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精神融入高职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0-05-11汪茜
汪茜
本文立足于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在大学生培育中“失重”、“陈旧”、“缺失”、“脱节”、“失衡”等问题,引入基于“学中做、做中学” 的劳动情境设计方法,完善劳动课程内容,丰富劳动实践形式,拓展劳动实践平台,改革不平等劳动考核制度,探索当代高职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融入高职教育的整体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法,以促进高职学生劳动精神与劳动意识形成。
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总书记习近平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更全面更高水准的人才培养体系,他将劳与德智体美相并列,作为学生全面培养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思想主要有三点:(1)要对学生做出正面积极的引导,让学生端正劳动态度,做到崇尚劳动、尊重劳动;(2)要坚持经常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懂得劳动最高尚、劳动最美丽;(3)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倡劳动、尊重劳动,让学生养成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习惯,为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为党、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奠定基础。
1 新时代劳动精神融入高职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劳动精神是高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它不仅是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优秀传统美德,更是发展生产力和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几千年来人类通过劳动战胜大自然,通过双手创造工具、获得食物、满足了生存的条件,改造了自然界和人类本身,成为了自然和社会的主人,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人类的智力水平不断地提高,包括动手能力、思维方式、道德意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得到进步,人的各方面素质与能力不断提升与完善,各种优秀品质不断涌现。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教育,劳动的教育不仅是技能技巧的学习,也不仅是思想道德的培养,她是要为学生开拓深层次的思想世界、能够自力更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劳动精神的培养是高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五育并举”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中国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2 劳动精神是高职学生立足现代社会的基本素养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现代社会对所需人才会提出更新更高要求,对于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我们当代高职学生已是90后,00后,独生子女偏多,生活条件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善,他们没有经历过艰苦奋斗、穷困挨饿的岁月,大多数人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环境下成长,缺乏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不肯吃苦耐劳,缺少自立自强,自力更生的品质,有的同学甚至完全缺乏独立生存和生活的能力,无法适应学生和社会。劳动精神是学生立足现代社会的基本素养,劳动教育是让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劳动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获取更高的劳动技能,让学生能够更早的自强自立、独立生活、适应社会,也为将来能更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劳动精神是高职学生实现创新创业的必备能力
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将会是未来时代所迫切需要的,教育部今年也顺应时代特点,要求各地高校必须开设符合大学生特点和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专业课程,成立创业孵化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并为学生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大力培养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新时代的高职学生思维活跃且精力充沛,如果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那成为一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和主力军指日可待。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需要脚踏实地、勤劳实干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是高职学生实现创新创业的必备能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是在劳动意识培养过程中逐步得到激发并提高的。
2 新时代高职教育中劳动精神培养的问题表征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顺应未来劳动发展新趋势,更加加强对大学生劳动精神的教育培养。虽然近年来国家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劳动精神的教育培养,但道路还很漫长,大学生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新时代下生活被一手包办,对于劳动的概念比较淡漠,实践体验与感触愈来愈淡,甚至很多人都是长期脱离劳动实践的。当下高职职业院校关于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迫在眉睫,但在具体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重重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育观念的“失重”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几千年来人们根深蒂固地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出奇一致地都是向成绩看齐,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盲目地为了分数而学,老师也是为了学生获得高分而教,社会、学校和家庭更多关注点都集中在知识文化水平和大小考试成绩上,缺少了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使得劳动精神在家庭甚至整个社会中都被边缘被忽略,从而忽视了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和劳动素养的养成。
2.2 培育手段的“陈旧”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劳动精神的培育没有具体的教育内容,形式过于陈旧和单一,劳动形式依然是维护校园环境清洁工作或者学生宿舍卫生工作等单一的体力劳动,且劳动教育内容也缺乏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防护知识。
2.3 劳动课程的“缺失”
在当前教育体系下,相关劳动教育的内容只属于学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极小的一部分,且如果仔细查阅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不难发现,劳动教育内容在高校整体课程中的设置相对较为零散、片面、逻辑性不强、缺乏完整性,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被边缘化了。
2.4 知行结合的“脫节”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氛围营造及课堂教学实践中没有将优良的劳动品质、传统劳动精神作为宣传内容进行教育,也没有考虑融入相关劳动教育内容。虽然也会培养学生动手和操作的技能,但是学生的主动性并不高,仍然存在被使唤被安排的惰性思想,甚至拒绝参与劳动,学校在实践课程或相关活动的设计安排中,也并没有很好地将劳动精神、劳动技能和思想观念巧妙融合,常常是轻行动重口号,轻实践重理论,学生没有通过动手与操作实践形成能创造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能力与素质。
2.5 考评机制的“失衡”
考评机制的合理与否对劳动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影响很大,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明确的考评机制,存在一些不平衡现象:没有设立专业劳动德育教师,基本上都是以辅导员为主,思政老师走过场的现象;没有设置匹配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学生劳动技能的学习、没有指定相关文件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考核机制,使得劳动精神培育通常是口头喊,难以落地。
3 新时代劳动精神融入高职教育的路径思考
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融入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可从培养方式、课程内容、实践资源、考评机制、教师团队五个维度展开,深度挖掘活动内涵,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提升品格与素养,促进劳动精神和意识形成;拓展劳动实践平台,丰富劳动实践形式;形成劳动常态化管理,合理考评促劳动教育;配齐相关师资队伍,健全考评管理制度。通过五大方面的途径与措施来加强大学生劳动精神的教育与培养,让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学到基本的劳动技能,自觉养成劳动习惯,更使其在思想意识和心理精神上受到熏陶与启迪,从而形成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讓其成为能够和谐持续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型人才。
在培养方式方面,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提高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劳动精神引领和劳动价值观教育,通过丰富劳动教育形式,深度挖掘活动内涵,与有关劳动价值观的内容和具体事例结合,多样开展如劳动实践、主题班会、文化活动、专题讲座、沙龙等活动的形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劳动价值观教育,达到劳动精神充分融入职业教育过程,引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在课程内容方面,通过调研学生的状况,适应新时代大学生需求,除了思政课程中对劳动的论述以外,还要合理地将劳动精神及劳动价值观渗透到各类专业课程和公共艺术选修课当中,通过古诗词、文学作品的学习,描述和讲解分析劳动的概念与作用,并通过对现代劳模事迹的宣传,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学习当中,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教育的魅力。
在实践资源方面,为使学生将所学劳动知识转换为自身意识并付诸实践行动,需扩大实践活动的覆盖面,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程度,比如通过拓展勤工助学岗、设立“主题劳动日”、定期的校内外公益活动、建立大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拓展生产实习平台等方式,拓宽劳动实践资源。
在考评机制方面,建立公平完善可操作可量化的考评机制和请假管理制度。可与学校素质拓展学分挂钩,实行劳动结果的及时有效评价,对劳动过程和结果实行有效监督。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把握公平性原则、原则性和柔性原则的尺度。制定劳动相关奖励办法,对劳动表现优异和突出的同学实施物质和精神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等。对于劳动表现不佳的同学不能放任自流,以免其他同学产生不公平心态影响劳动的效果,在不以严厉惩罚作为手段的前提下及时引导和教育。
在教师团队方面,打造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师、各社团和学生组织的负责人为主体作为劳动教育教师,带领大学生学习劳动相关知识;以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干部协助进行劳动教育,以班级甚至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具体的劳动教育相关工作。探索劳动精神融入高职教育的“全员育人”模式。
4 结语
劳动与教育结合才能使劳动精神更好的传承与发扬,让学生自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劳动精神的培养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更新换代、持续发展、焕发新活力。本文以劳动精神培育在高职教育中被弱化这一现象为背景进行研究,通过论述新时代劳动精神融入高职教育的现实意义,强调劳动精神是不仅是高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高职学生立足现代社会的基本素养,更是高职学生实现创新创业的必备能力,并通过对高职教育中劳动精神培养的五大问题表征进行分析研究,对应地从培养方式、课程内容、实践资源、考评机制、教师团队这五个维度提出了有效对策,希望高职院校的领导层能更加重视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并加强对劳动教育问题的关注,加深理论性研究和实践性探索,进一步提高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视。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