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体质关系研究
2020-05-11刘翠张海生
刘翠 张海生
摘要:中医体质是先天禀赋与后天获得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相对稳定的特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体质的不同也决定了临床表现及治疗的不同,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体质学说得到了更多认可,应用中医体质理论治疗疾病,不仅可以“治未病”“既病防变”“治病求本”,还丰富了个体化医疗,重视了“以人为本”。本文通过论述DPN中医体质分型、影响因素以及应用,进一步了解其关系,并对其进行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体质;辨体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3-0089-0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中指出,DM病程达10年以上者,易出现明显的神经病变临床表现。故DPN发病隐匿,易被患者忽视,该病的筛查率低,大多发现的不及时,发展为糖尿病足,继发性疾病如足部溃疡甚至截肢[2],最终导致残疾,对DPN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对DPN患病人群及时干预,可以有效减低溃疡及截肢的发生[3]。目前现代医学对DPN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接受多元论的说法[4]。2017版指南[1]中提出病因清除,如血糖控制,神经修复等;针对发病机制治疗,如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環、改善代谢紊乱;疼痛管理等对症治疗。在DPN形成的漫长病程中,人们渴望寻找有效的途径减缓DPN的发生发展。
中医体质是人整个生命历程中,通过先天与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形态、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综合且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5]。其理论体系是门理论创新下的新学科,王琦、盛增秀于1978年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王琦教授对中国人的个体体质差异做出了定义性的描述,并由此构建了中医体质学的理论体系[6]。中医体质理论是“个体化诊疗”的基础,通过对个体进行医疗设计,采取最优化、最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使其更安全,更有效,更体现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中医思想,实现个性化的养生保健,变成疾病医学转化为健康医学[6]。目前已有文献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证据表明,中医体质与一些慢性病具有密切的联系[7]。DPN与中医体质之间的研究尚少,所以本研究初步探索DPN及其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防治DPN提供新的思路。
1 DPN的体质分型
中医体质较早便有表述,最早提出于《黄帝内经》。《素问》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表述,表明人体最理想的体质应该是阴阳平和之质,但人体阴阳处于动态消长变化中,因此体质会出现偏阴偏阳的状态,故古人将人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3种类型体质[5],目前临床上大多使用王琦教授等人制定的《中医体质量表》——即把人体分为平和、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湿热、血瘀、气郁、特禀这九种体质[5]。这是经过专家的长时间的研究,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该标准使中医体质的辨识得到量化,并开发出了英文、日文、韩文版,广泛使用[8]。在DPN的发生发展的整个病程中,体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李文东等[9]通过研究发现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气虚、阴虚、阳虚体质逐渐增多,提示病情加重的趋势;血瘀体质也逐渐增多,与中医病机相吻合,与慢性并发症、合并症增加的趋势呈现一致性的演变规律。李玲孺等[10]报道,糖尿病各阶段都会受到痰湿质的影响,是糖尿病高度相关的体质,血瘀质和阳虚质也是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宫晴[11]对47例T2DM慢性并发症患者的研究发现,除平和及特禀两种体质外,另外7种体质皆具有较高的出现频率。并且发现多半具是兼夹体质者。相对别的体质,气虚及湿热体质更多,说明该病患者体质基础具有虚实的特点。DPN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12]中将DPN分为气虚血瘀、阴虚血瘀、痰瘀阻络、肝肾亏虚、阳虚寒凝、湿热阻络6个证型,也间接说明目前DPN患者多为兼夹体质。刘朋松[13]通过研究认为DPN与中医体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瘀血、阳虚和痰湿这3种体质与DPN的发病有密切的相关性。对于DPN来说,危险因素包括了瘀血和阳虚这两种体质。综上所述,关于DPN与中医体质的研究仍然偏少,糖尿病发展为DPN的过程复杂,体质也在不断变化,最终倾向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单体质或兼夹体质。
2 DPN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
西医认为糖尿病具有遗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之间对 2 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具有累积效应[14],目前通常认为DPN的发病机制为高血糖途径、氧化应激、生长因子减少、血管病变及其他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15]。中医则认为体质的形成有不同的遗传因素,是人受父母禀赋的先天基础与后天在较长时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特质[16]。先天体质可以奠定人一生体质基础,它决定个体体质的稳定性及特异性,但会在后天多种因素下发生改变,《景岳全书·藏象别论》中记载:“其有以一人之禀而先后之不同者。……不惟饮食,情欲皆然。”人体的气血津液决定了体质形成的基础,年龄、性别、心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皆会导致体质的变化,体质在人体疾病发展中的表现具有病程特点,并贯穿整个病程。中医体质与疾病有相关性,对某些疾病有着易罹性、倾向性,病情可随体质而变化,中医谓之“从化”[16],DPN即是在高糖环境下,慢性发展的过程。患病日久,则久病耗伤气血,甚至损伤阴阳,则可出现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病久患者情志不舒,则出现气郁质,气血亏虚,无力推动津液运行,亦可出现痰湿质、湿热质,久病血脉瘀滞不畅,则出现瘀血质,这一DPN病理性体质的形成过程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其体质相对稳定,所以具有较难的调治过程[16]。综上,调理DPN的体质亦需要较长时间。
3 DPN中医体质的应用
王琦教授认为体质在预测疾病预后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5],《灵枢》中写道“其肥而泽者,……审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也论述了体质的调理可以实现对疾病的治疗预后的掌控。DPN患者患病后,疾病会随着人体体质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症状,因人制宜是我们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治疗DPN时,要同时考虑疾病的致病原因和体质,既要有效治疗DPN,调整疾病恢复到生理状态,又要避免治疗方案对体质的不良影响。有学者总结近几年中医治疗DPN临床研究进展,发现主要应用内治法、外治法及运动疗法,其中内治法有常规口服和中药注射液;外治法包括中药熏洗、中药足浴外洗、针刺和艾灸、推拿按摩、针药联合、穴位敷贴、穴位注射、声波经络共振等[17]。多种方法同时应用,收获良好的效果。目前医家多从辨病-辨证角度着手,以求最佳的治疗方案,应用调摄精神和起居、锻炼身体、调整饮食、医药治疗等多个方式[18],实现个体化干预,以期通过改善体质的偏颇,进而实现对DPN的未病先防和治病求本。
4 结论与展望
通过综述,目前关于中医体质的研究仍是很少,属于开始阶段[19],但是人的体质是固定且稳定的,DPN作为DM后期的并发症,可以认为DPN患者人群的体质基本符合《中医体质量表》提出的9种体质,最终倾向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单体质或兼夹体质。但其中DPN患者中医体质的特点,期待今后的相关的研究。遗传、年龄、性别、心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皆有可能影响DPN患者的体质,我们仍需要进行观察。已有一些医家认识到,中医体质的调摄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的前提下,针对患者不同的体质,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和方法,改变体质的偏颇状态,改善患者的抗邪能力,预防疾病发生,延缓病情发展。而DPN作为一种长期的慢性病,应用中医体质学说理论治疗是一个新思路,辨体、辨病、辨证的结合诊疗方向,是发挥中医药优势的体现,从而实现个体化诊疗。这也符合中医理论中“既病防变”的要求。治病应求本,理应调和阴阳,与体质关系密切,治体即是“治本”[4]。现在临床研究仍有许多局限,调理体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的配合,也需要大样本的数据支持,目前DPN患者逐渐增多,寻找一种有效、廉价的方案迫在眉睫,中医发挥自身优势应迎难而上,建立起DPN中医体质体系,为患者解除疾病困苦。我们期望通过在改善DPN患者的体质后,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4):292-344.
[2]Guanjie Fan,Haoyue Huang,YupingLin,et al.Herbal medicine foot bath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double-blind and controlled trial[J].Trials,2018,19:483.
[3]Weng J P,Bi Y.Epidemiological status of chronic diabetic complications in China[J].Chin Med J(Engl),2015(128):3267-3269.
[4]廖二元.内分泌代谢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6]倪誠,李英帅,王琦.中医体质研究40年回顾与展望[J].天津中医药,2019,36(2):108-111.
[7]罗嘉莉,张晓霞,鲍欣雨,等.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型及组合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5):516-521.
[8]严辉.中医体质量表应用现状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9]李文东,孙书亭,吕树泉.2型糖尿病体质辨识演变规律系统综述[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12):1-3.
[10]李玲孺,姚海强,王济,等.基于文献的2型糖尿病高度相关体质类型分析及调体防控效果评价[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6,46(8):990-1000.
[11]宫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
[12]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J].中医杂志,2017,58(7):625-629.
[13]刘朋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体质及其它因素相关性的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08.
[14]钱云.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08.
[15]张凤,洪铭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23):4715-4719.
[16]朱璞,王凯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体质与证候关系浅论[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9):39-41.
[17]周方圆,杨宇峰,石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12):217-220.
[18]蔡萱,彭敏,罗菊香,等.中医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应用研究(附220例报道)[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7):3871-3872.
[19]何磊.量表在中医健康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分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收稿日期: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