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2020-05-11吴思丹
吴思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学校对课堂教学为突破的的教学改革的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出现了严重的弊端,大学生学习质量低。高职教育也顺应时代的潮流,兴起了主要以计算机和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的信息化的教学改革使高职教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依赖于现代技术支持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方式上的灵活。笔者结合《会计学基础》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对任课教师的访谈,学生的问卷调查等,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展开信息化教学设计时间,从教学方法、策略、组织形式上改进当前的教学,试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实践来研究探索,验证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一阶段: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1)课程主讲教师的信息素养掌握情况普遍不理想
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得知教師信息素养掌握情况的现状并不太理想。虽然共有85%的绝大部分教师具备或者较为具备信息化意识及一定信息的敏感性,但他们总体上对信息只是的掌握熟练度不够,对本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综合的基本理念、思想、具体实施及评价反馈方面的信息只是掌握方面,46%的教师表示不清楚,仅12%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来促进课堂教学。
(2)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情况一般
在访谈的教师中,大多数对信息化辅助教学的表现出认可的态度。研究发现,不会或者不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的教师多为年纪较长的老教师,中青年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只是基本具有一定的意识及认知度。通过分析发现多数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表示遇到主要的困难是缺少信息化教学的资源。
(3)学生的信息意识较强
通过调查分析,大多数学生对信息化教学表现出关注的态度,他们希望在教学中采取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来激发自己的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从而来提高专业技能和具体实施实践能力,以满足信息化社会对高职人才的综合能力方面的要求。学生信息意识强,信息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是意识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衔接不够紧密;
第二阶段:教学实践研究—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育设计—以《会计学基础》为例
《会计学基础》是我校财经学院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目标是引导学生确立会计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明确会计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培养会计岗位兴趣,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既要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要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知识铺垫。 为了检验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否会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故展开了教学实践研究。
(1)学习者选取与特征分析
通过《会计学基础》第一堂课课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知,大一学生对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表现出好奇且想学的心理,也对本课程有较高的期望。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普遍都存在的现象,学习的主动性较弱。本次选取了学习对象为18级会计5班学生,共38人,采用的是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
(2)学习内容的设计
《会计学基础》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选用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杨雄主编的《会计学基础》,总共十章内容。前四章内容主要介绍会计基础的一般原理,第五章主要介绍不同业务下具体的账务处理,后五章主要应用财务处理程序综合业务的实例。
(3)学习资源的设计
本课程是以实现学生掌握会计学原理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目标,其中包括抽象的理论知识,也包括实际操作方面的技能训练。因此,适合将教学内容通过录制教学视频及提供相关的优秀课程教学资源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这为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不仅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而且时间短,可以保证学习者有限的时间内的高效学习,而且可以再各种移动设备上播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4)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次课选取选取“会计学基础”课程中的第六章“记账凭证”为例,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授课之前,教师根据学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6人一组,每组设置组长,确保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当中。
1)课前准备
在新课内容开始之前,教师先在学习通上发布学习任务,发送学习资料上传至学习通平台,学习资料一般包括本章节的电子教案,PPT,相关内容的辅导视频,学习资源支持学生下载到本地保存和在线观看。教师指导学生在手机APP上加入本课程,支持学生在APP上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课前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发送相关的业务,让学生预支业务类型,温故而知新,学生需要完成分录,掌握基础知识。
课前学生观看平台的相关视频,了解记账凭证填写规范性,了解记账凭证的基本构成元素,记账凭证填写的注意事项,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理论客观题,通过学习资料及反复查看视频查缺补漏。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随时监控全部同的学习进度,包括观看视频的进度,资源观看次数,并对未完成的学生发送信息提醒。同时教师认真分析预测题的正确率与在线提交问题的汇总,为课上做出针对性讲解做铺垫,优化教学方案。
2)课堂实施
课堂的实施是以问题为导入,以小组探究学习为课堂组织形式,强调问题的情境,所以课堂上采用的岗位分工的形式,通过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以小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小组根据课前学习视频的学习,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根据业务描述和分录中,发现与凭证之间的关系,并且尝试岗位分工制单。制单完成后通过超星学习通上传,请学生进行互评,在互评中掌握制单的要点。最后学生通过小组自查自纠,在此重新制作凭证,发送到学习通任务上,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则在超星学习通教师端上实时观察课堂总体情况,对课堂有整体的把握,实时监控,及时反馈。学生通过反复修改,及时反馈,得出结论,最后教师总结评价。整个过程达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过程。
3)课后提升
课后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推送课后任务,巩固教学内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教师通过远程个性化指导,并且总结提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5)评价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前视频学习进度,课前的小结完成情况,出勤情况,课中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后期末机考成绩多维综合评定。具体所占比重如下:學习通平台对课前预习部分(视频学习、课前小测)记录占总成绩15%,学习通课堂互动记录部分占总成绩15%,学习通课后小测部分占总成绩15%,学习通出勤签到占总成绩15%,智慧云数字化教学考试系统期末无纸化考试占总成绩40%。
第三阶段:研究结论——课程实施效果分析与研究总结
(1)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根据通过学习通平台对《会计学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实例,参照学生期末取得的成绩分析,基于翻转课堂的本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学是有一定成效的。大部分学生愿意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他们表现自己愿意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参与到教学上来,同时也让他们的角色有所转变,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感觉,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重点是他们对整个学习活动中,他们会利用课前教师提供的预习资料,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并且运用到课堂中,通过小组探究,完成任务,具有一定的成就感。通过让他们亲身经历,对技能的认识的深入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学生对于课程的评价方式,认为多元的评价方式才可以更真实的反映学习者的水平。
教师的教学体验上,学习通的功能模块完备,为教师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教学观念;弱化了师生角色的对立,强调了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交流协作的关系,体现出翻转课堂的意义;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真正做到有效学习。同时超星学习通平台不管是作为课堂上的教学工具,还是课前、课后的辅助平台。
(2)研究总结
通过对我校会计学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信息化教学的翻转课堂。运用超星学习通进行信息化教学实践,为今后的教学设计利用信息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对传统的教学进行扬弃,以求更好的整合教育资源,调动起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真正实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双提高,也可为后续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和理论指导。
本文系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课题成果,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会计学基础》课程为例,编号:HTKTY201814。
(作者单位: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