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措施探究
2020-05-11陈欢
陈欢
摘 要:幼儿时期是人的语言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在这期间,幼儿是否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语言知识,学会听、说、读,能倾听、会表达、善交流、喜沟通,发展较强的语言能力,一定程度上由幼儿园教师的幼儿语言教学水平决定。语言能力不仅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更关系到其健康发展。文章简述了当下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语言能力;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2-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9-0127-02
一、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幼儿语言培养与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它指出,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其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幼儿各个领域、各项能力等的发展均具有促进作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关乎幼儿人际交往、理性判断、审美情趣、信息获取、超越与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作为幼儿园教师,应秉承《指南》精神,不断优化教学措施,为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搭建温馨活跃、智慧高效的平台。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不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幼儿时期是人发展语言、交际、沟通、审美等各种能力的时期,而幼儿的身心尚未完全发育,这意味着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更强。但事实上,很多幼儿教师忽视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他们的教学理念与幼儿的发展需求有所偏差。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只是“领着孩子玩儿”。这样的错位理念直接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不善于营造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良好课堂氛围(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更不善于引导其与人交往交流,鼓励其认真听、自信说、仔细看、勇敢讲。
(二)教学模式不够多元,教学活动单一
在幼儿园教学中,很多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动画、图片等资源来开展幼儿园教学。或者,仅仅是运用“教师说——幼儿听”“教师放音乐——幼儿听音乐”“让幼儿自由活动”等一些简单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这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不能让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在交流与运用中完成。
(三)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与幼儿审美脱离
审美情趣与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是分不开的。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现“语言发展”与“审美提升”的密切衔接,让幼儿去感知美、表达美。但事实上,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在呈现一些精彩趣味故事、优美的欢快音乐、色彩斑驳的绘画后,只会要求幼儿去“背”,而不会详细介绍,也不会去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作品中的各种美,继而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
三、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幼儿语言能力培养,强化师幼互动
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是一件值得教师关注与重视的严肃事情。鉴于此,幼儿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转变理念,加强重视,并营造一种师幼积极互动的自由温馨氛围,为幼儿语言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幼儿语言能力培养需要教师亲切引导、真诚鼓励,使其能自由对话、积极互动。最好是能让幼儿放下心中芥蒂,主动同教师沟通交流,并自信互动。
如何通过营造师幼互动的温馨氛围,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培养呢?首先,教师应尊重、关爱、呵护幼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身心发展尚不完全,有些幼儿在课堂上十分沉闷,不爱说话,偶尔会犯错误,影响上课。这时,教师要能够用温柔的话语、真诚的态度、浓浓的关爱去感化幼儿,主动与其沟通,了解其内心,去打开幼儿心扉。其次,因材施教,主动与语言发展迟缓、不愿表达的幼儿接触,采用科学的方式与其沟通,在课堂上,要主动给这些幼儿展现自我、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使其自信满满,热情洋溢。再次,教师在课堂上要主动倾听幼儿心声,更多地去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实现不间断的师生互动。例如,教师可在恰当时期提出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让幼儿回答,继而实现互动。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重视幼儿审美情趣的激发
问答式教学、讨论法、多媒体法、游戏法等教学方式的运用让枯燥、单一的幼儿语言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激发幼儿审美情趣,打造问答式课堂时,教师不仅要仔细问、有效问,更要重视答,让幼儿在问答中放飞思绪,勇于表达自我。讨论法让幼儿有了更多思考、表达与沟通的机会;多媒体法与游戏法可让课堂更活跃,更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与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白雪公主》这一趣味童话故事时,一定要先提出问题:“孩子们,你心目中的白雪公主是什么样的呢?大家能不能说一说?”有些幼儿自告奋勇地说:“白雪公主皮肤就像雪一样白,穿着漂亮的公主裙,人很善良……”听罢,教师要及时作出评价,给予表扬。接着,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几张图片,问:“哪些更符合大家心目中白雪公主的样子呢?请大家讨论,并且给出解释。”这时,教师可让幼儿自由讨论,自由沟通,这一过程中,幼儿脑洞大开,在尽情表达中提升了語言能力。再如,在幼儿自由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张优美的画作,让幼儿自由鉴赏,给予幼儿创造的灵感。在这一过程中,可开展“你一言我一语品画作”的游戏,让幼儿一个接一个地对画作进行赏析,教师可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很多幼儿大胆表达:“我喜欢画的颜色,很漂亮”“画中的小草感觉有点少,我觉得可以再加一笔”“花儿的颜色是暖色调,花瓣上还有甜甜的露水,我好像闻到了花香呢”……总之,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是必要的。
(三)组织多彩的幼儿语言活动,发展幼儿的倾听、交流与表达能力
考虑到幼儿智力发展,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最好要以“活动课”为主,缺乏多彩活动的课堂是不受欢迎的。因此,为了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借助各种语言活动十分必要。一般来说,教师可组织以下的语言类教学活动:讲故事比赛、趣味角色扮演活动、歌唱比赛、辩论活动、动手操作活动等。这些活动都需要幼儿与同伴、幼儿与教师之间广泛交流。
精彩的幼儿语言活动课让幼儿有了更多倾听、沟通、交流、表达与展现自我的机会,有了语言能力发展的广阔平台。例如,教师可组织“讲故事比赛”,教师提前让幼儿在家中准备,学习有趣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故事内容。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幼儿听故事的能力,同时,提升了幼儿的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能力。再如,在绘本阅读课“小马过河”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趣味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幼儿分别扮演小马、老马、松鼠、老牛等角色。幼儿在扮演过程中,语言表达与交流更加流畅,同时,在表演中,幼儿还学习了故事中的深刻哲理。另外,歌唱比赛、辩论活动等对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同样重要。教师可鼓励幼儿唱自己喜爱的歌曲,如《拔萝卜》《小毛驴》《小兔子乖乖》《小螺号》《小跳蛙》等,还可附带舞蹈。总之,在课堂中,组织多彩的活动为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搭建了平台。
(四)实现语言能力培养与生活体验的融合,引导幼儿有感而“说”
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与幼儿的日常生活体验有着不容分割的关系。生活体验可谓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助推器,必须得到重视。这里的生活体验可以是幼儿园内的生活体验,也可以是幼儿在家庭、在社会中的生活体验。生活体验是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一笔巨大财富,在幼儿园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幼儿去描绘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者为幼儿创造生活体验。
首先,引导幼儿用语言去描绘自己的生活体验。例如,在幼儿暑假结束到幼儿园上学时,教师可让幼儿描绘自己在暑假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自己去过了哪些值得留恋的地方等。这些要求将幼儿的思绪拉回了记忆中,很多幼儿便跃跃欲试,想有感而“说”。有的幼儿将自己暑假去海洋馆的经历描绘出来,获得了很多的掌声,也让其他幼儿投来艳羡的目光。
其次,帮助幼儿用语言去创造一些生活体验。如“母亲节”到来之际,教师可让幼儿回家对妈妈说几句话表示感恩,并且给妈妈表演精彩的节目。有的幼儿回家后与妈妈深入交流后,还唱了一首《我的好妈妈》歌曲,让妈妈热泪盈眶。很显然,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升。可见,幼儿园教师引导幼儿描绘生活体验,或者主动为幼儿创造生活体验,是有目的地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见缝插针,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幼儿在园中的日常生活经验对于发展语言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幼儿来校时、餐前、餐后等时间段都可以用于发展幼儿日常语言能力,教师要见缝插针,多多与幼儿进行沟通,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其语言能力。例如,早晨幼儿来到园内时,其积极性较高,教师要利用这些机会,向幼儿问候。接着,让幼儿进行趣味绘本阅读,并与幼儿进行交流。在午餐时,教师也要主动与幼儿交流,见到吃得快的幼儿,要上去温馨提醒:“小朋友,慢慢吃哦,可别噎着,要多喝水。”见到浪费粮食的幼儿,也要主动去沟通:“粒粒皆辛苦哦,老师知道下次你就不会浪费了,老师相信你!”当然,教师在交流时,幼儿也会去回应,这样的交流确实有必要。在放学时,教师要多多叮嘱幼儿,表示不舍,与幼儿告别。同时,也要让幼儿之间相互告别。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工作任重道远。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心态、高超的教学技能,更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主动遵循《指南》要求,组织更加有趣、生动的幼儿语言课堂。重视营造良好的师幼互动氛围;采用多元化的语言教学方式,重视幼儿审美情趣的激发;组织多样的幼兒语言活动,让幼儿学会倾听、交流与表达;在幼儿日常教学中见缝插针地培养其语言能力;实现语言能力培养与幼儿生活体验的结合等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有效举措。这样的教学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十分必要,值得尝试。
参考文献:
[1]沙玉环.关于幼儿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5):123.
[2]戴芳艳.幼儿园教学语言能力的有效培养[J].学周刊,2020(2):174.
作者简介:陈 欢(1990—),女,福建永泰人,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幼儿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