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020-05-11张毅
张毅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也在逐步提升,但是教育改革需求依然强烈,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迎接新课改的挑战,做好教学策略研究.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应该致力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算理,培养学生的自主计算意识和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具体方法,希望研究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小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都属于计算能力范畴之内,而这两项能力直接关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我们当前比较迫切的教学任务.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我们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结合实际教学需求,以学生作为计算教学的主体,渗透算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实现构建有效课堂的目标.
一、培养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历后天的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烈,在学科教学中,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并不是难事,只要教师可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就可以顺利实现激趣目标.在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借助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展示一些新颖、独特的教学素材,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组织教学,体现教学素材的趣味性,使枯燥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成为学生享受、娱乐的过程[1].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笔者在指导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让学生置身于计算情境创设中,如在“7的加减法”的课时教学中,笔者利用课件出示小猫抓蝴蝶的情境,展示总数为7的蝴蝶,利用小猫抓和放的过程,引导学生围绕数字7展开计算,学生在计算中十分投入,兴趣高涨,体现了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吸引学生注意力上的显著作用,这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形象认识到数字的计算方法和存在的现实意义,理论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突出了数学计算的特点和实际价值.
二、强化基础知识掌握和口算训练
数学概念、计算法则和公式等是学生展开计算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其计算能力直接相关,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2].
如在四则混合运算学习中,学生首先需要理解四则运算法则,如95+5×(1-0.5).
计算环节,学生需要了解到先乘除后加减的混合运算规则,这样才可以进一步保证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不会出现常识性错误.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不断优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口算能力的培养,针对初步接触计算学习的低年级学生,还是要更加耐心,不断推动知识迁移[2].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笔者就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分数单位以及分数的意义等,并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不同分数单位的分数,是否可以直接相加,通过问题引导,进一步指导学生运用通分知识进行分数的化异为同.
由此开展同分母分数的计算,化繁为简.口算能力培養也是如此,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直接关系其口算速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环节,要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训练口算能力,提升学生计算速度,避免在解题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时间,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解题能力的提升均有积极意义.
三、加强计算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小学生缺乏自主计算能力,对算理和法则掌握不到位,也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作为支撑,因此,在计算学习中缺乏自主能力.学生不良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其计算速度和准确率,这在小学生的考试成绩中体现得十分显著,如书写潦草、数字和运算符号抄写错、没有验算习惯等[3].为了解决小学生在计算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养成这样的计算习惯,如日常的计算练习环节,笔者要求学生在书写的时候要工整、规范,如果出现潦草的问题就要重新抄写,如有部分学生在小数乘法计算中就经常忘记写小数点或者写错位置,如2.5×20看成25×20;计算之后,学生还应该养成验算习惯,减少计算失误,提升解题正确率.只有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才能够全面掌握计算规则和方法,实现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目标.
四、结 论
综上,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学科的基础,始终贯穿在学科学习过程中,而致力于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提升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路径,希望本文观点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康立青.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7):214.
[2]吴兰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162.
[3]董清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新思路[J].苏州教育学院月报,2016(1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