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究

2020-05-09孟红玉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孟红玉

摘要:在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基本指标中,有一项是关于学生思维品质的锻造,这主张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对学生思维的活跃与启发,激发其潜在智慧与能力,使之以更为清晰的思路去探究教学知识点与内容,借此强化知识掌握与内容理解效率。如此看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保证其较为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本文将重点探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下教师如何立足于核心素养指标,来展开对学生思维品质的锻造。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2-0155-01

对学生思维品质的锻造需要一步一步来,这样才能保证其思维能力的系统化训练效果。首先教师应逐步启迪学生思维,通过教法变换来深化学生思维意识;此后便要拓展途径,加强对学生多项思维技能的锻炼,确保其知识吸收与能力深化效果;最后还要教授学生思维拓展的学习手段,让其能后续学习与探究中自主化开发思维潜质,满足语言学习与探究所需。

1.基于生活化问题引导法,活跃并驱动学生思维意识

若想在阅读教学中锻造学生思维品质,以满足核心素养的基本需求,教师便要从课程开展的各项时期,一点一滴地逐步启迪学生思维,更新教学指导策略来优化学生自主思维方式,既应满足其课程学习需要,又能让思维品质成为其必备技能,满足其终身发展需要。首先,在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循序渐进地导入阅读重点知识及内容,让学生建立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感,以此来激发其兴趣,从而引发其无限深思,方便后续的阅读课程讲解。对此,教师可通过生活化问题引导法逐步牵引学生思维,使之通过自主化思索来获取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及情感的初步体会。

以译林版八年级《Do it yourself》为例,本课全程围绕不同主人公的DIY经历及所做出的事物展开叙述,因而本课阅读教学的重点也存在于此,旨在让学生了解与DIY相关的多元知识点,以及描述DIY经历的重点阅读篇章等。由此为加强学生后期阅读理解效率,教师可首先通过问题引导法驱动其思维意识:“What have you ever made by yourself?”、“What are these things made for?”与“How long did it take you to make these things? What are the step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there any difficulty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等。建立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联想实际生活进行不断的深入反思,经由思维活跃来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提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此可获取一定的认知储备与情感积淀,并立足核心素养有效锻造自身的思维意识与品质。

2.基于小组合作探讨法,深入锻炼学生多项思维技能

对于译林版教材中一些日常化的课时内容,为加强学生理解,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法活跃其思维,使之通过对实际生活的思索来获取初步认知。除此之外,对于译林版中一些具有争议性话题的课时内容,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品质锻造方式应寻求不断的变换,不再局限于学生对自身实际生活的主观化思考,而应将其置于班集体中了解他人客观看法,由此形成批判性的课堂氛围,更有助于学生逻辑性、创造性等思维技能的系统化锻炼。

以八年级《Wild animals》为例,本课就是较为典型的具有针对话题的课时内容,在本课的阅读教学探索中,教师为营造批判性氛围来锻造学生的多项思维技能,可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法为其思维与能力施展创建平台。就比如在本课Reading A语篇讲解时,为了让学生能全面了解有关自然动物保护的话题,教师可让其在小组内部针对阅读探究所得展开多方探讨。这其中每位成员首先进行独立的阅读探究与思索,通过解析语篇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及濒临危险的原因;同时根据语篇内容的呈现与的自身的拓展反思,获悉保护大熊猫的方式。这之后可在小组内部对这多领域内容展开综合探讨,了解在其他成员的客观认知中是如何理解自然动物保护的。这项互动探讨过程便是学生逻辑性思维的拓展过程,使之能了解野生动物濒危原因与人为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因果关系;其次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成過程,学生通过了解他人想法,从更为全新的角度获取对阅读篇章的理解,这不仅有利于其思维品质的锻造,还能加强其对教学主旨的多角度体会。

3.基于思维导图运用法,努力造就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除了教学导入和课堂活动中的思维驱动方式之外,为了锻造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还可教授学生自主化的思维拓展手段,就比如思维导图这种高性能手段的运用。教师传授学生绘制方法,促使其在阅读探索中根据语篇所呈现的框架与脉络进行合理的从属划分,并以思维导图的框架结构全力体现。借此可帮助学生在拓展思维能力的同时,使之了解作者行文思路,并获取对阅读教学篇章的深层次理解与领悟。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Seasons》的Reading A语篇时,教师便可指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来把握语篇的脉络结构,而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便是学生对该语篇的阅读探索过程。首先学生应进行初步阅读,以获悉语篇主旨脉络,了解与一年四季相关的多元化描写,这时便可将“一年四季”这项概念作为导图的中心结构,而在中心结构所延伸的二级分支上,则需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属性做以分类。在这四个二级分支上延伸三级分支,此时便要注明与四个季节相关的The sights, animals, weather and activities of the season等多层面内容。这样经由思维导图的从属关系的体现与构建,学生能获知阅读篇章的整体脉络结构,了解与季节相关的独有特征与活动。这种优化的阅读探究手段不仅能锻造学生思维品质,还可强化其对篇章文本结构的分析与对实质内容的深层次理解。

总结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若想造就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应从课程导入、活动拓展与手段优化等多个层面展开综合性探索,基于对学生思维意识的深化、技能的锻炼与品质的培养,确保其良好的阅读探究成效。

参考文献:

[1] 宗健.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J].英语教师,2019.

[2] 徐佚敏.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名师在线,2019.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