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线上教育材料包的国际经验探索

2020-05-09王铮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0年2期
关键词:线上教育教学资源

摘 要 选取国外较有代表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从其官方网站入手,对其教育材料包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其在线上教育材料包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特点,以便为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自然科学博物馆 线上教育 教学资源

0 引言

在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中,从定位为“学术和专业知识中心”到定位为“公共学习机构”,从被定义为“解说员”到被定义为“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转变,促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不断深化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深化改革和馆校合作概念的提出,博物馆在促进青少年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其可以依托自身藏品展教资源,充分发挥其作为“非正式教育”机构的优势,为学校教育和以素质教育为方向的课程改革做有益补充。此外,在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影响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背景之下,许多博物馆纷纷利用互联网开展社会教育,其中重要方式便是推出教育材料包。

在本文中,教育材料包是与活动清单的概念并列并相对应的。通常博物馆网站为学校提供的科学教育信息可以分为活动清单和教育材料包。其中活动清单主要指博物馆方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主要课程和教育环节为博物馆工作人员主导,在其网站提仅供较为简略的内容介绍,便于教师了解信息、预约到博物馆开展活动。而教育材料包则可以被定义为,由博物馆方根据现行课程标准、结合博物馆展教资源开发制定,帮助教师在没有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参与的情况下,由教师进行自主备课,到博物馆开展教学所使用的材料统称。

从博物馆分类来看,博物馆基本可以被划分社会历史类、自然科学类、文化艺术类和综合类四大类。其中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是以自然界和人类认识、保护和改造自然为内容的博物馆,主要包括自然类博物馆和科学技术博物馆。实践中不难发现,教育课程包的出现往往更多集中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这是因为相较于艺术与历史,自然资源科学知识更加抽象和难以理解,在正式的学校教育中,一般式的教科书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授式教育也容易造成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困难。而作为提供非正式教育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来说,其探究式教育活动本身具备情景式教育、互动性学习的特点,不仅在传授科学知识上能够更加迎合青少年的認知特点,其方式还具备传递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的优势,如果能有效衔接教科书知识,将会大力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启发思考、提高学习积极性。

本文聚焦自然科学类博物馆领域,放眼国际视角,从一些国际著名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官方网站入手,对其网站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其编制和推广线上教育材料包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1 依托藏品资源,辅助学校教学

许多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在其网站提供材料包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依托本馆藏品资源、配合学校教学,符合国家课程设置。博物馆往往从设计课程包的伊始,便立足本馆的藏品资源和研究成果,从本国当下的课程标准中寻找课程开发的切入点,在课程包中也会对此思路有明确体现,即为材料包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育延伸的目的,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的作用。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即按照此思路开发线上课程包资源:从形式上看,其教学材料包在其网站的访问路径为首页“school”(学校)——“learning resources”(教学资源),并在该页面注明了本部分资源“support museum visits and classroom teaching”(用于支持课堂教学),并且指出为保持与课程的相关性,会根据课程修改对材料包进行更新,这样的网页设计思路即突出了这些所有为学校提供的教育活动都是根据国家或地区课程、且针对特定年龄或关键阶段设计的。此外,从内容上看,以该馆的“恐龙和鸟类”主题为例,恐龙和鸟类标本为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重要展陈内容,该馆在此方面有众多藏品资源以及研究成果,因此,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从这个主题出发,寻找一些国家课程教学点,并依托展品设计了16个活动材料包。这是一个较大的主题,因此该博物馆工作人员寻找了较多的教学切入点来开发课程包,在该活动下显示了“This pick-and-mix collection of cross-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facts will enrich science, maths, English, design & technology, music, drama and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即该主题的若干材料包可以丰富科学、数学、英语、设计与技术、音乐、戏剧和体育课。在这16个材料包中,每一个材料包都配有提供给教师的“teacher notes”(教学注释),并在其中指明了该材料包的“curriculum links”(课程链接),比如在“恐龙骨骼”材料中,其课程链接显示,该材料包对应的英格兰Key Stage 1阶段课程为——科学:动物,包括人类;对应的北爱尔兰Foundation Phase and Key Stage 1阶段课程为——我们周围的世界;对应的苏格兰Early and First阶段课程为——科学:经验和成果以及生物系统:身体系统和细胞;对应的威尔士Foundation Phase阶段课程为——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我和其他生物。因此,学校教师便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更好根据教学安排,利用博物馆提供的材料包,谋划开展配合教学的活动。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其网站专门设有“curriculum collections”这一专题,即表明了该页面为课程相关材料这一特征,在这一专题页面中,涵盖了若干不同主题活动的材料包,在绝大多数的活动中,又在明显位置提出了对应课标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安排。如图1所示,以“什么是恐龙”活动为例,其编制的材料包中在题目下方标注了该材料包对应的教材为K-4年级。除此以外,材料包中还包括活动介绍(introduction)、教学目标(objective)、提供材料(materials)、教学步骤(procedure)四项内容,进一步细化了对应点。

英国拉普沃思地质博物馆也同样在其网站表明其根据国家课程和考试委员会规范制定教育材料包,并在网站活动介绍页清晰罗列了相对应的国家课程内容,例如“强大的怪物”专题,在其材料包中表明了对应的学校课程知识点有“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化石”“生物及其栖息地”“科学工作”四个教学知识点。维也纳自然科学博物馆在“蛋的盛宴”活动教学指导材料中,同样在归类中表明了是为学校1—4年级学生开辟的活动,在其中包含了活动的详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供教师参考。

2 适用年龄明确

由于青少年时代各年龄阶段人群认知差异较大,且每个年龄层有不同课程设置,因此,多数国际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在编制材料包时,都按照不同年龄或年级划分阶段,提供不同的课程规划,教师可以在网站获取这些详细信息。

例如,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活动按照学校年级划分,分为1—4年级,5—8年级、9年级以上三个阶段。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将课程划分的年龄层分为早期基础阶段(5岁以下)、关键阶段1(5~7岁)、关键阶段2(7~11岁)、关键阶段3(11~14岁)、关键阶段4(14~16岁)、16岁后阶段(16~18岁)六个阶段。拉普沃思地质博物馆按照小学和中学对年龄进行了2层划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虽然没有按照年级分类制作网页,但是在其每个材料包的页面,都在显著位置显示了该材料适用的年级,例如“什么是恐龙”材料中,表明了适用年级——“for Grades K-4”。

3 内容细致,可操作性强

由于材料包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自主利用材料包到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因此多数博物馆会提供较为详细的内容,以便解决教师们对博物馆资源和展品分布不熟悉的问题。这些材料包从内容来看,可以包括教学适用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安排、教学地点、教具等,从时间维度看,可以覆盖开展教学活动前的准备指导、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以及教学活动后的延伸辅导全过程,较为全面。

例如,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其网站提供的“月球旅行活动”材料包,教师可下载完整的材料包,其为教师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开展主题活动设定了详细的参观、探索环节,并标明了每个环节的教学重点,设置了时间安排,使得任何人,无论对博物馆熟悉与否,都可以非常清晰的安排教学活动。围绕“气候变化与能量转换”和“矿物”等主题,教师可以下载和使用其开发的课程包和课程展示多媒体教程等一些互动式教学工具。如图2所示,在“气候变化与能量转换”活动包中,提供了有趣的手工活动,包含山、水、太阳、植物动物等自然界中元素和道路、房屋、烟囱、汽车尾气等城市元素的贴纸。教师可利用这些元素,把宏观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化,并且在动手的过程中,把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做到这一切教师只需为学生打印和分发相关材料,按照课程指导便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活动。

如图3所示,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骨骼”材料包中,为教师提供了每一步骤的详细指引,如:“告诉孩子们他们身后的梁龙骨骼化石是古生物学家从岩石中精心挖掘出来的。”“看并阅读不同身体部位的标签。孩子们能否在自己的身体上识别这些特征?”“剪下标签并将其粘贴在为大家分发的梁龙骨骼图片上对应位置,鼓励孩子们像梁龙一样站立,来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的姿势。”“让孩子们思考人类骨头和恐龙骨头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可以让全班同学沿着恐龙形状的外轮廓剪裁(或者再复印一份背面空白的图片)。使用空白地方绘制恐龙的外部身体细节并上颜色。把皮肤贴在骨头上,使得恐龙外表和内部骨骼标签齐全。”“让孩子们讨论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颜色或图案去装饰恐龙,并把它与栖息地联系起来。”“可以让孩子们用一面长镜子或者两个人面对面组成一个小组,来从他们身上识别他们为恐龙标记的身体的部位。使用便利贴相互标记,然后和另一组进行互相评估,或互相画肖像。”还详细罗列了利用该线上教育材料包开展活动所需的资源:包括需要提前下载的博物馆提供的梁龙骨骼图和工作表,以及学校需要准备的剪刀、写作材料、胶水以及如有需要可以提供的全长镜子。对于需要利用材料包开展活动的教师,指导性非常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什么是恐龙”材料包中,也围绕让学生理解恐龙和其他动物不同的教学目标,详细罗列了所需材料,包括恐龙、鱼等动物的图片、“是不是恐龙”活动页、彩色笔、参考书籍链接;详细的五个教学步骤,帮助教师从分组、讨论到互动的每一个环节中,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明确引导重点。

4 提供对应教师与学生的不同版本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编制的线上教育材料包会着重为教师提供资料和信息,但是作为教育活动的输出最终端,也是最重要的參与者,学生在其中的角色不可忽视。一些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为教师推出配合教材使用的科学教育材料包的同时,也会制作同一主题下的学生版本教育材料包,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围绕“太空向导”这一主题编制的教学材料包,内容涵盖全面而细致,其中明确标示了这一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年龄,整理了“夜空中的星星组成的图案称为星座”“白天和黑夜都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等十个教学目标,以及进一步提供了与教学相关的词汇表,包含“星座”“小行星”等49个专业名词,最后还拓展分享了一些适合不同人群阅读的相关参考书目和网站链接。如图4所示,为低龄儿童设计的“太空向导”学习指南,主要通过简单的动手和绘画项目让学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在这个项目中,教育者设计了连接北斗七星位置图活动,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连接创作象形物品,示例展示了勺子、独轮推车等。如图5所示,为稍年长一些的儿童设计的“在夜空中找到自己的路”学习指南则包括实践探索活动,通过每个月一张简单的星图,指导学生们利用星图在晴朗的夜晚,到室外对照星空图观察星空,以帮助他们对天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5 结语

在我国,互联网发展已经普及,在博物馆行业也已经鲜少见到不开设官方网站的博物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已经意识到充分利用互联网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上海自然博物馆就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实践探索,其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合作开展项目,形成了一批细致和标准化的材料包,按照开发背景、科目目标、重点难点、科目内容、科目实施、科目评价和附件即教学参考资料的体例编写,十分全面和详细,上传到其官网后,学校教师完全可以据此达到自己备课到博物馆开展教学的效果。

但除一些個例外,相较于国际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普遍做法而言,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利用线上教育材料包的方式推进科学教育工作方面普及程度还远不够,在做小、做细方面也还是有一定差距。可以说,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在此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当前我国5G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背景之下,未来利用互联网拓展博物馆教育,必将对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推广线上教育材料包、助力“馆校结合”工作和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产生巨大助力。

参考文献

[1]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EB/OL].https://www.amnh.org/.

[2]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EB/OL].https://www.nrm.se/.

[3]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EB/OL].https://www.nhm.ac.uk/.

[4]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EB/OL].https://www.nhm-wien.ac.at/.

[5]英国拉普沃思地质博物馆[EB/OL].https://www.birmingham.ac.uk/facilities/lapworth-museum/index.aspx.

[6]上海自然博物馆[EB/OL].http://www.snhm.org.cn/.

[7]王乐.馆校合作的反思与重构——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72-76.

[8]任翠英,朱益明.英国校外场馆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启示[J].基础教育,2017(2):48-58.

[9]吴慧珍.拓展博物馆教育功能之我见[J].博物馆研究,2006(4):7-12.

[10]甘晓,莫扬.中美六家科技类博物馆网站科学传播内容分析[J].科普研究,2011(1):44-50.

[11]A·弗里曼,S·亚当斯·贝克尔,M·卡明斯,等.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博物馆版[J].高茜,许玲,韩世梅,吴亚婕,张铁道,译.开放学习研究,2016(5):1-13.

(2020-03-07收稿,2020-04-09修回)

作者简介:王铮(1990—),女,工程师,从事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E-mail: 137006530@qq.c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in natural science museums// WANG Zheng

Author's Address The Geological Museum of China, E-mail: 137006530@qq.com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ll pay attention to some representative natural science museums all over the world from its official websites, analyze the content on the websites, and then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king online educational materials.

Keywords natural science museum, online education, learning resources

猜你喜欢

线上教育教学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高职教学翻转课堂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我国线上教育行业发展路径分析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线上教育浅析
翻转课堂在水利工程地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线上教育视野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广府艺术在线上教育的传播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