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体育教学难点的分析研究

2020-05-11杨浩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难点体育教学

杨浩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也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亚健康”的生活状态。事业繁忙、饮食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之下,使得许多年轻人都走进了医院,对于身心健康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情况之下,国家的“全面建设计划”实施中,有助于使得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也将自身的身心将康放在生活中的首要位置。在新形势下,“互联网+”技术也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之下体育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网络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也促进了全民健康运动的发展。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教育工作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双方的发展,从而将体育理念、方法深入人心。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  体育教学  难点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3(a)-0101-02

1  互联网在体育课程建设中的意义

在“互联网+”新模式之下,体育教育行业的发展也必须紧紧和时代的发展趋势联系起来,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势明显,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教学手段的进步,也满足了当下对于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基本需求。在时代的快速竞争中,体育课程的建设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引起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重视。第一,从理论意义方面进行分析,强化网络化体育课程的建设工作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强体育教学的手段,也在工作中为“健康中国”建设、体育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等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多元化的体育课堂教学工作中,提供更好的发展动力。第二,从“互联网+”与体育教育课程结合的现实意义上进行分析,体育课程的现代化建设和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也在新模式之下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其身心健康,也促进了我国体育教育新模式的发展。

2  互联网环境下体育教育面临的难题

2.1 体育教学理念落后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体育教师的授课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尤其是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决定于教学理念的发展方面,如何更好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进行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提升是当下研究的新课题。目前的新模式引用并不广泛,其优势也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许多新型理念和教育技术方法都进入到体育学科的教育中,对于原本教学理论产生了影响,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原本的“重点考核、重点学习”的基本模式被打破,在新模式、新方法的建立过程中还应该朝着“全民健身运动”的目标而更好地努力。“互联网+”背景之下的体育教育工作的目的是打破原本被动的机械式训练,从而提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还需要不断探索。

2.2 体育教学氛围沉闷

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轻松愉悦、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中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但是就目前的基本状况而言,我国体育课堂的教学工作开展主要采取了学生模仿教师动作的学习方式,加之反复的训练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但是这样比较刻板的教学模式并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压力,使得学习的氛围比较沉闷。现阶段的网络教学的新模式中,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自主获取大量体育知识信息的模式,使得体育教学工作的乐趣性增强,也在此工作中扩大了学生的体育知识面。例如,在体育资源快速变化的过程中,将图片、动画等形式进行紧密的结合,从使得学生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渠道进行扩展,减少对于体育知识的抵触程度。面对着“互联网+”新时代的冲击,原本沉闷的体育教学工作抑制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氛围迫在眉睫。

2.3 体育教学方式陈旧

网络化的教学工作可以很好的进行更为直接的教学工作内容的展示,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体育动作的言传身教是十分重要的,体育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引导作用。体育学科更加重视于学生的核心技能训练,良好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加之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工作,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我国的素质教育工作实施多年,并且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提出而逐渐丰富起来,网球、游泳、体育舞蹈等多种教学内容的出现丰富了体育教学工作的层次感,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一部分教师并不了解新型体育运动,也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互联网+”为其发展带来了有利的条件,原本不充分、不先进的教学资源要被淘汰化,使得教方式也需要进行更新。

3  “互联网+”时代体育教学的改革策略

3.1 借助信息技术,促进自主学习

国家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家长与社会都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打破以往只关注成绩的教学模式,使得全面型的人才发展更加稳定。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自主学习的模块,学生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的工作,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全面的发展,体育教育工作也不例外。在“互联网+”时代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也促进学生自身学习技能的提升。在自主学习课堂中通过多种渠道的体育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从而将学生转化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分享的过程,老师的教学成为了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知识的一种方式。在针对性技术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发挥亦师亦友的角色作用,采取网络资源和自身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尤其是在篮球、足球等技巧性的训练方面可以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学习的工作。

3.2 注重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即使在同一个年级的学生体育教学工作中,也会存在着学生体质方面的各种各样的差异,在传统教学课堂中“统一授课”的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当下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的需求,一部分学生因为在传统课堂上跟不上节奏而产生内心惶恐、不自信等一系列的后果,不仅降低了体育学习的效果,也对于其他方面的学习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互联网+”背景之下的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更强,采取分层教学的基本方式的使得网络平台上资源利用率充分提升,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方式,也可以进行反复的学习工作。不管采取那种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工作,都要在课前、课中、课后3个不同的阶段,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好分层的工作安排,使得体育资源的分布更加合理化,从而达到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

3.3 开发网络资源,培养探索精神

“互联网+”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工作还需要进行探索和创新,使得网络教学模式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自主探索的能力,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4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与体育教育工作的结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了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成了学生与教师的新型决策定位。在“互联网+”背景之下的体育教学工作提升了课堂的活跃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目前的应用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创新解决,以此形式师生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网络教学模式之下的体育教学工作,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体育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鸿宜,王岩.“互联网+”视域下学校体育改革特征及趋势[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33(6):84-87.

[2] 任波,赵霞.“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學[J].西部素质教育,2018,4(5):102-103.

[3] 韩新功.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体育实验室教学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7):269-272.

猜你喜欢

互联网环境难点体育教学
互联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
互联网环境下高中班主任如何应用新媒体手段构建高效的班级管理系统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