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研究
2020-05-10李慧敏
李慧敏
[摘 要] 通过分析高校健美操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结合课外活动来探讨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的有机整合,进而提升学生的健美操表演能力。
[关 键 词] 艺术;社会实践;一体化;教学环境;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180-02
在探讨高校健美操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一体化模式之前,有必要对健美操先有更深刻的认识。健美操兴起于20世纪中叶的欧美又与体操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再往上溯源的话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甚至古印度瑜伽。
健美操归根结底的目的是为了健与美。最早成型的健美操产生在20世纪美国所进行登月计划中,为保证登月的顺利,太空总署编制了一套体操用来对宇航员的体能进行系统训练。而在当时西方经济高速发展、体育娱乐活动日益活跃的背景下,健美操也迅速风靡全球。在健美操这项运动的兴起中美国扮演着最重要的作用。在随后的二三十年里,从美国到欧洲,苏联到东亚的日本、韩国都纷纷建立了众多的健美操活动中心。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也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健美操,北京于1987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届健美操邀请赛,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连续举行了健美操锦标赛。
如果单纯看健美操会认为仅仅是一种娱乐型体育活动,但其实这项运动的意义远没有这么简单。
健美操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健美操最基本的目的是提高参与者的身体健康质量,通过健美操的训练,活动者的体能、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性都有显著的提高。二是健美操本身是一项社会活动,通过有组织地进行健美操表演能丰富社会活动,提高参与者的社会影响力。三是健美操带有很强的艺术表现性,而艺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通过健美操活动的逐步深入发展,对于促进并提升国家整体社会发展水平具有进步意义。而我们现在的健美操活动无论是在高校或是在民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所进行的健美操课堂教学流于某种形式。
只有从根本上理解健美操所能带来的积极性,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发展这项与人们的健康、与社会的健康、与民族的兴盛息息相关的体育娱乐运动。
一、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现状以及应得到的重视与改观
中国的教育体制最初由苏联教育复制而来,而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将健美操这项体育艺术引入大学、中学。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从当前中国高校健美操的实际课程编排以及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的工作。
(一)高校与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高校虽然开设有健美操课程,但是从教育体制以及校方来说重视程度不足。作为高校,重点放在传统的理论知识上,对体育方面的重视不足,而体育院校所代表的学生群体只占一小部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我国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体育占据一席之地。健美操又与传统的运动有着显著的区别,健美操本身带有很强的艺术可观赏性,通过健美操的训练除了能提高身体素质以外,还能提高身体活动的艺术感。重视健美操教育,能够丰富高校的文化生活,练习健美操的学生能激发出生活的激情,带动其他学生产生学习与生活的热情。
(二)学生对健美操教育缺乏重视
健美操是一门新兴的体育运动,而学生多认同的是传统体育如竞技体育、足球、篮球、田径、乒乓球等,但健美操又介于舞蹈与体操之间,很多学生对于健美操的学习训练重视程度不够,只是玩玩应付一下而已。学好数理化诚然不错,但是纵观中国近几十年的教育,相对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艺术人文教育上重视不足,发展程度远远落后。艺术作为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其所产生的文明贡献度从某种程度上要超过理工科。就如中国的建筑艺术来说,几十年来几乎停步不前,全国造了无数的质量达标的钢筋建筑,但就艺术性而言恐怕就不好说了。健美操其实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先进性。
(三)高校健美操的教学注重表面形式
在对高校健美操教学进展的调查中发现存在著部分教师流于形式,教学内容不能切实贯彻到实际教学训练中,而学生在训练学习中往往也表现随意,对于参加健美操学习积极性远远不够。迟到、早退,课程学习敷衍了事,教师的考核也不严格。
(四)健美操教学环境有待提升
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非常大,一个课程开设到课程的学习顺利完成,除了教师的认真付出和学生的从积极配合以外,教学环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好的教学环境能提升教师的投入意愿,也能吸引参与学习健美操的学生更加有热情。环境的设置除了具备专业教室,也要对教室的内部进行艺术性的装饰与布局以期促进健美操这项具有艺术性体育项目的发展。从教室的专业化到内部的艺术性的布局都要经常认真考量,反复比对选择,最终让好的优美的环境来提升施教与被教的水平,激发教师与学生主观的愿意前来教学,这就是外在的学习环境氛围的重要作用。
二、课外健美操训练方式与课程内一体化模式的初步探讨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与以往任何时代相比都相对自由的时期,高校的学习与生活也不像高中那样紧张。大学的学习比较宽松,因此学生的课外业余时间也比较充裕。现在大学生经过激烈的竞争进入高等学府,但是学生的本质还是要以学习为主,不宜放松。如何充分地利用业余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对于以后走上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健美操同样如此,那么课外健美操的训练有哪些方式呢?
(一)单独时间的健美操训练
当学生结束一天的各科学习后,可以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健美操学习与训练。这是一个自觉的行为,目前中国的高校学生在课后存在着许多不好的习惯,比如经过高中阶段的辛苦学习后一进入大学时期,压力徒然减轻,就产生了精神上的过度放松,学习上缺乏严格的自律。同时也逐步进入成人时期,恋爱之风在校园盛行,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在向半封闭的校园传递。而健美操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学生的课后时间,单独时间可以在宿舍、在家里,或是在没有外界干扰的环境下练习课堂上老师所教的课程,在健美操的单独训练中享受独自理解所带来的乐趣。
(二)学生自发组织结伴的训练
人具有社会性,有时几个谈得来的学生一起选择性进行健美操演练,在互相比较下能产生一定的良性竞争意识,进而提高健美操的运动能力。健美操对于学生来说,不应该是应付的一种选择,而应该是将这项运动作为一种爱好来开展。几个学生甚至于一大群学生通过健美操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团结,同时也提高了社会活动能力。健美操就人数来说分为单人健美操和团体健美操,团体健美操注重参与者的配合,这些只有通过互相的磨合来逐步实现。而学生在课后时间组织健美操活动的前提是大家要找到共性,都有兴趣来训练健美操,只有发自内心的兴趣才是学习的真正动力。
(三)广泛参与社会健美操活动
健美操最早发源于民间,既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项寓教于乐的娱乐,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健美操在自身演进过程中,吸收了其他舞蹈形成的成分,如爵士舞、霹雳舞,交谊舞等等,健美操可以说是一种舞蹈艺术,载歌载舞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股新风。
高校里所进行的健美操课程,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要向社会展现健与美。健美操相比于高校其他学习科目具有更强烈的社会参与性与实践性。许多健美操编排出社会上的健美操爱好者之手,或是出自健美操社会组织的精心编制,高校的健美操课程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
因此,学生在不断学习课程以内的健美操内容的同时,应该更积极地参与社会上一些与健美操有关的活动,比如各地定期或不定期出现的健美操比赛,健美操志愿者以及政府组织的包括一些大型企业组织的健美舞商业表演,有些表演项目是有偿的,有些是无偿的,无论是参与其中还是作为台下观众,都能极大地开阔健美操运动的视野,也能与社会上的健美操爱好者进行互动沟通,取长补短。
(四)互联网视频学习
现在是网络时代,互联网与现实结合越来越紧密,教师根据自身对健美操的理解,可以在网上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视频资料,安排学生在课外进行对照学习,通过网络的扩展让学生在加深课内所学后,见识欧美及国内相关健美操的发展现况。
三、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的整合模式的进一步研究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在课堂上学习的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温故而新往往要在课后进行,课后时间的安排对于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健美操課堂教学与课外训练进行一体化的整合务必要建立一个系统的理念,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中心、两个重点的方式进行。
首先要明确健美操教学并不亚于其他学科,要明确健美操教学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意义,是人文教育里面重要的组织部分,是活跃学校学习氛围、增加学生活力的重要手段。这个理念的确立要从教师开始,再向学生传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积极性,这是能否开展校园健美操教育的最高层的认识。要站在理念的高度引导学生,提高教师与学生的觉悟水平。
一个中心是指健美操要围绕主体健美操高校教程为中心,课外训练为主要补充,学生阶段是以学习基础课程为主,应该打好基础,扎实学习高校系统编制的统一教材,这对后期的发展有直接影响。
两个重点:一是指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加以指导,教师的参与是一体化模式实施的重点,虽然课外时间由学生自由安排,但是对课外训练教师可以提供经验上的丰富指导,这更有利学生的成长。学生应多将自己的想法与教师进行交换沟通。二是健美操训练以实践为重点,教程有许多的理论上的讲解,但是健美操是一项实践操作性极强的活动,因此在学习舞蹈理论及传统套路的前提下加强实践,从校园安排的演出实践扩展到课外的表演训练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进行社会健美操活动的实践。进而反馈回课程的学习,形成正反馈。
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的一体化模式,是对现有中国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有益发展与尝试,将健美操这项体育艺术融合于社会,对于带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燃燃.武汉地区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2]葛冬梅.基于高校健美操课程开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1):111-112.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