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对策分析

2020-05-11高松巍

考试周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创新素质培养对策体育教学

摘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创新素质作为时代发展的要求,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已然成为当前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使其能够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就简单探析了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对策,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创新素质;培养对策

一、  引言

素质教育实施的背景下,体育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高中体育教学,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调整他们的情绪,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下我国体育改革的过程中,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重点强调的内容,其目的在于凸显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很多师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样会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阻碍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

二、 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发展性原则

学生的成长发展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生命整体的成长发展,其存在一种内在的和谐性,具有身心生长的有序性和能力的多样统一性特征。所以,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就应该遵循整体发展性的原则,在学生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进行创新教育,将其可以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

(二)主体参与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改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无论是教学的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式的创新,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听取学生的一些建议,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民主个性化原则

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人格以及爱好,对待学生要以宽容、平等以及引导的心态,可以让学生能够身心自由地表现与舒展起来。在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过程中,民主环境的营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实践探究性原则

以往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只会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在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投入的精力不足。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去实践,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活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启发,教师通过一定的指导来帮助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激励进取性原则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让学生树立相应的自信心,即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以及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去探索新的方法或者新途径去处理问题。对此,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热情的鼓励、友好的微笑来激发他们不断创新的需要和欲望,促使其可以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下。

三、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对策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创新素质

1.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身心发育还未完全成熟,一旦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就会有一些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布置的任务不会去主动、积极完成。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不同,教师既要对理论知识进行一定讲解,也要进行一些示范,并与学生之间进行言语交流,如果师生关系比较紧张,就会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用爱心感染学生,可以去信任教师,愿意进行深入的交流。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往高中体育教学的方式都比较单一,如果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有效调动起學生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之前,教师需要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主要包括探索欲、进取心、求知欲以及自信心等,同时也包含一些非智力因素,如不畏艰险的勇气、远大的理想以及锲而不舍的意志等。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就从以下几点进行了一些论述。

1. “心理意象”的创新

无论是什么事情,如果一个人早已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去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它,竭尽全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开动创造性机制。曾经就有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首先将学生分为了三个小组,并要求第一个小组的学生每天进行二十分钟的投篮练习,并将第一天与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而第二个小组的学生只在第一天与最后一天进行练习,并记录下相应的成绩;第三个小组的学生,第一天练习并记录下成绩,然后在以后的时间里每天在花费二十分钟在大脑里演示投篮的动作。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第三个小组与第一个小组的学生在投篮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分别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六与百分之二十四,而第二个小组由于没有进行练习,在命中率方面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可见,教师可以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练结合,既不会让学生感到疲劳,也能帮助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其创新意识。

2. 热身活动与放松运动的创新

大多数高中体育教师在课前的热身与放松中,都会亲自带着学生去做,长此以往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也会不利于学生的热身与放松效果提高,这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对此,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说清楚热身活动的要求,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生活经验等去完成热身,这时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学生最终在热身时选择的方式、热身的时间等都会有一些差异,这样既可以体现出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出热身的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3. 课堂上让学生“创新”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之后,可以引導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例如,在学习完体操组合动作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创编体操组合动作,学生会为了展示自己或者得到他人肯定,就会去认真投入到创编活动中,这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得到提高,为其创新素质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道德养成与知识增进,也需要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优化与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素材开展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1. 改变旧的教学模式

对此,教师需要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下,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的教学是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借助合适的手段来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提升其创造力与想象力。例如,韵律操的教学中,教师基本都是按照单个动作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完成所有单个动作的教学后,让学生自己根据喜好、配乐来进行各个动作的串联,这样既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2. 发挥体育的自身优势

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体育的自身优势,既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征,要在教学中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立场上,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积极挖掘教材内的创造性因素,并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时候,发挥出体育的审美、促智、育体以及益心等教育性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各科教学的主要任务,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此,教师先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必要的知识,包括生理、心理以及卫生保健方面的内容,使其可以充分认识体育运动的原理,对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会得到进一步加深,同时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对学生以前学过的动作进行重复讲解,要结合叙述的认知特点以及实际的身体素质,借助示范、讲解以及启发引导等方式,促使学生自己去完成,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不断完善。

例如,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一些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如规则、技巧等,接着让学生通过想象如果要运用所学的垫球动作来参与实际的排球比赛,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手型应该是什么样,什么样的手臂姿势可以让垫击出去的球更加快、路线更准。接着,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练习去体会动作要领,明白相关技术动作中辅助动作的存在意义,使其可以充分、正确掌握相应的技术动作。

再如,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既要一视同仁,也要区别对待。一视同仁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待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态度,不会因为这个学生听话或者学习差等原因,而有不一样的态度。而区别对待则是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习,教师要制定合适的目标,尤其是有先天性疾病或者一些身体缺陷的学生,既不能让他们自由发展,也要结合具体情况,安排合适的运动项目与设计合理的考核目标,使其能够参与到实际的活动中,以此促进他们创新素质的发展。

四、 结语

总之,现代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不再只是通过占有知识的多寡来评判一个人的素质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强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评判标准。对个体来说,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是他们具备终身学习潜力与可能性的基础。为此,在高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强调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智力的发展,更要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不断超越的精神,有效提高他们的创新素质,实现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裕文.中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14(11):281.

[2]张晓波.略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0):457-458.

[3]顾鸣.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析[J].科技视界,2014(31):262.

[4]黄小敏.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23):113.

作者简介:高松巍,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市体育运动学校。

猜你喜欢

创新素质培养对策体育教学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功效研究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