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20-05-09黄蓓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考实践活动

【摘要】本文论述设计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提出立足语文课程,开阔学科视野;聚焦综合素养,培养综合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转变学习方式的教学建议,从而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综合学习 活动 设计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3A-0036-02

语文课程标准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建议中,提出了“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的要求。这就在设计教学内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对语文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普罗米修斯》为引子,从三个方面谈谈创新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设计的实践和思考。

一、立足语文课程,开阔学科视野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后,都会向学生推荐同类的作品。比如,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教师一般会推荐学生读《希腊神话故事》,让学生了解神话中其他人物的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希腊神话故事的兴趣。有一位教师在推荐阅读时却另辟蹊径,把目光聚焦在“火”上,她让学生思考:在希腊神话中,火种是盗取来的,那么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火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带着这样问题,学生的阅读就从单一的希腊神话扩大到中外神话中,聚焦到“火的来源”这一阅读主题上来了。

对此,笔者不禁想:人类从开始怕火到能利用火,经过了一百多万年的时间,火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对于“火”的阅读就局限在神话故事上,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的目的吗?语文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将“火”作为一个切入点,把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融合到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中呢?怎样融合才能使语文教学更贴近生活、更充满时代气息?

带着这样的思考,在课堂中笔者延伸出了“火与人类生活”这一学习活动主题。这个主题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虽然选题的范围比较大,但是,我们以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把探究学习的范围缩小到学生认知能力可以达到的程度,使学生的探究任务既具有挑战性,同时经过努力又是可以完成的。这样的设计,首先从思想上实现学科视野的跨越。具体怎样操作呢?笔者将在下文逐漸呈现这个学习活动的跨学科思想。

二、聚焦综合素养,培养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可见,无论是在课堂教学当中,还是在延伸出来的综合学习活动中,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下面,我们从活动实施的过程来看一看如何设计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的学习能适应生活需要,并且可持续终身发展。

(一)头脑风暴问题牵引,培养高级思维能力

在活动实施前,笔者先让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一系列问题,并从中提炼出“人类对火有哪些想法或认识”“古人是怎样取火的”“古人取火的方法是不是可行”“火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等关键性的问题。这几个问题看似和语文学习没有多大关系,却从知识基础、知识体验到扩展延伸,层层深入,是学生结合学习和生活体验提出的问题,符合语文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为后面的学习探究活动打下了基础。

为解决以上关键性问题,笔者设计了五个学习任务:了解火的知识,探究人工取火的方法,了解火对人类的影响,探究防火的方法,制作学习成果并汇报。在完成前面四个任务后,笔者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探究—收集并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后提出新问题”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取新的知识并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学习过程就是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

比如,在完成“探究人工取火的方法”这一任务时,学生运用数学和科学这两门课程的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动手实验+数据收集+分析归纳=新知识”进行探究。学生在网络上查到古人取火的方法之后,对其可行性提出质疑,接着做实验验证。他们不迷信资料,用科学的实验检验网络资料的真伪,这个过程一方面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精神,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学生的高级思维——批判性思维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借助网络平台,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在语文课上,我们常常让学生运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品读课文,这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除了阅读文学作品,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信息来拓展自己的学习空间,这就需要具备在海量信息中提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

比如,在完成“了解火对人类的影响”这一任务时,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筛选、阅读大量的网络资料,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从“火对人类好和不好”两方面对资料进行分类处理。有一部分知识远超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学生不但理解了这些知识,还用这些知识作为阐明自己观点的依据,把新知识和已有的火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思维导图把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建构并可视化。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多样表达能力

“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是语文课标对实现“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提出的要求。在活动设计中,要怎样做才能达到“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这一要求呢?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交流技术来促进合作交流。比如,在课外使用QQ群布置查询和交流资料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博客、论坛发表自己的观点,发布学习成果,并就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请教与探讨。虽然没有面对面,但也充分体现了现代交流方式,是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数据分析技术展现学习成果。比如,学生在取火实验中,记录下不同时段测的温度,然后借用电子表格技术将实验数据绘制成数学学科的折线统计图。把客观、抽象的数据形象化,便于学生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使抽象思维不发达的学生更易于归纳出科学的结论。这也是教师在潜移默化地把用数据、图表来表达观点的方法教给学生。

当然,教师还不能忘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习作。学生通过记录一次次实验过程,描写学习团队间同学互帮互助,书写整个活动的收获和感想,无论是线上作文还是纸质习作,都是真情的流露,真实的表達。

三、小组合作探究,转变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主题的活动设计中,我们首先根据活动的整体构思,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组建学习小组,特别注重挑选沟通协调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团队组长,以及选出一批信息技术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将他们分配到每一个学习小组中,以确保各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确保在活动成果展示课上,每个组都能有精彩的表现。

在活动主题确定后,“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制订—问题探究过程—学习成果呈现”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合作实施完成,教师只是提出指导性建议。从学生学习成果的呈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样的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然而,学生年龄小、经验尚浅,为了更好地指导他们活动,保证学生的学习既不偏离目标又起到激励的作用,我们运用多元评价和学习支架,从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为学生制订了《合作学习评价表》《小组活动评价表》《批判性思维自评表》《评判性思维评价表(教师用或小组互评用)》四个评价量规(表),使它们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起促进作用。

我们还通过由《项目时间表》《活动概念图》《网络搜索资料记录表》《取火实验报告表》《小组讨论记录表》《实验报告单》构成的学习支架,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从学习时间、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保证课外学习活动能正常开展。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不仅仅发生在语文课上,也可以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进行;语文学习,不仅仅发生在学校里,还可以发生在家庭、社会当中;在大数据时代,语文学习发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更成为一种时尚。虽然我们用大于一周的时间对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进行了以上尝试,但事实证明,其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

作者简介:黄蓓(1978—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一级教师,在职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合作课堂教学研究。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思考实践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