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面向专业认证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020-05-10许建民刘显贵向铁明梅丽芳
许建民 刘显贵 向铁明 梅丽芳
[摘 要] 介绍了新工科建设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要求,结合厦门理工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及地方产业的发展需求,阐述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举措以及课程体系改革的难点,对提升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076-02
一、新工科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要求
为主动适应新一轮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动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以及“北京指南”,全力探索形成引领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推进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新工科专业主要是指围绕新兴产业而产生的专业,其以工业智能和互联网为核心,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工科专业。或将人工智能、云计算、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用于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以新型工科属性为建设方向,即面向产业未来发展需要,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相比传统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形态需要集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为一体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专业人才。新工科专业是由现有的、传统的工科专业,根据产业未来发展需要,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或其他学科的渗透而改造、转型或升级等“升华”而成。深刻理解“新工科”建设的内涵,把握好“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领域工程人才,升级改造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所以,为能及时或者超前地为未来新兴产业和行业发展培养出卓越的工程科技人才,新工科建设的路径应该是:准确预测未来人才市场需求—升级改造现有传统专业—调整优化完善现有学科。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在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领导下组织实施的,由专门的职业学会、协会同该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开展的,专门针对高等教育中工程类专业开展的一种合格性评价。只要是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而设立的工科本科专业,并且在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认证专业领域内,已有三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均可自愿申请认证。2008年,在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以及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基础上成功申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于2009年首届招收。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可以发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加快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和专业的社会声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认证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华盛顿协议》的所有成员国按照职业工程师的要求獲得工程师执业资格,实现实质性的“国际学位互认”。因此,厦门理工学院以及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都非常重视工程教育认证,从而通过基于OBE理念建立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及产业发展需求
我校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紧密对接海西(厦门)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为了满足国家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海西汽车服务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而设置的本科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办学定位,以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以汽车检测与鉴定评估、汽车技术运用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从事汽车设计制造、生产管理、保险理赔、试验检测、营销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亲产业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培养定位、目标是根据汽车后市场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需求,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目标,以国家和地区需求为牵引,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动力,以学科和专业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加强科学研究,依托学科优势,全院统一规划、资源共享,以科研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综上所述,本专业的培养定位、目标与学校总体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一致的。
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比重。据中汽协统计,2017年全年汽车产销总量分别为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福建省已经拥有由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丰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等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亚南电机集团、福建福工动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汽车销售服务企业集团(盈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建发汽车有限公司、厦门国贸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信达汽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及汽车保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分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等企业)等构成的包括汽车前市场、汽车后市场的完整汽车服务产业集群。因此,国家及海西经济区域的汽车制造业、汽车服务产业对高素质汽车服务工程人才的需求激增。
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1.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质量标准,完善应用型本科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2.按照汽车服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开展面向专业认证标准的教学资源建设,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开展各项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突破。
3.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力争在项目执行后期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二)构建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相关企业走访、行业专家访谈、参加本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多种形式,掌握现代汽车服务业对本专业人才在应用能力方面的最新需求。(1)注重机械基础——新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更加明确本专业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科归属,在机械基础方面对本学科强调的数学、力学等通识课程进行加强和巩固,便于本专业与学生适应工程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要求。(2)注重学科交叉——新的培养方案要求突出新工科背景下本专业的改造与优化,在强调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对新兴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剖析,如控制技术、电驱动技术、仿真与虚拟技术对专业的渗透,凸显“新工科”特色。
(三)建立合理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能力矩阵表
能力矩阵表反映了毕业要求对应的二级指标点、各指标点对应的支撑课程以及权重系数,是进行课程、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的基础。在现有能力矩阵表的基础上,改进毕业要求对应的二级指标点分解,使其数量适中,能够更好地反映毕业要求,同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课程体系合理。在改革过程中,需充分发挥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组的职能,充分吸收各任课教师对任教课程的具体意见,共同确定合理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能力矩阵表。
(四)形成反向设计的课程体系
通用标准中所列毕业要求3和6中涉及开发解决方案,需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影响,毕业要求11涉及与项目管理相关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毕业要求10涉及国际化视野。目前,能够强有力支撑该方面的课程相对较少,部分课程虽有相关内容但支撑力度不够。可对目前的课程体系进行改进或者召开相关课程组任课教师的讨论会,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调整,适当增加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时考虑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影响的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针对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和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不同步的问题,深入研究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整合课程体系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修订并完善教学大纲,编写部分专业课教材;加快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评估、汽车保险与理赔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步伐,使各类课程及实践环节的比例满足认证标准及机械类专业补充标准要求。
(五)完善课程评价标准
课程达成度量化评价是专业认证量化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采用成绩分析法,以直观量化的形式考核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该课程评价体系体现对学生学习进程的评价,促使学生根据评价体系要求调控自我学习过程,重视日常学习积累,而不是应试的突击性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助力,有助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在日积月累中稳步提升,体现了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调控、引导功能。
(六)课程体系改革的难点
1.现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培养体系中“机械类”课程不扎实,部分数学、力学等课程达不到工程教育认证普通标准和机械类专业补充标准要求。因此,在不突破学校统一的培养方案总学分要求下,使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各类课程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一个改革难点。
2.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要求,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如何将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用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升级改造,将现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传统课程与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是另一个改革难点。
汽车服务业包括维修、售后、销售、保险等汽车后市场领域对人才培养新的要求,根据专业特点、学校专业定位、地方汽车服务产业需求,重新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强调学科交叉,构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认证背景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校依据专业认证标准正在逐步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
参考文献:
[1]聂永红,唐蒲华,向阳辉.新形势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19,33(5):49-52.
[2]张义,唐友名,孙贵斌,等.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建设持续改进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學论坛,2019(32):159-160.
[3]黄琪,段立群,隋毅.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5(16):38-39.
[4]马其华,闫业翠,翁文涤,等.基于新工科建设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323):112-117.
编辑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