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的技术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

2020-05-11李世雁张一鸣

关键词:生态位关系技术

李世雁 张一鸣

摘要:“看”的技术生态位不仅指它在社会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更意味着它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或所起的作用。人是“看”的主体,“看”是人类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看”的技术则是强化这一方式的重要工具,二者的相互关系定义了“看”的技术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关系、联系是“看”的基本属性,生态系统是“看”的场所,生态整体性是“看”的技术生态位之基础。正是这种整体性定义了“看”的技术生态位在空间上所占有的具体位置,同时也将其在时间上统一起来。这种时间上的统一表现为一种过程性,即“看”的技术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自身的展现形式是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看”的技术生态位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演化所带来的直接成果,就是“看”与“看”的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得更为牢固与紧密,甚至可以说,今天社会生态系统中“看”的技术生态位就是通过“看”与“看”的技术紧密依存共同展现出来的。

关键词:“看”;技术;关系;生态位

DOI: 10. 16397/j. cnki. 1671-1165. 20200204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视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早在七万三千多年前,人类在南非隆伯斯洞穴里做出简单的绘画开始,就已经试图利用“看”的技术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情感。这是人类在现实生态位中与周围环境建立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而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会随着它所处时空结构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生态位首先意味着空间、位置、地位,紧接着与此密切相连的就是它的功能或所起的作用。这样在生态学里生态位就有着空间生态位和功能生态位的内涵。因此,“看”的技术生态位不仅指它在社会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更意味着它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或所起的作用。“看”是作为看的主体与其周围环境发生关系、联系的方式之一,“看”的技术就是要服务于“看”。那么“看”的技术功能生态位及其内涵如何解读?“看”的技术生态位有怎样的现实基础?在人类历史过程中“看”的技术生态位如何发展变化?“看”与“看”的技术如何紧密依存展现其生态位?这些问题的探索就是我们对“看”的技术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的研究。

一、“看”的技术功能生态位及之内涵

从语言维度解读“看”是解析“看”的技术之生态位的第一步。这也是从生态的维度理解“看”的内涵,更是对“看”的技术功能本质的探讨。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讲,“看”的中文解释在《大辞海·词语卷》中是指眼睛注视一定的对象或者方向[1],在《韦氏词典》中英文单词“watch”“see”都具有看的含义。“watch”来源于史前日耳曼语“wakoj an”,表示看管和监视,是指用眼睛跟踪某物以观察到每一个动作、变化、危险迹象、机会等。而“see”来源于古英语seon,它侧重于通过视觉感知,或者有能力通过视觉感知。我们所研究的“看”主要是指人作为主体用肉眼所进行的视觉活动,因此英文角度上讲“see”与我们所进行的研究内容更为契合。“看”是人类作为生命有机体的一种基本视觉器官功能,人类通过眼睛接收物体发出的光线,锥状以及杆状视网膜细胞将光线转变成电波,视神经将这些电波传送到大脑,最终大脑将这些讯息转为我们所看到的影像。[3]视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觉的世界,世界就像一个影像被视觉所接收,视觉将视觉世界以图像的形式传递给观看者,这图像是从世界中散发而来,由光携带,并且以视觉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观者与图像最直接的、非中介的“接触”就是他自己的图像,也就是他自己所看到的内容。[3]那些被我们眼睛所接受的讯息最终都会成为图像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些借由神经传导到大脑的讯息,经过人的理性和逻辑的演绎,最终成为人对他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的认识。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实际上是从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开始的。

对“看”的对象的探讨是解读“看”的功能生态位的重要内容。“看”的对象就是图像,是“看”的技术发挥其功能所指向或展现的,它也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信息载体,或者说图像是“被看”的东西。我们通常认为的图像首先是指画成、摄制、印制或映现的形象,其次是指物体的形象。著名图像学者W.J.T.米歇尔在他的《图像学》中对图像(image)的定义则要丰富得多。在他那里,我们说的图画、雕像、视觉幻像、地图、树图、梦、幻象、景象、投射、诗歌、图案、记忆都可以算作是图像,甚至是作为形象的思想也被他包含在内。[4]从“看”的角度对图像的解读大可不必这么细致,因为“看”的对象最终都要服务于“看”的主体——人。因此不论怎样对“看”的对象进行解释和分析,归根结底都绕不开人这个行为主体,而人类的所有活动又都是在整个自然界中,也就是生态整体下进行的。因此生态哲学视角下的“看”的对象(图像)就是指在自然界中能被我们“看”到的各种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不论是天然存在的山川河流,还是人造的图画、立体的雕刻建筑、抽象的数学模型,还是屏幕前常见的虚拟影像,只要它是能被人们所“看”到,那么都可以看作是图像。这些图像在日常生活里最终都会通过“被看”的形式进入“看”的主体——人的视野,然后被加工成各种信息,并最终形成关于它(图像)的认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我们讨论的所有基于“看”的活动的对象,不论是自然界已有的,还是借助于“看”的技术生产出来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之为图像。

“看”的技术功能生态位体现在人的看的活动过程中,是在人看的活動中产生的和看有关的技术展现。“看”的技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增长的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欲望而产生的。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科学技术去制造能够强化人类视觉感官的能力。主要表现为生产“看”的T具,也就是强化人们“去看”的能力。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克服肉体的限制,让人们观测到肉眼看不清或者根本看不见的物体。就比如伽利略通过天文望远镜来观测天体运行、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来观察微观生物等等。“看”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创造看的客体的能力。当人们不满足于单纯地观看周围的事物,人们就会选择去创造一些自然界没有的、能被“看”的东西来为自己服务,比如说文字、图画、建筑、雕塑、电影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人们出于这样或者那样的目的而创造的,比如图画和文字满足了人们对于思想记录的要求,建筑和雕塑满足了人们对于居住和美的追求,电影电视剧满足了人们对于艺术幻想的追求。总之,人们利用“看”的技术来推动“看”的能力向前发展。

“看”的技术功能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它对信息传递的直观性。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言,直接的视觉可视为智慧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源泉。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里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穷尽世间言辞也无法令人满意地描绘一个木桶,虽然可以三言两语说明如何制造一个木桶。语词不足以传达物体视觉信息的缺陷,有效地阻碍了古希腊古罗马学的发展。”[5]202这说明图像能将人的思想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不管这个思想是通俗易懂的还是晦涩深奥的,都可以通过我们的视觉直接获取。这是一种简单的传达形式,对其意思即使事前完全没有知识,但只要具备普通的智能也会明白的。[6]文字的熟练使用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长时间的记忆,而绘制图像则不需要任何基础,这就是图像先于文字出现在历史舞台的最主要的原因。图像的直观性不仅能帮助人们快速获取讯息,同时它还能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德国学者阿恩海姆认为,这种以意象为中介的视觉思维是一种与语言思维和逻辑思维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他以视觉意象为中介,从而他能突破知觉与思维的分界,摆脱已有的规范,由认识主体去直接感受思维活动中那鲜活的视觉意象,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创造性。[7]由于“看”这种直观化的特点,使得图像作为一种传播的符号始终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说人类就是符号化的动物,就像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希尔所说的那样:“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余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8]

一、“看”的技术生态位基础

首先,生态整体性是“看”的技术生态位之基础。生态整体性是所有“看”的活动的基础,和“看”有关的一切活动都不可能离开生态整体性单独存在。因为人类所生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整体,不论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还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在我们生活的时空里不存在任何独立的个体,每个单独的存在都是通过和这个自然界的其他部分相互联接、相互作用才获得了自身的存在意义。因为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你是自然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与它有内在联系[9],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人的行为、人所做的各种活动也都是被统摄其中的。“看”的活动的目的就是强化这种整体性,它是人与这个世界直观交流的第一步,人类通过直观的视觉将他周围的环境摄人到脑海中,然后再根据反应作出相应的行动。从生态整体维度来看,这些“看”的活动时刻都在与他周围环境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在这个相互交互的过程里,“看”既强化了自身存在的意义,也强化了人与他周围的环境作为一个生态整体的性质。

关系(联系)性是“看”的基本属性,关系原则就是“看”的技术生态位不可缺少的准则。在怀特海看来,生态哲学中的联系就是现实实有(Actual Entitv)的集合(sets),它们以各自的领悟构成了相关的统一体。[10]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领悟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看”,人们通过“看”架构起和周围环境沟通的桥梁,或者说人类通过“看”领悟了对他周围世界的认识,这些认识成为了他们适应和改造环境的基础。而反过来,环境通过展示自身(被看)不断地适应和调节人类对它进行的改造。人们通过“看”推动了文化的产生,而文化存在的本身就是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最好证明。或者应该这样说,没有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没有文化。[11]环境的舒适程度使人们决定选择迁徙的游牧文化还是种植作物的农耕文化,当人们作出选择之后,自然环境也要接受随着人类到来对它作出的改造(如开垦田地、园林、建立运河等)。当人们真正尊重和关心自然时,人类对自然的干预(改造)可以是一种合作,而不是对自然的支配。[12]这种关系引导人们走向空间、时间和地理,从而为人们在世界上提供一个位置。这种关系同样也促进了我们与自然的联系更加人性化,帮助我们适应环境以及帮助我们能居住在其中。[13]人类白始至终都是与他周围的一切(环境)相互联系的,只不过从“看”开始,人类将这种相互联系由内在转化成了外在,人类正是在这种相关性中不断领悟走向进步的。

生态系统是“看”的场所,它决定了“看”的技术之空间生态位的所在,也左右着其功能。与“看”有关的一切都逃不出这个范围。这个场所既包含自然生态系统也包含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是现今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主要是指人类成长和生活的社会生存环境,比如城市或者乡村。自然生态系统是与社会生态系统互补的概念,它是指离开社会生态系统的地方,比如荒野或者深海。人们所处场所的位置影响着人对环境作出的反应,身处城市中心的人和生活在大草原上的人对同一片星空的感悟一定不会相同,城市里的普通人和天文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对月球的理解也不会完全相同,这是由于人和他周围“看”的场所构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生态位,这个生态位里的一切都影响着人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最为重要的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里,人作为“看”的主体,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不是单纯被动地受影响,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是一个双向的互动,也就是说人们在“看”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有感悟,还必须要有反馈(制造工具、书写感悟等),这个反馈必须要考虑它与周围的社会、自然是否能够相适应。这是由于人无法脱离生态系统独立存在,因为人与他周围的生态系统构成了“看”的活动的基本的主体与客体。当人的反馈不能适应环境的时候就意味着它脱离了生态系统,这就造成了主客体的分离,那么和“看”有关的一切活动都不再具有实际意义。一方面生态系统赋予了人们“看”的场所,是“看”的认识来源,另一方面生态系统接受人们不断地生产自己的造物,接受它带来的影响,是“看”的实践对象,二者是一个和谐的相互作用的整体。

作为生态个体的人是“看”的技术之应用的主体,“看”的活动的主体——人决定了“看”的技术之存在的现实意义。在任何实践活动中,作为实践和认识活动者、行为者的人是主体,而作为实践和认识对象的世界、事物和人是客体。[14]人类所居住的宇宙应当被看作一个内在相关和进化的整體,它具有银河和地球的多个层面,其中,人类起着很小的、但却是创造性的作用。[15]在生态整体观下,人通过“看”获得关于周围世界的认识,继而与他周围的世界建立联系,也就是“看”的活动。具有视觉的动物有很多,但只有人能够成为“看”的主体,是因为人们在进行“看”的活动的同时也在进行思考、总结,并最终将思考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这是人类独有的关于“看”活动的建构过程,它把我们带回到我们作为有意识的观察者自身,也就是反思人类自身与他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这关系当中作为观察者的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和改造他周围的自然环境。因而“看”的活动在人那里,绝不仅仅是周围环境在眼中的映射,它还包含了对周围环境的主动认识和反馈,以及创造新的看的客体的能力。“看”就是接触,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作为生态个体的人不仅能接收来自周围的讯息,还能够借助于技术主动制造出自然界没有的图像,而这恰恰是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具有生命的物种有很多,但只有人能够在“看”的活动中担任主体的原因。

四、“看”与“看”的技术以紧密依存展现生态位

“看”与“看”的技术彼此依托,相互展现。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看”始终是人们与这个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看”的技术则是强化这种联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人类借助它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在这里,“看”是人类欲望的诉求,对“看”的满足是“看”对“看”的技术存在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就是说“看”的技术以解决“看”提出的要求为自身存在依据,另一方面,受制于人肉眼的限制,“看”也只能借助于技术才能满足它对这个世界观察的欲望,二者相互紧密依存构成了人们今天所熟悉的“看”。二者的相互关系定义了“看”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在当今社会它表现为不断发展的视觉文化。

在视觉文化占据主导的今天,在“影像消费”的当下,“看”的技术凭借自身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很难想像没有“看”的技术加持下的“看”会是什么样子。因为在这个时代人们从一出生就被形形色色的图像包围,在生活里,它几乎可以满足人们一切的衣食住行需求。生活之外,它又能将人们视野在广度上拓展到宇宙,在深度上进人微观世界,可以说我们所接触各种“看”就是人类技术力量的完美展现。

“看”不单单涉及历史的發展、技术的进步,还有背后指向的人与“看”之间的关系。“看”的技术对“看”的活动带来的改变通常也会带来人与“看”的方式的改变,这个改变有可能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通常表现为大部分人对于“看”的技术成果的过度沉迷,它不仅忽视了人与技术之间的主客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裂痕也在不断加深。过度沉迷“看”的技术,会造成人与现实生态的割裂,主客倒置并将人异化为技术的T具,有可能导致人走向毁灭。从过程的角度分析,“看”的活动是过程的循环,从人们对“看”的欲望驱使“看”的技术作出改变,到人们享受新的“看”的技术,再到新的欲望的出现,这本应是一个螺旋上升、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但实际上,在享受“看”的技术这一阶段里,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都源于人自身。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很容易陷入技术繁荣带来的虚像里,沉醉于它展现的力量,进而迷失在其中。我们必须记住这一点,不论技术为“看”带来何种改变,它们也都是通过人工制造过滤出来的。这就提醒我们,我们进入的是形象的世界,而不是世界本身。我们进入形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世界是由形象构成的,我们通过视觉进入这个世界。[3]也就是说,在生态哲学眼中,“看”的问题究其根源其实就是人如何平衡“看”的技术发展与人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人要如何做、怎样做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视觉文化不断前行的今天,要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应对“看”的技术带来的“看”的变化,这对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重要。人们想要更好地发挥“看”的力量,那么,对“看”的技术在今天社会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就要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因为只有从根源上理解它,才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如何应对它、解决它。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几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首先是明确“看”的技术在现实生态中的定位,在“看”的活动里,不论时代如何变化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人是“看”的主体,不是技术异化下的工具。技术都始终应该是帮助人类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它与人类之间的主客关系是不能发生改变的。其次要认识到“看”的活动始终应该是在生态整体观下进行的,任何有意义的“看”的活动,绝不可能将其自身与周围生态环境隔离,它必然要与周围的环境发生联系,关系性是它跳不出的基本属性。最后一点就是度的问题,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并不是为了赋予任何人滥用它的权利。人作为“看”的主体并不意味着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去享受“看”的技术成果,对于尺度的把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看”的技术始终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才能更好地使人在社会生态中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1]夏征农.大辞海词语卷:第二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866.

[2]武文杰.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9.

[3] Ilan Safit. Nature screened: an eco-film-phenomenology[J].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2014:11(2):211-235.

[4]汤姆·米歇尔.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M].陈国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

[5]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 AC莫豪斯,武占坤.文字的起源——从结绳、刻契、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58-63.

[7]汪振城.视觉思维中的意象及其功能——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理论解读[J].学术论坛,2005 (2):129-133.

[8]恩斯特·卡希尔.人论[M].甘阳,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43.

[9] Diehm C.Here I stand[J].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2004,1(2):6-19.

[10]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周邦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31.

[II] Mihnea Tanasescu. Responsibility and the ethic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J].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2017. 14 (2): 255- 274.

[12] Brendan Mahonev. Heidegger and the art of technology:a response to Eric Katz[J].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2014. 11 (2):279 - 306.

[13] Roger Paden. The ethical func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J].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2018, 15 (2):139-158.

[14]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60.

[15]曲跃厚.过程哲学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71.

[16]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语言学研究导论[M].袁家骅,越世开,甘世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58.

[17]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技术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84.

[18]黎风,周钰榈.影像时代的“多媒介革命”[J].今传媒,2016. 24(2):8-11.

(责任编辑 朱凯)

On Ecological Niche of "4Seeing" Technique in Social EcologicalSystem

Li Shiyan, Zhang Yiming

( School of Marxism,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Abstract: The technological ecological niche of "seeing" refers to its spatial position in social ecologicalsystem, and it also touches upon the functions or effects of "seeing" in social ecological system. Human is thesubject of "seeing",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for humans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Besides. thetechnologies of "seeing" stand as an important tool to enhance such a morle. The relation between "seeing"and "seeing" technique defines the ecolog;ical niche of "seeing" technique in social ecological system.Relations are the basic parameters of "seeing". Ecological system is the place of "seeing", and ecologicalintegr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seeing" and "seeing" technique. This kind of integrity defines the specificspatial positions of ecological niche of "seeing" technique, with unifying effect in terms of time. whic:h isshown as a procedural effect that the ecological niche of "seeing"' technique in social ecological system is notimmutable. but evolves with the progress of human history. The direct result of the evolution is the increasinglyclose relation between "seeing" and "seeing" technique.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ecological niche of "seeing"technique in social ecological system shows itself through the clos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seeing" and"seeing" technique.

Key words : "seeing"; "seeing" technique; relation; ecological niche

收稿日期:2020-01-06

項目基金: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生态哲学基础理论研究”(17FZX049)

作者简介:李世雁.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哲学、生态哲学、过程哲学;张一鸣,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生态位关系技术
生态位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支持研究
生态位视角下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
基于生态位的企业成长理论研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基于就业生态位理论的班导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