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畅销小说看民众的文学修养
2020-05-11华梅
华梅
【摘要】小说是大众文学的重要形式,尤其是现当代小说,采用白话文的形式进行叙事,具有很强的休闲娱乐性,受到廣大文学爱好者和普通民众的追捧和热爱。当下小说产量丰富,每年国内外都有众多的小说作品出版发行,其中有些作品成为图书榜单和市场上的畅销书。本文依据当下民众对畅销小说的态度,分析民众的文学修养和基本思想动态,提出对畅销小说的看法和阅读意见。
【关键词】畅销小说;文学修养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图书市场日渐繁荣,尤其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线上图书购买网站与传统的图书市场相互结合,可以满足所有读者的阅读和购书需求。其中线上图书购买网站不仅能够提供众多的文学小说图书,还能够通过大数据整理和归纳出畅销作品,时刻进行数据的更新和变动,对读者和消费者的购书行为产生了很强的引导作用。近年来,网络小说也从线上的点击转为线下的图书发行,开始登上每年的各大图书排行榜。从畅销小说的内容来看,我国民众的文学修养正在逐步提高,并且文学鉴赏能力也在加强。
一、畅销小说的内容分析
畅销小说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大多数畅销小说的热度维持的时间较短,会被下一轮购书热潮所覆盖,只有少部分文学名著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图书销售市场上经久不衰。比如青春文学类的小说,受众多是广大的青少年群体,而青少年群体使用网络阅读的居多,购买纸质图书的较少,对图书市场的影响不大。但是某些青春文学在青少年人群中影响力很大,会产生一些广泛的潮流现象,因此影视团队会挖掘这些青春文学小说改编为影视剧。这些影视剧引起的效果极为强烈,影响着图书市场的畅销走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青年作家辛夷坞的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最初只是在网络上进行连载,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后发行纸质图书。尽管该小说受到青少年群体的追捧,但是依然有很强的特殊性,仅在少数群体中流行。而在2013年,该小说被专业的电影制作团队改编为电影剧本,以商业化的运营模式进行宣传后,引起了广大读者和观影人在情感上的共鸣。这部电影所取得的成功,反过来也使得这部小说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另外,网络作家顾漫的作品《何以笙箫默》也因被改编成影视剧而成为畅销的青年文学图书。在畅销小说中,除了青春文学之外,一些中外名著仍然占据着榜单。比如,在2019年的当当网畅销书排行榜上,可以看到除了某些领域的新书之外,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也在其中,比如,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国作家余华的作品《活着》,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这些小说持续占据畅销书的榜单,充分说明我国民众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并且高质量的阅读水平不断向青少年群体延伸。
二、从畅销小说看民众的文学修养
畅销小说直接反映了民众的文学修养,而对民众文学修养的分析,也能进一步对我国的教育成果进行准确的判断。从各个图书榜单上来看,小说并不占主要位置,成功学、心理学、经济学、育儿教育以及养生健康等图书都是畅销书的热门。从这一点上看,普通民众对小说的需求仍然不是很大,原因在于,作为文学小说主要阅读群体的高校学生拥有免费的图书馆资源,一般不会通过购买纸质书来进行阅读。从畅销图书中小说类书籍来看,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是读者购买的主要方向,而网络文学作品很少出现在购买榜单中,大多数读者会通过其他渠道来进行阅读和购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购买纸质书籍的读者对于经典文学名著比较青睐,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对于精神文化的消费是比较理性和客观的。青少年群体因其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的不足,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缺乏足够的理解力。另外,青少年没有个人收入来源,对于精神文化的消费也是有限的。这也是畅销图书榜单缺少青春文学作品的原因。
三、结语
畅销小说不仅可以反映出整个社会民众的文学修养,同时也能直接反映出民众整体阅读量。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在国民整体阅读水平上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了经济上的发展,还需要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只有提高全民阅读量,加强民众的文学修养,培养人文主义精神,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娟娟.近年来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现象探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034(004):1-6.
[2]孙桂芳.城镇化背景下小小说创作和欣赏对提升公民文学修养的作用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9):184-185.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