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开展趣味性教学

2020-05-11田琴

考试与评价 2020年3期
关键词:有效开展趣味教学小学数学

田琴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由苦学转变为乐学,帮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本文就小学阶段的趣味数学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有效开展   趣味教学

引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如何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趣味性。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的趣味性呢?

一、设计趣味性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虽然数学学科是抽象、枯燥的,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普遍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中。这样,能够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得轻松、愉快。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章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些物品,在课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游戏活动———超市购物,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营业员,其余小组成员当顾客,在“小超市”里模拟购物活动。在学生“购物”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让学生感觉就像是真的在超市一样。通过购物、收银活动,学生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当然,选取小游戏时,还要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那些易于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游戏。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课时,由于学生天天和自己的座位打交道,对“位置”比较熟悉,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玩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例如,教师喊口令:脚向前跨一步,向后跨一步,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比一比,看谁的动作做得准确。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能够了解位置、方位等知识,为认识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做好铺垫。可见,将游戏融入数学学习中,有利于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习得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二、挖掘生活趣味的生活化教学

数学中的趣味不是外显存在的,需要用心思去挖掘,需要敏锐的眼睛和灵动的思维。数学看似单调,却和生活有着不解之缘。数学理论来自于生活的启发,数学原理又运用于生活,因此,数学课堂中的“趣”不仅要靠新颖的方法引导呈现,还有必要从生活中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减少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从而愿意探究,生活元素的千奇百怪又如同为学生展开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让学生能够带着兴趣立体化地欣赏数学,融入数学学习。例如,在二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多媒体图片,用生活中常见的伸缩门拉开的间距形状、仿古窗户的窗棂形状等,让学生们从观察的乐趣中很轻松地总结出: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分别有两个锐角和两个钝角的特点。接着教师还可以用几种图形的生活实物进行比较,让学生们探究得出长方形、正方形属于平行四边形的正确结论。生活化教学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劲头、更有效。

三、課堂上进行趣味提问,激活数学课堂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一个好的问题能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活数学课堂,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提问时,更加注重问题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感受到乐趣,使数学课堂充满情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圆》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这有一场赛车比赛,这时候有三辆赛车进入准备状态,这三辆赛车的装备不是很一样,一辆赛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一辆赛车的车轮是圆形的,而另一辆赛车的车轮正方形的。比赛开始后他们三辆赛车同时、同地出发,同学们你们猜想一下哪辆赛车会先到达终点夺得冠军呢?”教师的这个问题充满了乐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圆的概念。通过这个趣味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去探求新知,在探索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同时将问题设计得趣味性十足的情况下,活跃了课堂氛围,让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四、教师要有效进行评价激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心最深层次的要求,就是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认可。对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中更需要教师的鼓励与肯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与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例如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说:“你真棒,你思考问题的角度是独特的,这种解法老师也没有想到”,对努力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你的学习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会更好”,对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一个温暖鼓励的眼神、一次肩头的抚摸,可以对其这样进行评价:“没有关系,虽然你没有答对问题,但是老师同学们都欣赏你的勇气。”教师的激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学生会在心中燃起克服困难、力争上游的火焰。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地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凡是适合的,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都应该引入教学过程,使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琼.寓教于乐以乐促学――浅谈小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堂学习(基础教育),2009(12).

[2] 陈树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5):177.

猜你喜欢

有效开展趣味教学小学数学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