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鸡技术的探讨
2020-05-11刘清华康淑霞
刘清华 康淑霞
摘 要 林下养殖是指在林地、荒裸地、退耕地里架起了围栏进行养鸡、养鸭、养鹅。家禽可自由寻食昆虫野草,不仅可以节省饲料,而且肉质鲜嫩可口,禽蛋营养丰富,绿色无污染,符合人们的现代生活要求,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下面主要介绍林下养鸡的选址、品种、免疫程序、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知识,提高广大养殖户的养殖能力,增加养殖效益。
关键词 选址;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治
1 选址
选择场地时,应尽量选取离村落、交通干线较远、相对安静、面积以不低于1/3公顷的林地为宜。场地规划根据承包林地的面积、特点制订方案。一般情况,东西长30-50米,南北長50-100米设为一个种养单位,如林地南北向长度较长,中间需设林间小路。一个区域内可设若干个种养单位,每个单位用网隔开,朝向道路的一端分别设出入口。每个单位内设集中区,集中区设在出口门的一角,为全封闭式,有门进出,区内设饲养棚、饮水器、进食槽。集中区大小以养禽数量定,以能容纳单位内选择适合放养的场地及搭建风雨棚。环境安宁清洁、有清洁水源,风雨棚可用竹、木搭成人字型棚架,顶盖石棉瓦加茅草,四周用木板等做简易围栏,只要能避雨、避暑、补饲、休息就行。为了便于管理,可在风雨棚旁建值班室和仓库。
2 品种
利用地方土种鸡与外来肉鸡、蛋鸡进行杂交生产出来的杂交商品代鸡,称土杂鸡。
从制种方法来看,土杂鸡可以用二系杂交方法生产,也可用三系或四系杂交方法生产,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其商品代鸡的外貌特征要求基本一致。由于土杂鸡充分利用了我国地方品种和国外品种的优良特性,所以父母代鸡产蛋性能好,能成批大量生产商品鸡,而商品鸡生长速度快,肉质好,为消费者所喜爱,有着广泛的市场。
农户林下饲养土杂鸡,采用了放养方式,可使用肉质提高档次,成本低、售价高,可以达到增收的目的,目前林下土杂鸡养殖已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在我区适应性强、适合放养且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主要有:固始鸡、清远鸡、草科鸡等。
3 前期准备
林间清除杂草,并种植苜蓿、白三叶等多年生优质饲草,为食草禽类提供食物来源。林地靠路边搭建一处临时建筑,供管理人员居住和存放物品器械。具体措施:根据个人情况,购买蛋鸡场淘汰的小公鸡,或筛选当地生长较快的柴鸡,并购买一定量的鹅苗。一般每个种养单位设鸡苗500-1000只,或鹅苗250-500只,采用鸡鹅混养的模式。进苗前10-15天,用100-200倍石灰水或1500倍高锰酸钾溶液对场地消毒。鸡鹅购进后,先在饲养棚内喂养,晚上为保温防鼠蛇侵害,将其放入鸡笼中。中午天气晴好时,可在集中区内,进行户外锻炼。前期喂养时一定要强化声音的条件反射,以便日后有效地集中禽群,方便转换场地等工作。20日龄以后,雏鸡抗逆能力增强,可选在中午气温高时,逐渐让禽群走出集中区。这时幼禽个体小、食量小,为便于管理可密度大一些,一般1个种养单位需要鸡1000只、鹅500只。这个时期禽群损失最大。因此,要注意天气预报。发现天气突变,及时发出信号,将幼禽召至集中区避雨。或用废旧防渗管道,纵向锯去1/5,呈“c”字型,截成30-40公分的小段,分散固定于林间,“c”字口朝向一侧,也能起到避雨的作用。根据情况,每15-20天转换一次场地,通过隔离门在鸡区、鹅区、轮休区之间转换,以减轻鸡群翻刨地表对林下地表植物的破坏,使饲草恢复性生长,场地轮休尽量保持林间生态平衡。随着家禽的生长,要及时降低养殖密度,一般情况每个种养单位养鸡250-350只、鹅200只。如果准备提前上市,可将禽群分别圈养在集中区内,增加投喂量,减少活动消耗。
4 饲养管理
4.1 育雏期管理
雏鸡幼小抵抗力差,不能直接进入野外饲养。3-4周龄前与普通育雏一样,进行人工育雏,脱温后转移到山上放养。因此一定要抓好3周前的管理,为后期生长奠定基础。
4.2 严把脱温期管理
3周后开始进入脱温饲养,脱温期特别要注意外界气温,内外温差大,仔鸡抗逆力低,调节功能差,一时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h,以后逐日增加放养时间,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变化。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饮水器和料槽,让鸡自由采食,每天早上不要喂饱,把鸡放出去自由活动,采食天然饲料,太阳下山时将鸡群收回鸡舍并喂饱。刮风下雨天气停止放养,防止淋湿羽毛而受寒发病,同时还要防止天敌和兽害。
4.3 林下放养
早上将鸡放到室外,让其接受阳光照射,接触土壤,同时可找食一些矿物饲料和昆虫,中午和晚上将鸡赶回舍内补喂饲料。这种饲养方法的好处是让鸡回归自然,鸡的肉质特好,售价高。不论用什么饲料,均应氨基酸平衡,价格适中。土杂鸡不能长时间喂粗蛋白含量较高的饲料,否则会引发尿酸盐沉积,造成死鸡。各种饲料均可自由采食,不必限量。
4.4 饲养密度及方式
针对不同的放养地确定不同的放养方式,每群一般500-1000羽为宜,第3-4周龄开始放养,围栏分区轮牧,每隔一周期换一块地,放养周期一般控制在一个月左右,这样鸡粪养林,且小草、蚯蚓、昆虫等有一个生养休息期,等下一批仔鸡到来时又有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鸡采食,如此往复形成食物链。营养及饲喂,雏鸡3周龄前可用全价饲料饲喂,3周龄后逐渐改喂五谷杂粮。温室育雏可按常规喂饲,脱温后第1周早晚在棚内喂饲,中午补饲一次,以玉米、小麦、稻谷、豆类、红苕等天然谷物饲料逐渐增至代替全价饲料;第2周起中餐可以免喂,喂饲量早餐由放养初期的足量减少至七成,5周龄以上的大鸡还可以降至六成甚至更低些,晚餐一定要吃饱,5周龄后全部换为谷物杂粮,促进寻找食物,以增加鸡的活动量,采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
5 疫病控制
野外放养鸡的活动范围广,疾病防治难度相应大些,因此免疫工作要求质量高、免疫剂量足,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特别是马立克、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主要传染病,决不能放松。同时要做好定期消毒,发现病鸡应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6 前景展望
采用优质土鸡生态养殖技术可对各地的土地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立体开发,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要的、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品质优良的绿色食品,顺应人们喜欢土法养鸡的消费需求。这种方式投资少,效益高,技术易于掌握,市场需求旺盛,是一项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实用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