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良性互动
2020-05-11李霞
李霞
【摘要】制度优势是治理效能的基础,治理效能则是制度优势的彰显,新时代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伟大目标,必然要推动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良性互动。站在新的时代起点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现代化,要立足“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逻辑起点,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变”与“不变”,着力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03.01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1]的伟大目标,为新时代我国推进治理改革和制度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征程中,不断深化对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演进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要筑牢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制度根基,必然要依赖于成熟定型的制度根基和活力有序的治理模式。因此,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和进行“四个伟大”,必须从“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变”与“不变”,从而实现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目标追求,最大限度地推动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良性互动。
制度优势是治理效能的基础
生产力变革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制度,这一制度符合中国国情、立足文化传统、面向社会发展,从而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制度。国家制度和治理效能总是相伴相随,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制度优势决定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马克思站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提出“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理论,揭示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必然走向。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生产力是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和物质前提,利益关系则是制度产生和制度变迁的本质,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协调是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的集中体现,当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良性互动时,就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解放和发展。反之,则阻碍时代的发展,成为被社会淘汰的制度。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总是围绕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展开,实现中华民族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蓬勃生机,充分证明这一制度的优越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制度优势来自于实践检验。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围绕道路和制度问题,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成为一个历史性课题直到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而对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伴随着实践发展和人民需要而不断与时俱进。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建立优于旧时代的社会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历届领导集体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构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因而决定着我们的制度经得起历史检验、实践检验和人民检验。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发展和完善,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和实践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超越,足以证明这一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好的制度历经特定历史阶段的检验而不断发展、完善和推广,进而成为成熟定型的制度,而不合时宜的制度则被时代和人民所抛弃,辩证地成为建立好制度的教训。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相互促进,其历史合力是形成发展模式的重要保证,改革开发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30年的经验教训,为新时代制度创新和治理效能现代化积累了丰富而有益的经验,为国家应对风险、赢得主动提供根本保证、提振信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相对资本主义制度、民主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而言,具有鮮明的比较优势。
制度价值是治理效能的关键。制度价值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自由是制度价值的内核,其最终归宿是为了促进发展。要发挥制度的价值,为什么治理、怎样治理是其重要内容,其中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指出,好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坏制度难以保障好人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其对立面。[2]因此,要发挥制度的价值,需要弄清制度为什么存在、以怎样的方式存在以及为谁存在。“现实的人”是有需求的,而需求总是伴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而要实现对自由时间、自由意志和自由个性的完全占有,就必须体现制度的价值、遵循制度的价值、创造制度的价值,决定着制度的价值必然要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导向上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规律,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初心和使命。制度价值的实践过程是对制度自信的促进,而制度自信则是在治理层面对道路正确性的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唯有人民群众充分表达利益诉求、广泛参与社会治理,才能形成国家治理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进而形成治理的合力。
治理效能是制度优势的彰显
治理效能顺应历史规律。1989年,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认为西式的民主制度是“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之所以“风景这边独好”,特别是开辟了“中国之治”新境界,根本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坚持、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深刻批判,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但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并未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形式和具体形态作出详尽的描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制度文明的有益成果、国内外治国理政宝贵经验的深化,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和广阔的时代包容性,向世界宣告着人类治理模式的多样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发展和最新成果。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但中国共产党对制度的创新并不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而是在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之上并提出的“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理论意蕴中,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构建出顺应人类歷史规律和中国发展实际的科学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好、巩固好和完善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治理效能体现制度自信。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历史规律、尊重人民选择、体现发展优势,向世界贡献着中国治理的智慧,国家治理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治理效能充分体现着制度自信。“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制度自信建立在对制度的深刻理解和认同之上,没有高度契合的制度和治理,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治理效能必须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的问题,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具体路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下进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也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根本保证。
治理效能体现改革成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本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制度作用就是治理效能的体现,而制度自信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制度改革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制度适应性彰显出来的治理成效,让制度更加符合治理需求,走向尽善尽美、成熟定型,从而从制度适应走向制度自信。一个国家的制度必须与国情相适应,制度自信也为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准备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制度能“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将党的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和人民的现实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将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是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治理效能中积累的制度自信和制度力量,从而为人类社会制度创新和治理改革贡献了中国智慧。
推动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良性互动的路径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大的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的体现,坚持和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核心要义。坚持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是马克思建党学说和国家学说的当代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对党的领导规律性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新时代统揽“四个伟大”、战胜各种风险,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不断为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制度智慧,“中国之治”的新境界谱写着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良性互动的制胜密码。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唯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使制度价值充分体现阶级所代表的利益,才能让治理效能全民共享,进而才能让社会主义最终取得胜利。因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完善并不断检验制度,让制度更具有传承性、时代性和创新性。
二是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经建立、完善、发展并最终将走向“成熟定型”,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实现的,新时代制度创新和治理现代化必须思考“坚持和巩固什么”,要从根本上弄清制度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思考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变”与“不变”,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确保国家治理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适应是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的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充分证明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说明这一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科学规律的充分展现。邓小平曾说,我们的制度可以吸收世界各国的进步因素,不断完善、发展和成熟,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5]坚持和巩固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制度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一个互为支撑、相互衔接的内在体系,各自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唯有弄清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才能更好地发挥制度的合力,进而推动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良性互动。
三是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国之治”从历史中来,必将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制度。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最终是为了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必然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的相互转化、良性发展。而党的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总是伴随着实践发展而深刻变化,决定着必须与时俱进地推动制度创新和治理现代化,以实践检验、改进和完善制度体系,构建更加高效、协调、持续的制度体系。因此,要充分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和他国治国理政经验,在治理的实践发展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制度,用制度创新服务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要增强制度设计和发展完善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加强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良性互动,促使制度在顶层设计的框架内定型为成熟完善的国家制度。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制度,切实把制度建设摆在首位,果断抛弃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相悖的制度,在自我革命中不断发挥制度优势、体现制度价值、彰显治理成效,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本文系2019年度安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2019A0553)
注释
[1]《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1月1日,第一版。
[2][5]《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3、337页。
[3][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内蒙古: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页。
[4]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1页。
责 编/赵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