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本深层解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2020-05-09韦灵周志奇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深度学习

韦灵 周志奇

【摘要】本文以外研版新标准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8 Accidents Unit 2“I was trying to pick it up when it bit me again”中的阅读语篇“Smile,please.”为例,阐述基于文本深层解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三个策略,认为教师应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教材及学情,确定教授的核心内容,聚焦文本,厘清文章的脉络;深挖核心词背后的含义,带领学生体会英式幽默;迁移语篇中的知识,发散学生思维,升华情感实现学科育人。

【关键词】深度学习 英语阅读教学 文本深层解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3A-0019-02

阅读课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主阵地,阅读语篇承载语言知识,传递文化内涵、反映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而初中英语阅读深度学习不仅注重知识的归纳与类比、知识的重组与整合,还注重学生高阶思维和迁移能力的训练。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阅读教学以及深度解读文本的重要意义[1]。文本主要指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通常是具有完整、系统含义的一个句子或多个句子的组合。一个文本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一个篇章,也可以包括图片、符号、公式、图表等[2]。文本解读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深层解读文本即是解读语篇思维模式,解读语段信息逻辑,解读文化背景,解读情感体验与解读批判性思维[3]。教师可以以文本、内容、语言、文化、结构等方面为切入点,通过内容解读、主题解读、结构解读、语言解读等实现对文本的深层解读。深层解读出来的内容,通过活动设计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经历,教师引领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感知、吸收、内化、迁移才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因此,深层解读文本有利于帮助教师做好目标定位和教学决策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以外研版新标准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8 Accidents Unit 2“I was trying to pick it up when it bit me again”阅读语篇教学为例,从文体、语言和语篇三个角度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展开说明。在本次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着眼于单元,开展多维研读,以期实现文化渗透、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从单元整体出发,通过研读《课标》、教材以及分析學情,确定教授的核心内容,聚焦文体,厘清文章脉络;其次,教师从语言角度分析文本,通过阐释核心词汇、深挖背后的含义,赏析语言风格方法,了解英式幽默;最后,教师从语篇角度分析文本,在语篇的基础上放飞学生的想象,总结他们的生活经验,提高语篇的张力与弹性,推进思考并挖掘思维品质,在语篇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总结生活经验,达成知识的深度内化。

一、读文体,理文脉——提炼结构化知识

文章题材和体裁的不同,使得文本的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理解文章结构是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归纳大意的前提条件。厘清了文章的结构,也就厘清了阅读篇章的经脉,抓住了阅读材料的肢体框架。而Mind-map(思维导图法)可以将块状的、零散的知识围绕核心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以核心内容为中心而成发散形式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在深度上和广度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4]。思维导图、表格等图示技术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文章主旨大意、理清文本脉络,形成结构化知识。

本课的文本为一篇记叙文,教师可以以事件发展为主线展开教学。因此,在Post-reading环节,教师首先通过让学生在泛读与精读后回答问题的方式,使得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整理脉络,提取文本主线。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将主线与主要内容转化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在思维导图(如下图)的帮助下,学生发散思维,激活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在小组合作复述的过程中通过表演的方式呈现故事情节。

在这一环节中,思维导图的形成锻炼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也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文本的结构和脉络,帮助学生更好地复述故事。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激活了对故事的丰富想象,复述与表演相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学生拥有上台展示的机会,鼓励了学生大胆地表现自我。

二、品语言,挖含义——体会英式幽默

教师对文本语言进行细致解读,确定语言目标,让学生感知、理解和赏析语言是学生有效输出和运用语言的前提。语法能力能保证语言的准确性,词汇能力能保证表达语义的丰富性,修辞能力能更多关注语言美感[5]。因此,从语言角度解读文本就是关注文本中的词汇特征、语法特征、句法特征和修辞手法等,分析它们是如何为呈现文本内容服务的。通过解读文本的语言、设疑追问,学生既可以挖掘语言的深层含意,拓展思维,也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6]。语言更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品析语言,教师能够带领学生体会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例如,这篇文章的标题看起来与课文内容无关,这其实是英式幽默在思维方式和语言上的一种体现: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来讲述严肃的道理。“遇到意外如何自救”本是严肃的话题,大多数以此为主题的文章会一条一条地列出我们应该做什么。本文则以英式幽默讲述了一种自救的方法,并通过标题“Smile,please.”这一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幽默地表达出来。所以在While-reading环节,教师对标题“Smile,please.”的“smile”进行设疑深度解读,询问学生:“Who smiles?”再进行一系列的追问:“Can snake smile?”“What is Henry like?”“Whats the meaning of‘smile?”“Is the title reasonable?”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作者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这事故想要传递的情感信息。通过问题追问启发学生思考,发散其思维,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寓意进行深度思考,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教学深度学习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探析普通私立高中生英语阅读学习困境及对策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