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2020-05-11彭宝林

青年与社会 2020年8期
关键词:方式创新基层党建党建工作

摘 要: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变化带来的新形势,以及农村居民由此产生的复杂化诉求。当前农村日趋复杂的环境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成为突出党组织领导作用,整合各方利益诉求并实现有序自治的重要方法。面对当前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领导能力弱化、工作方法不足、模范作用降低等问题。需要从建立具有大格局的工作体系出发,充分利用机制改革和方式创新强化工作成效,结合农村地区的特殊环境与自治组织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基层党建;党建工作;机制改革;方式创新

一、当前农村发展的新趋势

(一)经济多元化

随着党和国家将农村振兴作为新时期建设重要战略,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日趋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产业振兴、产业扶贫等一系列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策略得以实施。从全国范围看,广大农村三次产业比重结构逐年变化,第一产业在农村经济中已居于次要地位。产业环境变化放大了农村经济中的市场调节作用,私营经济成为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主动力。多元化的经济形势逐步激活了农民的土地利用效率,并将影响力扩大到农村集体“三资”等领域。农村经济在恢复活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多元环境带来的資源利用、利用分配等诸多问题。

(二)社会流动化

改革开放后,农民已不再是身份的标识,而单纯变成一种职业。当前农村社会的流动趋势可从城乡流动与内部阶层流动两方面解读。进入新时期以来,在城镇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被打破,一段时期内的单向人口流动成为主流。以人口流动为载体,农民向城镇居民身份转变的过程中,受到经济资源、教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内部也存在阶层分化趋势。未来随着农村地区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优质人口向农村回流成为趋势。农村地区目前尚未形成固化的阶层边界。但是,以职业为主要判定因素的橄榄型阶层结构正在形成。在良好的结构尚未完善前,农村发展必然面临一定的社会矛盾与有限的冲突。

(三)诉求复杂化

以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为基础,我国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首先,农村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在激活农村经济的同时也提升了农村居民对自身政治权利和治理参与的诉求。其次,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加速了信息传播效率。过去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相对稳定和保守的农村地区,也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呈现在潮流式的变化。另外,在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中,部分农村居民受到城镇房价、户籍制度等一系列机制的影响。一方面加强了争取发展空间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渴望得到社会对其身份的认可。

二、基层党建工作在农村发展中的定位

随着农村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基层党组织应当坚持领导作用、突出整合作用、开拓引导作用。

第一,党建工作是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规定,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居民行使民主权利和村委会行使职权均具有领导职责。当前环境日趋复杂,农村各项事务的管理需要坚持党组织领导。而党建工作作为维持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加强党组织领导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也是社会发展的服务者。党建工作中的思想、作风等建设内容对提升组织服务意识与成效具有积极影响。

第二,党建工作是实现农村利益整合的前提条件。农村发展的新趋势整体向好,但也面临社会经济变革带来的利益矛盾。这种矛盾呈现出多层次主体交叉的特征,农民个体之间、农民群体与干部群体间以及村组之间,都具有潜在的复杂利益关系。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基于社会经济现状与农民诉求而出现的多样化内生性组织逐步占据重要地位。党组织作为农民利益的代表,需要通过积极的党建活动适应新环境,以求在复杂的利益格局中以专业的方式实现整合与发展。

第三,党建工作是引领农村居民实现自治的有效路径。中国农村地区自古以来始终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治,我党在《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也明确规定了基层党组织具有依法推动农村自治活动的职责。当前时期农村的变革对自治活动中的价值观念与民主监督机制等方面产生影响。新时代以政治建设为核心的党建工作是解决农村自治中思想观念问题的有力举措。同时,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等工作也有助于落实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村自治的可持续推进,促进农村发展的参与主体充分行驶权利。

三、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基层组织核心领导价值弱化

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价值本质上需要以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多领域的实际功效为衡量指标。当前党建工作存在领导层选拔与配置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选拔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未能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在党内选举后相应的机制出现实质断层,后期对组织权利的监督与制约效用不足。由此产生的家族化趋势使基层党组织难以代表广大群众利益,也就无法发挥领导力。随着城镇化加速,农村优质人口净流出也影响了基层组织的基本结构。部分地区出现青年人才断层在客观上降低了组织的领导力。上述问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尤为明显。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时代背景下,缺乏凝聚力和公信力使基层党组织难以有效整合资源;老龄化的组织人才在发展集体经济、利用专项资金等方面也缺乏有效的创新举措。另外,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唯上式、官僚化的行为,究其原因是缺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这也充分反映出当前政治思想建设的不足。

(二)缺少对自治机制的建设方法

当前农村地区的权力结构正从二元向三元转变,集体经济崛起后使原本就存在一定独立性的党政分权格局进一步复杂化。在多元权力主体背景下,党建工作面临缺乏措施性制度规定的局面。《党章》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制度中均为对基层党组织在此环境下提供操作性规定,仅对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进行了原则性规定。由此带来了包办式领导和边缘式管理两个极端现象。面对权力边界的模糊在实践中带来的问题,各地采取了多样的措施,但均未能彻底解决基层党组织与自治组织间的矛盾。一人兼任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的方式违背分权制衡原则。部分地区在党建工作中采取的“两票制”仅能增强权力合法性,无法解决民意与治理间的科学转化问题。另外出现的“一制三化”、“四议两公开”、“青县模式”等实践方法,在执行中也面临环境、资源、效率等方面的制约。

(三)未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党的发展历史证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具有显著价值。但是,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教育管理问题、权责分配问题和人文关怀问题共同削弱了广大党员本应发挥的积极作用。重视发展、轻视教育是部分党组织长期存在的问题,农村基层由于条件不足,对“三会一课”的管理长期流于形式。实际工作中未能将党员作为主体看待,组织生活缺乏创新性,组织建设未考虑党员的个体特征。

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路径

(一)优化工作体系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在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下,需要以“大党建”为创新思路,全面优化包括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在内的各项子系统,从而形成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性工作体系。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需要充分分析环境、理解环境,利用环境与组织的影响关系研究,形成可有效进行信息、资源交互的整体。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对基层党组织进行角色定位,以开放式的工作理念完成体系构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应当始终坚持接触群众、联系群众的基本作用。在党政或党、政、经济组织三者权力交互的环境下,基层党建工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强调自身的政治核心作用或政治引领作用。实践中应当突破组织建设的封闭式思想格局,将党建实务与农村建设发展融合,利用组织资源發挥自身的指导或引导功能,采取创新创造思维使群众在生活中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实际作用。具体方法方面,可采取协调社会关系、扩大服务职能两个主要发展方向。

(二)改革党建机制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难以适应新时代要求。党建工作中的机制改革应当从领导机制着手,并建立具有科学性、持续性的党建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农村基层二元或三元的权力主体格局中,党组织应当以思想政治和组织管理为主。将具体的行政管理权限交由村委会,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发挥专业知识促进经济发展。实践中,可以通过法律、行政等层面的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监督,主要对村委会或经济组织的重大决策以及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管。各地应当根据上述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划定党组织权力边界。以宏观影响和资源统筹为主要工作的基层党组织,应集引导、监督、服务的角色为一身,采取具体事务放权的策略。为实现上述建设目标,需要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牵头党政和人大共同形成具有协调功能的委员会组织或联席会议制度。党建工作机制方面,则主要从落实工作责任、建立民主考核等方面实施。首先,采取将党建工作任务采取分层细化的方式逐级落实,明确各级工作的具体量化指标和直接责任人。其次,注重考核指标与农村发展的关联度,将当地的增收、环保及产业发展等持续性指标纳入考评范围。考评可借鉴企业中常用的360°考核等方式,吸纳组织内外相关人员进行多维度评价。

(三)创新活动方式

面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模范先锋作用不足的问题,应当将骨干人才培养与自身的功能性、服务性创新相结合,并强化组织内外关怀。首先,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培育的核心在于发展空间。在政策支持下,以高等教育人才服务农村振兴战略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吸纳渠道。为留住优质人才,基层党组织应当加快建立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实践中可以通过人文关怀增强人才的“本土化”热情,为人才发展提供以能力培训为核心的发展路径设计方案。各组织在接纳并吸收青年骨干人才后,应当给予其充分表达意见的通道,并安排骨干人才参与农村各类议事或监理机构的日常工作。以加快组织内部新老成员的思想碰撞与结构融合,以年轻群体的热情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履行职责,发扬模范作用。其次,以人才为载体,加强组织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性。实践中,可以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作为切入点。利用人才在科学管理中的优势,代表党组织协调区域产业经济布局,将党组织与合作设、龙头企业、产业示范公司等融合为新型的区域经济协调治理主体,为带动农民增收提供功能性服务。同时,为增强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应当建设具有经济发展服务功能与民意沟通功能相结合的信息化平台

(四)完善农村自治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需要利用科学的框架搭建,持续完善农村自治机制。党建活动需要以村民全体利益为核心,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政治素养教育降低乃至消除自治活动中存在的弊病。基层党组织需要以社会工作和党务工作建设为主要方向,并重视党建联席会议在村民工作中的作用。实践中可以采取阶段工作方式。首先,以政治建设带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在党组织内部形成具有先进性的思想环境和运行机制。以具有较高政治觉悟的党组成员推动形成实践价值突出的民主监督机制,为以党组织带动农村自治提供基础条件。随后,利用广泛的基层教育工作推动村民对自治权力的理解和认识。可结合真实案例从村民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分析自治权的运用方式。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应当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趋势变化。面对日趋复杂的环境,农村发展关键时期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基层党建工作应当基于对环境的客观分析从宏观视角出发形成具有大格局的包容式工作体系。充分利用机制改革和方式创新强化工作成效,结合农村地区的特殊环境与自治组织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曹卫东.基层党建实施“书记项目”的实践与成效[J].领导科学,2019(23):68-70.

[2] 孟冉.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发挥党建引领的实践育人作用[J].智库时代,2019(50):26-27.

[3] 郭翼彬.煤矿基层党建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J].国际公关,2019(12):187-188.

[4] 陈斌.优化改进基层党建考核工作[J].共产党员(河北),2019(23):40.

作者简介:彭宝林(1966.11- ),男,汉族,本科,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建、党史、时事政治。

猜你喜欢

方式创新基层党建党建工作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下新疆公安机关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