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药材黄芪种植技术
2020-05-11柴亚梅
柴亚梅
摘 要 我们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历史文明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时代,对于中医药的关注依然十分重要。在中药材的种植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基于此,本文从中药材黄芪的药用价值着手,首先简要分析了黄芪的生长特性,随后探讨了种植黄芪的技术。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 中药材;黄芪;种植技术
甘肃陇西是黄芪药材的产区之一,多年来,种植黄芪对种植户脱贫致富、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黄芪,是中医药文化中一味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材,在治病救人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黄芪的种植至关重要。通过种植中药材黄芪,不仅能够更好地为中医治疗行业发挥作用,同时能够帮助种植農户提高经济收益,实现社会生态效益的提高。
1 黄芪的生长特性
黄芪是一味中医药学中常用的中药材,从植物学的角度上来分析,黄芪属于多年生草本的豆科植物。黄芪植株的株高一般在一米,茎直而细长,叶子一般有十三到三十一片,呈奇数状互生叶,叶片呈长椭圆形,约零点五厘米至二点五厘米。黄芪开花时花萼呈筒状,蝶形花冠,花朵为淡黄色。黄芪的果实为荚果,呈膨胀的半圆形,成熟后膨胀的囊状果实用手捏会有明显的响声。黄芪的根茎为细长的黄褐色圆柱形。中药材黄芪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喜阳,适宜种植在凉爽的气候条件下。黄芪在生长时怕热畏涝,耐寒耐旱,因此种植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中最为适宜,同时沙质土壤具有较强的透水性,适宜硬实的黄芪植株的生长。
2 中药材黄芪的种植技术
中药材黄芪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能够产生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种植黄芪成为很多农民开展种植活动的一项优质选择[1]。但是在种植中药材黄芪的过程中,药农应当积极学习科学的种植技术,在黄芪生长的各个阶段做好各项工作,保证黄芪的茁壮成长。
2.1 黄芪的播种
在黄芪的播种阶段,对于植株生长的地质的选择,最好选用沙壤土,适宜黄芪的生长。在播种之前,药农要对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进行细致的翻整,一般情况下需要将土壤深翻三十厘米到四十厘米为宜,然后将碎土整平。
翻整完土壤之后,药农还要对土壤进行施肥,保证土壤的肥力。有机肥和无机肥缺一不可,只有施足底肥才能够保障黄芪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施肥之后,还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为了保证黄芪发芽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播种前要进行冬灌,待到春天土壤解冻后,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旱播。在播种之前,应当用50%的高锰酸钾对黄芪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在黄芪播种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撒播或者大田的手段,播种的量一般可参考美667平方米撒种15-17.5千克。
黄芪种子播种完成后,还要进行复土复沙。一般复土在零点五厘米、复沙在零点三厘米为宜。复沙一般选择细面沙。然后对土壤进行追肥,每667平方米追尿素3.5-5千克。
2.2 黄芪幼苗的培育
在播种完成后,每年需要对黄芪植株进行追肥一次或者两次。同时,根据黄芪生长的实际情况,如果幼苗不严重干旱时可以选择不浇水,因为浇水后容易导致土壤板结,从而影响黄芪根茎的发育。如果在夏季土壤十分干旱的情况下,可以浇一次水,不可过多,以免导致黄芪根茎腐烂。当黄芪植株越冬的过程中,由于黄芪具有耐寒耐旱的生长习性,不需要对黄芪药圃进行覆盖,黄芪植株可以自然越冬。
2.3 黄芪植株的换床移植
待到黄芪植株越冬之后,来年的春季需要对一年生的黄芪幼苗进行换床,移植到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中进行培育[2,4]。一般情况下,一年生黄芪幼苗一百二十株约重零点五千克,一个667平方米的黄芪药圃产苗量可达到二十万株,产苗量十分可观。
对黄芪幼苗进行换床移植的过程中[3],要保持株距。在15厘米宽、三十厘米长的范围内,可移植大约60千克的幼苗,约1.5万株。在进行黄芪植株的移植时,需要将幼苗的根茎平放在深挖七厘米的土壤中,然后复土整平。将黄芪植株的根进行平放处理便于后续的起苗。如果不平放苗根而选择直栽,待一年过后,黄芪植株的根茎达到八十厘米长,起苗难度较大,浪费时间和人力,并且起苗所需的成本也会大大增加,整体的经济效益就会受到影响。
对于生产成熟的黄芪植株,需要进行采种。采集的种子不宜放在水泥地晾晒,否则会变成“铁种子”,严重影响种植。因此,黄芪的种子采集后需要平摊在土地或者具有一定吸水性的布面上进行晾晒,晒干水分后便于保存,待到下一期播种时也会保持比较高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3 小结
综上所述,加强中药材黄芪的种植对于中医药行业、农民和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新时代的黄芪种植过程中,药农应当积极学习科学技术,科学种植黄芪,根据黄芪的生长习性悉心栽培。对于中药材黄芪的播种、育苗、换床等各个生长阶段,药农都不能掉以轻心,要以耐心和技术实现黄芪种植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性云.中药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8(19):117-117.
[2]曹庆伟,灯.蒙古黄芪质量评价及商品规格等级研究进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6):854-859.
[3]星超,李小方,黄芪种植农艺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 2018(08)
[4]李军,等。黄芪种植基地考察研究报告[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