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5-09高敏
高敏
数学学科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很广,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是否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通过体验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到数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本文将主要围绕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的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而展开。
体验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因为涉及很多单调枯燥的公式和算法,很不容易保持注意力和专注度,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从另一角度来说,数学是一个相对客观和有关数量的学科,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对数学内在的逻辑关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和能力。
一、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受到自制力低下和专注度不高的影响,大多数很难在长期单调的数学学习中保持热情和积极的态度。作为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数学学习,对数学知识进行进一步探索,需要将数学知识的理论性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有机联合起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一个独立于书本之外的、能够将学生的逻辑思维立体展现出来的情境。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中《厘米和米》一课,厘米和米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相对较为陌生的概念,学生如果不能对数学单位理解到位,在后期的换算学习以及生活应用方面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在课程开讲之前,可以将学生按照四人一组进行分组,并且按照抽签的顺序对每个小组的任务进行分配,按照生活物品的长度、宽度、大小进行项目划分,并且要单独安排出一个工具组,主要负责携带尺子等衡量工具。在课上,教师可以首先拿一本书,让学生们通过目测的方法说出测量书的长度单位是用厘米还是米,然后组织小组间的同学使用尺子进行测量,首先用厘米刻度尺对书本进行测量,并要求同学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当小组同学全部完成测量工作之后,再组织同学们用米刻度尺对书本进行测量,并将最后结果进行记录。在两项工作全部完成之后,教师要在检测学生基础测量工作之后,对测量方法和精度方面等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然后询问学生针对刚才的测量过程和测量方法以及教师教授的刻度精度等进行综合考量之后的答案。通过学生自主使用数学工具来探究生活实际物品的数学概念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度和专注度。
二、创设游戏环节,提高学生學习体验感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很难通过草稿中的数字演算提高算数能力,而数学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称为工具学科,不仅在日常生活数字转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今后的物理学科学习中,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等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刺激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和灵敏度来帮助学生提高训练自己运算能力的意识,可以将游戏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缓解复杂学业之中的紧张感,以此来帮助学生对长期的数学学习保持兴趣。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提高运算速度和能力的意识,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一场比赛。教师统计班级人数并且定出可以贴在衣服上的数字,在课程开始时,为每一位同学在衣服上都贴上一个10以内的数字,最大是10。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贴在学生身上的数字最小是1,而不能是0。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要求学生按照圈的形状手拉手一起走,然后教师根据播放音乐的节奏和学生的走动情况,随机喊出20到30之间的数字,学生在听到教师指令之后,需要按照教师报出来的数字,和身边的同学进行随机组合抱成一团,需要满足抱在一起的几位同学身上的数字之和恰好为教师制定的数字,而没有抱团成功的同学需要暂时退出游戏,并且在最后为学生们表演节目来作为惩罚。通过设定游戏环节,帮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之中提高运算能力。
三、通过创设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对于数学学科能够锻炼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思考不到位,以至于很多小学生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师的常规作业,而不能够积极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挖掘。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之中,要通过多多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地进行思考。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一课,教师可以拿一个杯子对同学们进行提问:“这个杯子从正面看是什么几何图形?”“杯子从下面看又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可以在教室中来回走动,尽量为每一位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杯子展示,从正面看杯子是长方形、从下面看是圆形等数学问题角度出发,教师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考量数学问题。
数学在小学阶段乃至今后初中高中的学习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因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力不够导致学习效果并不好,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