长需要培养孩子在阅读每一个数学故事和情境中要具有思考的意识,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让孩子独自一人刷题;其次在孩子读不懂数学读物的时候,家长可以耐心地指引孩子读懂题意,然后让孩子自主阅读;最后可以让孩子在阅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去表达,培养孩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四)营造自主阅读氛围
学校也要开展多样化地的数学阅读活动,加强图书馆与图书角的建设与使用,要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数学阅读.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以促进者的角色参与其中,努力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郑文樾,改编.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