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东金斗洋畲族拳的现代传承研究

2020-05-10张健陈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4期
关键词:畲族武术

张健 陈萍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安市康厝乡金斗洋畲族拳的社会形成及传承路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金斗洋畲族拳有师徒传承、民间武术组织传承和协同基地传承三种传承方式;在传承特征上有三种:传承形式的现代化、展演形式的舞台化和宣传方式的即时性。

[关    键   词]  畲族武术;畲族拳;闽东

[中图分类号]  G8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118-02

畲族,自称“山客”“山哈”,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杂散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和广东等地。据早期统计,在福建省共有畲族346451人,主要分布在宁德市的金涵乡、霞浦县的崇儒乡、福安市的康厝乡和穆云乡、福鼎市的硖门乡等。大量史料、文献以及族谱牒记载,因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压迫和为险恶环境及艰难生机所逼,他们不断迁徙,“随山散处,采实猎毛,食尽一山则他徙”,有抛荒和轮作的生产习惯。这种刀耕火种的生态环境使当地的畲族武术一直保持着较为原生的形态。其中,金斗洋畲族拳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优秀的畲族文化,在闽东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不断地传承与发展。然而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面临“变迁”,甚至“消亡”的可能性,武术也不例外。金斗洋畲族拳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但由于传承方式主要以师徒传承为主,传承方式单一,在当今社会受到了空前的冲击,现代化的传承之路究竟在何方?因此,必须思考如何实现金斗洋畲族拳的现代化传承,改变其相对封闭的内环境,更好地打造金斗洋畲族拳的品牌,进而推动和繁荣畲族拳的发展。

一、金斗洋畲族拳的社会形成

(一)金斗洋畲族拳形成的自然环境

根据史志的记载,早在唐朝末年就有薛姓汉族在金斗洋村落户。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一支雷姓畲族辗转迁到这里,迄今已有300多年了。现在的金斗洋村剩余1000多余丁,管辖着金斗洋、池丘、柯树下、老虎坑、石门限、洋中、走马垅和油坊8个自然村,村里主姓雷,是一个典型的纯畲族村。近年来,依托“一事一议”、对口帮扶等政策,金斗洋村交通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康厝枢纽下高速,过了穆阳溪,便有一条乡村公路直达金斗洋村。和闽东其他的山村相似,金斗洋村的经济是以种植业为主,约有近千亩的水稻和300亩的茶园。另外,村里的富余年轻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以建筑为主。村民十分重视教育,金斗洋小学便设在村里的左上角,是早期福安市的重点民族小学之一。在闲暇时间,畲族拳的传承人便会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在村里进行畲族拳的传授。

(二)金斗洋畲族拳的历史渊源

悠久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技击风格及练功方法使金斗洋畲族拳成为畲族武术最具代表性的拳种,其传承人钟团玉在2017年被认定为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武术(福安金斗洋畲族拳)的代表性传承人。关于“金斗洋”畲族拳的起源众说纷纭,有源自盘瓠说、南少林说、盘瓠与南少林武术结合说等传说,且以后者居多,这些传说多来自金斗洋畲族武术习练者对该拳的记忆。[1]

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間,由于当时畲族迁居金斗洋不久,经常遭受外族的侵扰,保卫家园、安居乐业成为村民最大的愿望。村里的一个名为雷朝宝的村民,自小就有习武的天赋,屡次在保卫家乡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很受村民的拥戴。后遇到一个叫铁珠的少林武僧,因参加反清复明斗争被朝廷追捕,流落金斗洋村,得到畲民的救助,便在村里开馆收徒,传授南少林武功。雷朝宝把祖传盘瓠拳术和南少林武功熔为一炉,创造了一套集长拳、短打和棍术于一体,具有技击和健身作用,风格独特的金斗洋畲族拳。金斗洋畲族拳充分展示了畲族人民刚健尚武的性格特点,在畲族社区广泛流传,成了中国畲族拳术的一个代表,金斗洋也因拳师辈出而享誉八方。[2]

二、金斗洋畲族拳的传承特征分析

(一)师徒传承

师徒传承是人类最古老且存在时间最久远的学习方法,更是传统武术延绵不绝的主要延续途径。它由“师与徒双方聚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和权利义务,以传习武术技艺为纽带而组成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3],在近300年的岁月中,师徒传承这种传统的方式作为金斗洋畲族拳传承人一代又一代连接的纽带,也是金斗洋畲族拳延绵不绝的主要生命形式。在金斗洋村形成的畲族拳传承的小环境里,金斗洋畲族拳的传承人从雷朝宝到雷盛荣,再到钟团玉,畲族拳所赋予的技术、礼法、经验等完整地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如今,金斗洋已经有了自己的武术队,传承的队伍也越发稳定。

(二)民间武术组织传承

在武术发展传承中,民间自发组织的社会武术团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武术的传播、研习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有着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4]国内有学者认为我国的民间武术组织可以分为官办民间武术组织、官民合办民间武术组织和民办性质的民间武术组织,诸如各级武术协会、各类学校武术协会和民间武术社团等。[5]作为传承数百年之久的金斗洋畲族拳也离不开民间武术组织的支持,福安市畲族武术协会、宁德市民族中学武术队、宁德师范学院畲族拳协会和金斗洋武术队就是金斗洋畲族拳较为重要的民间武术组织。这些民间武术组织在金斗洋畲族拳的发展与传承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扩大了畲族拳的习练人口,而且有利于畲族拳的交流。

(三)协同合作基地的传承

金斗洋村作为享负盛名“畲族武术之乡”,一直在打造金斗洋村武术产业特色。以村校共建的协同基地发展模式,是金斗洋畲族拳“走出去”所做的实质性举措。如今,金斗洋村已经和宁德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签订了“共建基地”的协议,就畲族拳的传承与保护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另外,金斗洋村还和宁德市民族中学签订了金斗洋武术实践基地的协议,聘请南少林寺方丈常定大和尚为顾问。尽管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村里青壮年选择到城市务工或创业,村里习练畲族拳的儿童也随之递减。但为了让畲族拳更好地传承下去,雷盛荣和钟团玉等传承人通过“共建基地”的形式,与宁德师范学院、福安市民族中学和康厝中心小学等多个学校结对,开设寒暑假的畲族拳培训班,主动到多个学校传授畲族拳,不断扩大了畲族拳的习武人数。

四、金斗洋武术传承方式的现代化

(一)传承形式的现代化

“现在村里愿意学畲族拳的人越来越少了。尽管每年的暑期,我们都有开设畲族拳的培训班,由于大部分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也有部分的学生不能吃苦,没办法系统地习练畲族拳。”多年前,金斗洋畲族拳传承人雷盛荣曾苦恼为当时畲族拳的传承情况而感慨。尽管以师徒传承为主的金斗洋畲族拳在传承中有着相对稳定和保守的特点,却增加了传承中地域的保守性,在面临村内人口流动性日益加大、小学生逐渐减少的外部环境下,“师徒传承”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如今,作为新一代的畲族拳传承人的钟团玉老师更多是选择到闽东各中小学担任客座讲师,宁德学院体育学院已经聘请钟团玉老师作为外聘讲师,常态化地到宁德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进行畲族拳的传授。另外,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制作了金斗洋畲族拳的系列动画,用畲族武术操替代了传统的广播体操。这标志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之一的畲族拳,经历了由市井文化向大众文化,再到精英文化的改良与革命,其传承形式也由封闭、 保守的“师徒制”变为开放、高效的“学校班级授课制”。[6]

(二)展演形式的舞台化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已不满足于在物质层面的追求,在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以武术为题材的舞台表演逐渐迎合了大家的观赏需求。不同于一般的武术表演,金斗洋畲族拳的拳法和棍术具有很强的实战性,表演者在演练中还时不时会用畲语发出呐喊声。这种集畲族服饰、畲族语言和极具张力的动作表演,能给观众在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刺激,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正因为畲族拳具有跨文化交流的作用,在闽东区域、福建省内乃至全国,以雷盛荣和钟团玉为主的金斗洋武术队经常受邀去参加各种表演,例如在二月二、三月三和九月九等畲族传统文化节的开幕式进行展演,并且2016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斗洋畲族拳有幸代表全国畲族节目精彩亮相。近年来,以金斗洋村武术队为主的畲家拳表演队,通过舞台的演绎,能更好地拓宽金斗洋畲族拳的生存空间,在现代化的急速进程中,留存下一块属于他们的自耕地。

(三)宣传方式的即时性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已经不再是一个新词,数字化的新媒体使整个媒介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新媒体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数字化技术传输的便利性,满足于数字技术营造的超现实影像。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发布武术信息,在微信中通过关注公众号能够及时了解到武术的相关信息,如中华武术、中国武术杂志、格斗之王、武缘人生等,并可以通过评论进行交流互动,实现用户之间的经验交流。[7]近年来,利用移动互联的便利性,在微信公众号、各种平台网站上都可以见到金斗洋畲族拳表演的新闻,吸引了广大武术爱好者的注意。这种图文并茂的宣传在时效性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拓宽了金斗洋畲族拳传播的途径。

五、结语

金斗洋畲族拳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所依托的外部环境面临着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传播理念从“关起来”到“走出去”的迭代,经历了发生、发展、短暂复兴、改革开放后的式微到如今的再度复兴。可以说,外部环境促进了金斗洋畲族拳的现代化转型,而这种现代化转型也是金斗洋畲族拳一个不可逆的历史进程,也是未来创新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缪仕晖,郭学松.“金斗洋”畲族武术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6(1):30-32.

[2]林荫生,王健民.畲族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2-79.

[3]邱丕相.中国武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4.

[4]张长念,孟豪仁,刘晰娟.武术非遗项目白猿通背拳的社团传承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3(12):36-41.

[5]赵海涛,刘佳丽.传统与现代:破解民间武术组织发展困局的路径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9):128-135.

[6]薛欣,薛扬.武术的传承方式浅析[J].体育学刊,2009,16(2):105-108.

[7]郭亚东.移动新媒体对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J].武术研究,2016,1(5):105-108.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畲族武术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畲族颂
我爱传统文化
刍议武术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大山里的音乐
浅析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研究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