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逝,笑声长留
2020-05-11李冬梅
李冬梅
米哈伊尔·尼克拉耶维奇·扎多尔诺夫(1948—2017)的名字在俄罗斯可谓家喻户晓,他是一位深受读者喜爱的讽刺文学作家,同时也是广受观众欢迎的剧作家、电影演员、编剧和脱口秀演员。
米哈伊尔·扎多尔诺夫1948年7月出生在拉脱维亚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尤尔马拉,其父尼古拉·巴甫洛维奇·扎多尔诺夫是苏联时期著名的历史小说作家,曾经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剧院担任导演和演员,获得过斯大林奖;母亲叶琳娜·梅利希奥罗芙娜·波科尔诺–马图谢维奇出身贵族,是波兰国王斯捷潘·潘多利的后裔。
扎多尔诺夫的小学和中学时代是在里加第十学校度过的,在这所学校里就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当时达官显贵的后代。扎多尔诺夫刚步入学堂就喜欢上了戏剧表演。他第一次登台演出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在一部儿童剧中,扎多尔诺夫扮演的是一个大萝卜,他把大萝卜这个角色扮演得太精彩传神了,于是被观众多次请上台来表演。而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剧 《有利可图的地方》中,扎多尔诺夫扮演了一只熊,这个角色没有一句台词,但他却把熊的叫声模仿得惟妙惟肖,因此获得了一个话剧小组长期参加演出的邀请。少年时代的扎多尔诺夫积极参加学校的所有演出,并成立了学校附属的微型剧团。
虽然扎多尔诺夫早早就表现出了非凡的表演天赋,但是中学毕业后他却在父亲的建议下选择了报考里加航空学院,因为该校的手球队当时在苏联久负盛名,而扎多尔诺夫从小就酷爱手球。然而遗憾的是,他在手球方面还没有展露头角,运动生涯就匆匆结束了,因为在一次训练中他不幸跌倒,半月板严重受损。1969年,扎多尔诺夫转入莫斯科航空学院,1974年毕业后留校。他当时之所以同意留校任职,就是因为莫斯科航空学院有一家附属的剧院——俄罗斯青年剧院。在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期间,扎多尔诺夫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这家剧院。他身兼数职,既是演员、编剧,又是导演。在他的领导下,剧院声名远扬,曾到苏联各地巡演,获得了列宁共青团奖,并被冠以“人民剧院”称号。扎多尔诺夫在这家剧院一直工作到1980年。
热爱戏剧和表演的扎多尔诺夫同时也笃爱文学创作,尤其是讽刺幽默作品。1974年他开始在《青年》杂志上发表作品,1984年成为《青年杂志》讽刺与幽默部主任。1985年,扎多尔诺夫放弃这一职务,专心写作。他创作了大量幽默讽刺性短篇小说、小品文、随笔、游记、话剧等。1988年,扎多尔诺夫的第一部文集《15000米长的线》问世,稍后出版的《蓝色星球之谜》发行了10万册。后来他又相继出版了《世界末日》《我不明白》《回归》《我从未想到》《小星星》《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可笑时就不可怕》等十余部作品集,其中绝大部分是讽刺幽默类作品。这些作品以社会现实为基础,语言幽默辛辣,情节荒诞离奇,虽不是鸿篇巨著,却浓缩微雕了世间百态,反映了作家对俄罗斯民族深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
扎多尔诺夫擅长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凡人琐事揭露本质,从而引发读者重新审视评价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和问题。在《心衰》中,他通过一位老父的独白,刻画了一群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的儿女:
不久前我大儿子刚从意大利回来,马上就给我打电话了。“爸爸,”我儿子说,“你身体怎么样?把听筒贴到胸部,我给你听听心脏。”我知道,我儿子是教授,通过电话就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我女儿为了我还换了3年的房子,那容易吗?“爸爸,”我女儿说,“我们家人多,已经两个孩子了,第三个也快出生了,又吵又闹……而且我丈夫还抽烟。可你需要安静,你心衰,所以得单独给你弄一个住处。”总之吧,我女儿就是了不起,房子真就换成了!她用我们原来的那套房子给自己换了一套两室的,另外还给我在一个公寓楼里换来了一个房间……我的邻居是跟我同龄的一个老头儿,他为自己的儿子也感到很骄傲。他的儿子也住在本市。不久前他儿子还给他写了一封信,老头儿给我读了好几遍,而且也不是只给我一个人读了,在公园里,他给那些老头儿老太太们都读了。所以我想说,孩子们啊,你们要是给你们的父母写信的话,一定要用结实点儿的纸写,因为你们的父母说不定要读多少遍呢!
扎多尔诺夫继承和发展了俄罗斯讽刺文学的传统,继果戈理、谢德林、左琴科之后,再一次为俄罗斯文学带来了“含泪的笑声”。
在《我們生活得最幸福》一文中,扎多尔诺夫刻画了一对爱慕虚荣、死要面子的夫妻。这对夫妻在客人面前极尽炫耀之能事,炫耀家里的电视、汽车、房子、浴缸、水龙头、闹钟等等,女儿也是装点他们“幸福生活”的道具。他们自己更是在客人面前大秀恩爱。而实际上,他们所炫的东西都只是徒有其表,早就破的破、坏的坏;他们的夫妻关系更是支离破碎、千疮百孔:
客人们最羡慕的还是我们的夫妻关系。我们二人知书达礼、温文尔雅。只是他们不知道,很多年了,我们要在客人进门前半小时签署和平协议,我们只在客人面前拥吻,所以只有当有客人光临时,我们才能感到幸福……
扎多尔诺夫构思精巧、语言凝练,轻描淡写之中、寥寥数语之间,幽默跃然纸上。可是笑过之后才是起点,当读者感受到相同或相似的困顿与遭际时,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笑声背后的寓意。
扎多尔诺夫的作品从不回避尖锐的社会问题,他关注国计民生,揭露政治弊端,视角独特,语言犀利。在《一封致总书记的感谢信》中,苏联时期政府部门领导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以权谋私、专横跋扈、不学无术等种种丑行一览无余:尊敬的总书记同志:
我们是您刚刚结束考察的那个城市的市民,特写此信对您表示由衷的谢意。虽然您只是提前3天告诉我们的市领导您要来考察,但我们的市领导在这3天中所做的工作比整个苏联时期都要多。
第一,预计您要经过的街道两旁的房屋都进行了粉刷。但是,后来不知谁说了一句,您不喜欢走指定的路线,于是我们的市领导不得不下令粉刷了剩下的所有房屋,而且粉刷得非常认真彻底,甚至有些住宅窗户上的玻璃也给刷上了油漆。
第二,所有的街道在您到来之前都安装了路灯,铺设了柏油,进行了绿化。在您到达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市还挖掘了365条地下通道。商店里出现了很多我们以前认为早已列入了《红皮书》的食品,其中有一种罐头我们最后一次看到是在12年前,当时,在离我们市不远的一条界河上,有一艘给非洲饥民运送食品的冷藏船沉没了,船上运输的就是这种罐头。
第三,我们市的建筑工人们终于修建好了那座过河大桥。那座大桥本来在上一个五年计划时就已经举行了交接仪式,但当乐队鼓乐齐鸣、領导人正准备剪彩的时候,大桥突然倒塌了,连桥带交接委员会的人员一起掉进了河里。
最后,共青团组织的工作人员用自己家的吸尘器清除了通往机场那条公路上的灰尘。工会组织的人员清扫了那条道路两边的绿地,还把所有的树叶都涂上了鲜艳的绿色,然后又用南斯拉夫生产的清洁剂擦洗了市内所有的纪念碑。其中门捷列夫的纪念碑擦得最干净,不过擦完后才发现原来那是罗蒙诺索夫的纪念碑。
另外,因为怕您生气,市里很多领导都把自己家的别墅捐给了国家。其中一部分在您来这儿的前几天已经改建成了托儿所和幼儿园——托儿所和幼儿园在我们市多年来一直非常紧张。而市委办公厅主任的别墅则改造成了新机场的候机厅,别墅菜园子里一块原来种黄瓜的菜地浇筑上混凝土后就成了可以起降伊尔-86型飞机的跑道。
我们市的其他领导也都有所改变。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你很重视领导干部是否有自己的个人观点,于是,我们市的领导们讨论了3天,为市委每个人都制定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又报请了州委核准。
大家还知道,您对畜牧业非常有研究。因此,我们市专门召开了科研人员研讨会,主题是“母牛到底有多少个乳头”。经过此次研讨后,大家才终于明白:母牛的乳头是4个,不是5个……
这部作品对苏联时期的政治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力透纸背。正如莫里哀所说:“对付畸形事物和邪恶势力最好的武器莫过于讽刺。”此文在《电影艺术》杂志发表后,曾被读者争相传阅复印。在苏联刚刚改革开放初期,扎多尔诺夫竟有如此胆量和勇气不能不令人敬服,好在作家并没有被关进监狱,据此《纽约时报》当时评论说,苏联真的开始改革了。
苏联解体后,扎多尔诺夫文风依旧,继续著文针砭时弊:
我从未想过,我们要把盗窃叫生意,蛮横叫民主,背叛叫共识,欠薪叫托管,战争叫清洗……
作为优秀作家,扎多尔诺夫视野广阔,国际舞台的风云变幻也尽收眼底,特别是美国一直是他关注的焦点。早在苏联时期,他就曾游历美国,对美国社会有很深入的了解。他曾说:“美国的很多生活设施的确很完善,但这并不能赋予美国认为自己是‘世界领袖的权力。”因此他针对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写了一个讽刺小品系列——《一个美国士兵的日记》:
亲爱的,今天简直就是我们这个军事基地的节日,我们就要飞往伊拉克了。伊拉克很遥远,我的战友们说,比墨西哥还远。指挥官提醒大家说这场战争会很艰苦,因为那里非常热。一个中士说伊拉克在非洲的最南端。但一个教过地理的上校说,中士不学无术,伊拉克不在非洲南部,而在印度北边。
今天早晨,总统通过寻呼机给我们讲了话。他说,伊拉克的领导人不想跟我们分享石油。这就说明他反对民主。现在美国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给伊拉克人送去民主,因为我们,我们美利坚民族,是这个世界民主的传播者。
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产生了深刻影响。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反复告诫俄罗斯社会不可盲目效仿美国的生活方式:
我们正在试图模仿他们。我要写一些更重要的题材,讲一讲我们有多么愚蠢。我们正在模仿西方,模仿他们那些比我们还要愚蠢的东西。
作家果然以“愚蠢的美国人”为题,写了一系列小品文,讽刺美国政治、道德、法律和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荒谬之处。
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裁判风波后,扎多尔诺夫认为俄罗斯花样滑冰队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义愤填膺,毅然放弃了美国的入境签证以示抗议。
因为扎多尔诺夫对一些国际敏感问题立场坚定、言辞激烈,引起了一些国家和民族的不满,被美国和乌克兰等国列入了禁止入境人员名单。
扎多尔诺夫荣获过多项文学奖,如俄罗斯《文学报》的金牛犊奖等,并不止一次被提名国家级奖项,但作家本人从未积极争取,他对评奖并不热衷。
扎多尔诺夫的幽默作品因为短小精悍、诙谐风趣、耐人寻味,非常适合做脱口秀节目的脚本,因此经常被搬上舞台,俄罗斯很多优秀演员都表演过他的作品,比如大名鼎鼎的幽默大师叶甫盖尼·佩特罗相。1982年,作家开始自己登台表演,他首秀的幽默小品是《一个大学生写给父母的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非常想念你们,请给我寄点儿钱来。
这种表演我们不妨称之为俄式脱口秀。俄式脱口秀和中国的脱口秀表演略有不同,俄式脱口秀演员表演时通常手握脚本。两年后,米哈伊尔·扎多尔诺夫在电视《笑声》节目中表演了自己的新作《第九车厢》,引起轰动,一举成名。这篇小小说讲述的是一批乘客因为铁路工作人员的失误和疏忽在旅途中屡遭波折的故事,嘲讽了苏联时期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敷衍塞责的不良工作作风。扎多尔诺夫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表演让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不能自已。
1990年代,扎多尔诺夫成为俄罗斯著名电视节目《笑声全景》《座无虚席》《讽刺快报》的演员、编剧和主持人。从2016年开始,米哈伊尔·扎多尔诺夫又和阿列克谢·科特涅夫、德米特里·科尔钦共同主持《萨尔蒂科夫–谢德林秀》节目。在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们嬉笑怒骂,调侃生活中真实发生的荒诞可笑之事。
扎多尔诺夫除了在电视台演出、主持节目外,还经常到俄罗斯各地巡演。扎多尔诺夫最著名的一场“演出”被认为是1992年的新年致辞。按照苏联时期的惯例,新年来临之际,国家领导人要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向全国人民祝贺新年,但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联总统职务,叶利钦还没有完全接替戈尔巴乔夫的总统职责,所以在电视上向全国人民祝贺新年的这一“殊荣”就落到了扎多尔诺夫的头上,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新的一年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迎接新年!不管怎样,新年还是如期而至了。很多人曾經担心,这个节日可能改期,可能改名,或者改成其他的什么节日。但感谢上帝,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扎多尔诺夫果然不负重托,三言两语就把俄罗斯人民经历了沧海桑田剧变后的恐慌和迷茫表达得淋漓尽致。因为他讲得太忘情了,电视台不得不把转播新年钟声的时间推迟了一分钟。
扎多尔诺夫的幽默表演,演绎了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让人捧腹之后回味无穷,所以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特别是1990年代,扎多尔诺夫的那些精彩演出给观众们带来了难得的笑声,让人们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暂时远离了现实的伤痛,忘记了眼前的苟且,慰藉了心灵的苦楚。
扎多尔诺夫在舞台上十分敬业,他总是尽力为每场演出增加一些新意,比如演出结束时,他会给观众们表演瑜伽动作、一字马或者倒立行走等等。即使年近古稀,依然如此。尽管扎多尔诺夫才华横溢、兴趣爱好广泛,但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还是创作和演出,他曾戏言:“我的工作就是这样:观众们笑,给我鼓掌,还给我钱。这不就是幸福嘛!”
扎多尔诺夫还尝试过拍电影和当编剧。1992年他自导自演的电影《我要你的丈夫》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影片中,他亲自出演剧中的男主角。1991年他还曾在拉脱维亚电影《抑郁症》中扮演一个小官吏,又在维克多·谢尔盖耶夫的电影《天才》中扮演自己。晚年时,扎多尔诺夫又对古罗斯的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吸引年轻人研究历史、传承斯拉夫的文化传统,2012年他拍摄了一部名为《留里克:被遗忘的王朝》的纪录片,在电视上播出时,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扎多尔诺夫还十分热心公益。1998年,他成立了援助波罗的海三国俄语居民的基金会。2009年他自费在里加的市中心开办了一家收藏俄文文献的图书馆,图书馆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免费向公众开放。苏联解体后,拉脱维亚很多图书馆里的俄文藏书大部分都已被弃之如履,因此米哈伊尔·扎多尔诺夫俄文图书馆的开办意义重大。
对于自己的情感生活,扎多尔诺夫一直讳莫如深、避而不谈。扎多尔诺夫的妻子叫韦尔塔·亚诺芙娜·卡尔恩别尔济娜,是拉脱维亚一位著名政治家的女儿。两人青梅竹马,于1971年正式结为伉俪。1980年代末,扎多尔诺夫在一次演出时,结识了叶琳娜·博姆比娜,叶琳娜·博姆比娜是那次演出现场的管理人员,比扎多尔诺夫小16岁。二人从此开始密切交往。1990年,他们的女儿叶琳娜出生,这是扎多尔诺夫唯一的孩子。卡尔恩别尔济娜一直无所出,所以在得知丈夫另有新欢并有了一个女儿后,接受了这一事实。扎多尔诺夫对女儿百般宠爱,带着女儿走遍俄罗斯并周游世界。女儿继承了父亲的天赋,毕业于俄罗斯艺术戏剧学院。与很多星二代不同,叶琳娜为人低调,从不利用父亲的影响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在电视上露面,不接受采访,也不参加任何选秀节目。
2016年秋,扎多尔诺夫在一次演出时身体突发不适,被送进医院,后被确诊为脑部肿瘤,因此不得不告别节目,并取消了到俄罗斯各地的演出活动。虽然扎多尔诺夫“很想再回到观众身边,为读者奉献新的作品”,但是手术和后续的一系列治疗都没能挽留住作家的生命。2017年11月10日,米哈伊尔·扎多尔诺夫与世长辞,时年69岁。去世前,扎多尔诺夫皈依了东正教。按照他的生前遗愿,他被送回了故乡尤尔马拉,安葬在父亲的墓旁。
米哈伊尔·扎多尔诺夫的创作、表演留给读者和观众的不只是笑声与愉悦,更是一种幽默看生活、别样处世事的态度。人世固然冷漠,人性固然丑恶,重温扎多尔诺夫,或许可以启迪世人不要忘记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与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