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小班户外游戏的思考

2020-05-09周艺茜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小班游戏

周艺茜

游戏是孩子生命中迸发的激情,没有哪个孩子不爱玩游戏,尤其是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开阔天地,也是本很好的教科书。积极开展户外活动,培养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兴趣,是增强其体质、提高其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纵观大部分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时间短、随意性强,“放羊”现象普遍,加上设备、空间不足,人数过多等客观因素,活动开展得不正常、不活跃。小班孩子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动作能力弱,骨骼、肌肉都还处于初步发育期。此外,他们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面对太多的玩具往往不知从何玩起。要怎样做才能把户外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勤收集,善制作

活动材料是开展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只有投放大量的材料才利于活动的展开,除攀爬架、绳、球、圈、自行车、网架等孩子喜欢的成品玩具外,秉持废物利用原则,可发动家长、保育员自制活动玩具。《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孩子不喜欢的、家里没用的东西都是“死物”,但教师可成为“医生”“魔术师”,把它们变“活”。在班里投放“百宝工具箱”,搜集大量塑料瓶、奶粉罐、纸板、塑料棒等,变废为宝。材料的收集并非一蹴而就,可按不同类别分类收集,时间也可持续久些。在我班活动室外摆放着几个大纸箱,家长和孩子可根据实际情况收集废旧物品,按照纸箱图示分类,请孩子自己放一放。在收集过程中培养小班幼儿的辨物意识和不随便乱扔东西的习惯。同时可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实现教育资源成效的最大化。

小班幼儿对材料充满好奇,喜欢摆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敲敲打打,發现不同玩法。多问一个“你觉得这个可以做成什么?”对后期老师与孩子共同制作,还有介绍拉力器、纸板坦克、跳方格、保龄球、走迷宫等物件玩法也有铺垫作用。比如,最近一段时间,班上孩子对竹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家长朋友的帮助下,锯多根竹竿做成竹梯,练习钻、爬、跳,还有竹轿、竹马等可锻炼练习连续跳、绕物跑和合作能力。竹筒还可做成高跷,锻炼幼儿的平衡、协调能力。再比如说,长长的麻绳通过打结,变成一段段的,可供孩子进行直行、弯曲、躲避走等练习。麻绳还能编成大网,铺上“桑叶”,让幼儿玩蚕宝宝吃桑叶的体育游戏,趣味十足。

荀子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幼儿园老师最需要具备的品质,除了爱心,还有勤快。工作从日常小事做起,成效显著。到了中大班孩子动手能力提高后,教师便可退到身后了。

二、小空间,大利用

有了玩的材料,接下来就要想尽办法扩大户外活动空间。教室内空间有限,需巧妙利用走廊、阳台、操场、天台、草坪,轮流安排活动。当没有专用活动室或者操场时,我们可在走廊里画上各种各样的格子,让幼儿自由地、三五成群地玩跳格子游戏;在通道边上,画上几何图形相互交叉的曲线,让孩子们沿着每一种图形找方向。因小班孩子好模仿,所以一旦有一个孩子做了,就会有一群拥戴者随之进行,且面露喜色。

如,大型泡沫垫立体箱可存放物品,在下雨天还可拆开拼成垫子,让幼儿分几组在室内进行各种爬行、跨跳活动。这可保证每个孩子每天活动量不因天气或人为因素受到影响。孩子对户外活动的渴望是天性。在有限的区域里可设置单个球门,排好队伍,定点练习踢球、投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小空间也可玩出大智慧,增添一抹新“色彩”。这还有助于孩子形成规则意识,有序排队,及时避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你选择,我参与

在真正的户外游戏中,学习户外活动是儿童“自发自主自选的”“生动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能带来快乐、能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你在干什么?”“快下来!”“不可以!”往往从老师嘴里会无意识吐出这些字眼。对于小班孩子要避免说教,呵护童心。老师虽是担心安全,但无意中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游戏的“生命力”。

在一次玩沙中,我反复提醒孩子们不要扬沙。可妮妮一屁股坐在沙坑里,很兴奋地拿着工具把沙堆在自己身上,企图把腿埋起来。“啊!我要变成沙滩边的美人鱼啦!”看着她陶醉在自己的“大作”中,我才想道:“是呀!孩子们看到挖沙池会想到自己在沙滩上堆城堡、埋东西等。”有时老师不必告诉孩子材料怎么玩,他们在反复摆弄中也可以想出沙子喷泉、维修地下水管等。听到孩子大叫:“我们成功啦!”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他们有强烈探索材料和周围一切的本能,这种生命冲动促使幼儿从生活中学习并发展自我。幼儿将许多生活中的经验带到了游戏中,使游戏情节得到发展。我鼓励班上孩子多带几双雨鞋来,下雨时撑起伞就可以玩湿沙,湿沙可塑性更强,如作画等,能变出更多好玩的东西。幼儿也在操作中感受到沙的颗粒感,知道沙子遇水成形固定的道理。他们参与性强,探究欲望大,有自己的创新,老师也不必担心。

四、排时间,互交流

克鲁普斯卡雅曾说过:“教育要站在儿童的位置上,并钻到他们的肺腑里去。”幼儿心理世界与成人的全然不同,只有了解幼儿心理及行为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善于选择参与活动的时机、角色,以“活动者”的身份出现在孩子的活动中,在自由、民主、平等的前提下与孩子共同参加活动,避免太多示范和规则讲述,特别是对于小班的孩子。把指导安排在和孩子一起玩的过程中效果会更佳。教师要更重视一物多玩,不要和盘托出。不可高高在上巡视游戏,一定要弯腰、蹲下,与孩子沟通交流。有时还可听听他们自己制定的游戏方法、规则。孩子的游戏规则并非永恒不变的,让他们自己设计,更能持久有趣。

五、换形式,多层次

在户外游戏活动时,大部分幼儿园都是自己班级玩,“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其实同个游戏可平行班级联合游戏,甚至可打破年级界限,小中大班混合交替游戏。固定的老师、不同的玩伴、流动的选择,可以让孩子充分享受到自主交往、创造的快乐。还可“一帮一”“大带小”“小带小”,增强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其动作发展。此形式现在有些学校非常倡导,也在试行中。这是师幼、幼幼互动的好机会,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形成校园文化特色。在组织时要注意三个方面的指导要点。

注重安全性:牵涉面积广,流动性大。师与师之间合理规划,角色成为“规划者”“活动的保安”。注重细节,可给孩子挂着贴好班级、姓名的胸牌,与保育员说明游戏情况,做好巡视工作。提醒孩子不要过度兴奋,导致碰撞。在游戏结束后清点人数,共同整理户外游戏场地、材料。

加强联系性:比如说,玩一个简单的赶小猪游戏,小班并不适合竞技比赛,所以不妨将两班穿插排队,面对面站立。师幼协商好,明确游戏中合作的重要性,虽不是一个班级的同学,但要很快、很稳地把“小猪”赶过去交给对面的小朋友再赶回来。这样穿插时,你班一个人我班一个人,他们之间就会有交流,有心灵的碰撞,非常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交往与互动的需求。他们在别的班级也会有许多的好朋友,也想要一起游戏,这样班与班之间的有效联系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丰富情境性: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合游戏会在选择材料,玩的内容、形式上产生一些小分歧。老师就要扮演好“协调者”角色,以减少摩擦。选择难度较低的游戏,层层递进,丰富游戏情境。还可以提醒中大班孩子谦让小班孩子,有时也可以让中大班的孩子扮演游戏“裁判”和“工作人员”,客观公正地评价,安全细致地保护弟弟妹妹。在游戏的各个区域可设立指示牌,让哥哥姐姐来提醒:“出汗了擦擦,你累了去休息下,我帮你接着玩。”小班幼儿各方面素质不如中大班幼儿,开展民间体育活动有一定局限性,可适当开展音乐游戏。如,放一段鸟飞的律动曲,幼儿就会很自然地翩翩起舞;放一曲进行曲,幼儿就会雄赳赳、气昂昂地学解放军走路。这种配乐活动,孩子也是很喜欢的。

此外,同一种游戏可以分多个阶段进行,不断尝试,学会灵活地变通。如,闯关类的游戏,可大小分工,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一关,配合进行,避免能力所不及而发生事故。比如,投掷、跳跃就比较适合中大班的孩子,他们四肢力量较强,能把控住。还可以安排一些户外的运动会,让更多老师、家长都参与进来。

六、勤记录,细观察

每次活动的结束其实是新的开始,活动中,教师情动于内而行于言,孩子就有话可说。在充满成长体验的情感传递中,孩子不仅教育了自己,启发了同伴,也感动了老师。当看着一张张稚气的脸庞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孩子意犹未尽,沉浸在美好的游戏中,你的内心也是十分满足的。一次活动的结束可以变成下次活动开展的预备阶段,我们一起进行点评、反思。研究证明:“孩子的参与活动≠真正活动。”人和动物在活动时,都有一种特殊的面部表情,这种“玩相”的典型特征就是笑。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活动着的幼儿的各种笑脸,如微笑、嬉笑、扮鬼脸、哈哈大笑等。有时,幼儿虽然没有笑,但他们的表情是专注、认真的。当幼儿无所事事、茫然发呆、无聊厌烦时,他们就不是在活动。这种时候需要采取干预措施。另外,判断一个孩子的活动是不是具有活动的性质,不是看活动的内容(他在做什么),也不是看活动的形式(他是以什么方式做的),关键是揣摩他的内心体验。当然,记录也要分为白描的客观记录和揣摩内心后的评价分析两部分。现在很多地区都重视观察记录这一块。我们现在也在采取表格形式,有效、圖文并茂地来反映幼儿在游戏时的各种表现。班里的孩子最喜欢我在户外活动时角色变成“摄影师”,给他们拍照,留下每一次快乐的瞬间。

户外活动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却不是现实生活的完全照搬。孩子们往往依据兴趣和认知水平反映生活,也会有些不足之处。那么老师可以采取“追踪式”调查,每天定人观察,进行总结分析;或者每天定点观察1~2名孩子交往互动,再根据多个数据对该点进行分析反思。真正高明的老师不是拉着孩子走,也不是背着孩子走,而是在下一个路口呼唤着孩子,耐心地等待孩子到来,与他们共同前行。老师给自己的定位不是“高控”,而该是“倾听”。要主动询问他们:希望开展什么活动?对某种游戏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和主意?是否需要对材料进行调整与补充?在他们的表达中捕捉到孩子的兴趣点,充分挖掘、尊重兴趣。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蕴含着无限的教育契机,就好像互动型“现场节目主持人”,提前“备课”,预设好节目环节,对节目的主题和相应的知识熟记于心,同时准备几套随机应变方案。穿针引线,引导孩子在各环节中寻求共性,展示个性。麦克风不是一直在教师手里,它是流动的。很多道理借孩子之口说出来,往往会事半功倍。

总之,活动着的幼儿的情绪总是正向积极的。在户外活动中的教师,交流、参与、丰富、记录就是在给孩子童年的花园增添一朵朵鲜花,“香”味扑鼻。用眼发现,用心观察,促使孩子内心深处一颗颗小种子萌芽,伴着他们茁壮成长。当户外游戏采取这“活、色、生、香”的有效措施时,就能发挥其教育意义。放开手,放孩子们在户外肆意玩耍、嬉戏、奔跑吧!还给他们时间、空间,他们是天生的艺术家,会向你我展示生命中最为纯粹、最为美好的一面!

【作者单位:苏州碧波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小班游戏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爆笑游戏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