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善水文化的“水润德育”校园特色品牌建设探析
2020-05-10吕中起景晓丽
吕中起 景晓丽
[摘 要]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要求,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形成以“上善若水,以文化人”为主线的校园文化。依托学校“善水文化”,通过优化德育形式,更新德育手段,拓展德育领域,构建以“水润”为内化途径、以“水润至善、利他至知”为工作目标的学校“水润德育”教育品牌并积极实践。从内涵界定、阵地建设、渗透路径三方面入手,以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为例,对“水润德育”进行研究分析,系统梳理,形成“水润德育”的思考、经验和实践总结。
[关 键 词] 善水文化;水润德育;阵地建设;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01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仅“鼓励学校办出特色”,还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有个性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巨大契机。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工作,以凝聚德育工作要素、体现德育工作特色的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已成为各个学校德育工作的共识。
一、基于善水文化的“水润德育”内涵研究
(一)善水文化
水虽无形,水却有品。“善水”一词最早源于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因变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因势而变,因势利导,焕发勃勃生机。水具有“水利万物”“水流有序”“水流不腐”“水柔通达”“水滴石穿”的文化特质。学校以“止于至善”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提炼了“水利万物,德行天下”的学校精神,逐渐形成“上善若水,润物无声”的校风,形成“上善若水,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水文化建设之路,建设了属于学校自身的独特水文化体系。
我校善水文化以善明志,借水喻德,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是善行,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若水”作为学校的文化主脉、精神精髓,也是德育的立足点。
(二)水润德育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教育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潜能。由此,教育如水,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潜教育,是一种“浸润”式的渗透,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水润德育就是这样的德育。
“水润”意为以水滋润、靠水滋生、蒙水浸润、得水扶助。而“水润”于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来讲,又多了更深的且更有专指的一层含义,那就是诞生于善水、成长于善水,还要成就于善水、腾飞于善水!本文中“水润德育”特指结合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上善若水、以文化人”校园文化基础上,充分挖掘水的文化特质,利用水“善柔”“利他”“浸润”等特性,以水的特质为依托,从不同的维度、通过总结和实践形成以“水润至善、利他至知”为途径、载体和目标的“水润德育”品牌。
(三)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是以五年制高职为主体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办学机制赋予学校办学灵活的管理模式,“上善若水、以文化人”校园文化已经入心见行。水润德育选择以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为例,既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共性,又具有我校善水文化的鲜明典型特征。“水润德育”研究的成果,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省内外类似学校德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基于善水文化的“水润德育”阵地建设
学校加强基地建设,强化环境育人,营造“水润”校园氛围,在环境熏陶中培育学生美德。
(一)“善水”学堂
2018年1月建立学校“善水”学堂,营造善水文化校园环境。目前“善水”学堂已成为我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重要载体。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过程,依托善水学堂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国学经典系列活动,开展主题讲座等。利用传统节日,组织祭奠先烈;风筝、香包制作比赛等活动,组织民风民俗主题班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学生心灵,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养。
(二)微信公众号
“善水润”学校微信公众号和“善水青年”团委微信公众号在师生和家长中有着较高的人气。“善水青年”团委微信公众号做到天天有推送,现拥有粉丝12204人,推送文章300余篇。目前,“善水润”学校微信公众号和“善水青年”团委微信公众号已成为“水润德育”活动推广和宣传的主要阵地。
(三)“善水润”主题文化角
在学生活动最多的教学楼,新建“善水潤”文化角,对主题思想教育、传统节日、志愿者活动以及学生传统手工作品等进行宣传和展示,营造善水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徜徉在“水润德育”教育中,润物无声,滋养心田。
三、基于善水文化的水润德育渗透路径研究
学校进一步优化“水润德育”实践路径,开展校园科技节、健康节、生活节、劳动节、阅读节等综合性节日活动,进一步丰富德育育人从外在到内化的“水润”实践。
(一)润德:品质真善美
学校通过各项团日活动,滋养学生品德,培养学生真善美的高尚品质。组织文明礼仪班级评比、活力团支部创建;进行“善水青年”最美中职生评选;开展学校奖学金认定;编撰优秀学生和优秀校友事迹汇编,注重优秀学生表彰工作,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和朋辈教育的力量;通过ITS“善水”青年志愿者协会,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園,服务社会,对学生进行践行教育。各项团日活动的最终精神指向是“善”。至真至善、以善促美,引领学生开展一系列实践美、奉献美的团日主题活动,促使学生“三自管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得到锻炼。长久以来,“善”根植于每位学生心中,他们将品质美、奉献美不断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并不断影响周围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投身各项团日活动中,滋润学生品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推进善水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为创建和谐校园、建设高水平学校积聚正能量。
(二)润智:聪慧学习美
一是重视课程育人,在学科教育中培育聪慧学习美。打造特色课程体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加强具有“水润”校本特征的德育建设、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化建设;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将思政课与晨会、班会、社团活动有机整合,与重大德育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补充的德育课程结构。 二是建立“水润”骨干教师团队和“苏润”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培养一批能创造性地运用、研究新课程并适应学校新一轮发展的骨干教师、特色教师,建设名师队伍。三是学校每年固定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分别开展科技节、阅读节、双创教育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除了日常教学中开设创新创业、科技发明等课程外,还会举办创业主题讲座、创业路演、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活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开发兴趣点,热爱学习、聪慧成长。
(三)润体:身心健康美
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学校通过举办体育节、心理节等活动,滋润学生身体和心田,培育身心健康美。学校每年10月和12月组织体育节和冬季三项活动,重视体育课程教育,保障学生体育运动时间,让学生动起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其次,学校以“上善若水,润物无声”为校风,倾心打造“善水润心”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开展新生心理普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形成“校—系—班”三级心理危机干预防护系统,适时跟踪和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知识培训、心理社团体验和心理趣味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创新宣传手段,在“善水青年”微信公众号增设“心语驿站”栏目,定期推送心育宣传片,普及心理冷知识。经过多年探索,学校形成了基地托“心”、制度定“心”、队伍护“心”、普查尽“心”、活动润“心”、宣传贴“心”的心育教育模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身心得到滋养,健康成长。
(四)润美:文艺灵动美
首先,学校组织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学生个性,把美育贯穿在文艺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塑造学生艺术灵动美。“善水润成长,青春展芳华”校园生活节是学生活动的传统项目,已经连续举办14届。校园生活节包含六大活动内容,如十佳歌手大赛、舞蹈大赛、辩论大赛等,多种文艺形式并举,充分发挥艺术美育功能。其次,通过社团建设,提高学生素养。每年举办“百团缤纷秀,青春嘉年华”社团展演评比活动,通过“校园十佳社团”“优秀社长”等评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共同营造“青春美”校园氛围。各社团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增长兴趣,发挥特长,锻炼才干,提升审美力。
(五)润劳:崇尚勤劳美
学校注重通过职业技能训练、劳动礼仪教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生产和服务技能,深化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精神。学生劳动礼仪周是加强学生德育工作,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我校每学期参与劳动礼仪周教育的班级有18个,涉及学生人数近700名。通过校园环境卫生清扫、宿舍内务整理、劳动值勤等劳动,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服从意识、吃苦耐劳精神,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在日常的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形成日常行为习惯,并逐步养成尊重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润德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建设行动。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充分挖掘“水”的特质内涵,围绕“上善若水”校园文化,研究和探索“水润至善、利他至知”的“水润德育”特色品牌建设。水润德育品牌建设实现五润并举,追求至真至善;在未来“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德品.“尚美”特色创新实践研究[J].教育,2017(3):27-28.
[2]邵香,邵南祥.水润德育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6(22):6-8.
[3]张建邦.水德化育人,汇力促发展,挖掘水文化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200-202.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