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方言和东乡方言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们[mn55]”的分布研究
2020-05-11王旭莹
王旭莹
一、吴语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
吴语中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的表达五花八门。谢自立在《苏州方言的代词》一文中将苏南吴语的人称复数“形尾”归纳为四套不同的系统:一套用“家ko”,一套用“哩li”,一套用[n]或[l]跟[a]组成的音节,还有一套是用舌尖塞音[t]跟入声韵母组成的音节[1]。
二、方言过渡区中的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
丹阳和东乡方言处于吴语和江淮官话交界带,是典型的混杂型方言。在这两地方言中,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存在多种形式多用的情况。
(一)丹阳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
根据各地方言语音和词汇的特点,《丹阳方言词典》将丹阳方言分成四片。第一片,以市区云阳话为代表,包含云阳、延陵、麦溪、云林、横塘、陵口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还包括全州、司徒、里庄、河阳、练湖、建山、访仙等乡镇的部分地区。第二片,以吕城话为代表,主要包括与武进县或金坛县接壤的吕城、皇塘、新桥、界牌、导墅、运河、蒋墅等乡镇,以及访仙、建山、里庄、宝庄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和折柳、后巷等乡镇的小部分地区。第三片,主要以河阳话为代表,包括与丹徒县接壤的胡桥、全州、行宫、司徒、河阳等乡镇与练湖农场的大部分地区和大泊镇的小部分地区。第四片,以埤城话为代表,主要包括埤城镇以及后巷镇的一部分地区。相关资料显示,新桥、后巷、界牌是丹阳外来人口最多的三个乡镇。
(二)东乡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
北方方言与吴语方言在镇江市境内分界,两分界区之间有一条过渡带。笪远毅经调查认定,这条过渡带北抵丹阳市西北部和丹徒区东北部,沿丹阳市中部、西部以及丹徒区东部,斜向丹徒区南部、句容市东部。他将过渡带东边的方言称为“东乡话”,过渡带南边的方言称为“南乡话”[3]。
在镇江市区方言中(江淮官话),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为“-们[mn55]”,而在东乡方言中,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有“-[i55]”和“-们[mn55]”两种形式,两者仅仅在读音上存在差异。在东乡方言中,大部分地区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的表示方法只有以上两种。东乡方言中也存在“家ko”跟在人称代词后表示复数的用法,但这种用法只存在于丁岗村。由于有这种用法的地区较少,所以下文笔者的社会语言学调查并未针对这一形式进行调查。
三、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们[mn55]”分布差异
语言的变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语言自身的演变,另一种是语言接触而产生的语言变化。语言的演变具有渐变性和不平衡性,这就决定了新形式不能一下子取代旧形式。语言的变化大都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变化发生前,此时新形式还未产生;第二阶段是一部分已变、一部分还未变;第三阶段是新形式完全取代旧形式。
周磊[4]在《我国境内语言接触的层次和方式》一文中将语言接触的途径分为四种方式,第一种是非区域性语言接触,第二种是区域性语言接触,第三种是文化接触,第四种是共同语和方言之间的接触。
对比吴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可以发现,丹阳和东乡两地方言中出现了“-们[mn55]”这种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们[mn55]”这种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显然是借自江淮官话或普通话。“-们[mn55]”这个借词和两地方言中已有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共存。语言的演变具有渐变性和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在丹阳方言中表现为两种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在地理分布上的差异,在东乡方言中则表现为言语社团内部使用人群的差异。
(一)地理分布差异
将丹阳方言中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的使用分布和丹阳人口分布联系起来可以发现,外来人口较多的地区界牌和新桥使用“-们[mn55]”,与丹徒接壤的河阳和司徒使用词缀“[ne]”。结合人口结构和地理位置来看来看,界牌和新桥、司徒和河阳一个由于外来人口较多而使用“-们[mn55]”这种形式,一个因为更接近江淮官话区而使用“-们[mn55]”这种形式,这四处的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们[mn55]”的使用体现了语言演变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这种语言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词汇扩散开始于某些方言力量相对较弱的地区,如界牌和新桥。
(二)言语社团内部使用人群分布差异
这种现象的存在体现了经济文化和性别对语言接触的影响。一直以来,经济文化和性别对语言接触有着巨大的影响。拉波夫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马萨葡萄园岛的调查中发现,出于对旅游人口产生的文化抵触,中年男性中出现双元音央化的现象,对该地语言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Women are somehow predisposed psychologically to be involved with one another and to be mutually supportive and non-competitive. On the other hand, men are innately predisposed to independence and rather than horizontal relationship.”Ronald Wardhaug指出了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心理上的不同,正是这种不同造成了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5]。东乡方言中言语社团内部的这种使用差异体现了语言接触产生的语言变化在言语社团内部的不平衡扩散,这种演变是渐变的。“-们[mn55]”这种形式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社会主流文化接触,也可能是江淮官话区的区域性接触。新形式“-们[mn55]”最终是否能取代旧形式“-[i55]”成为该地唯一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取决于很多因素。
语言的演变具有不平衡性和渐变性,这就决定了词汇扩散的过程中总是有一部分先变、一部分后变。丹阳方言和东乡方言中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的两用正体现了词汇扩散这一动态进程,人口结构、邻近方言影响、经济文化等多种不同导致了“-们[mn55]”这种新形式在两地使用分布上的差异。丹阳方言中的“-们[mn55]”在方言力量较弱的地区完成词汇扩散的整个阶段,东乡方言中的“-们[mn55]”则借助男性的社会心理推进了词汇扩散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