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发微
2020-05-09蒋旭健
蒋旭健
文本细读,就像王尚文先生说的一样,我们是要去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而这些细微声响的关键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寻找进入文本的“切入点”。细读文本,教师可以通过品鉴词语、对比理解、还原场景以及咀嚼细节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在细读、精读的过程中潜心涵泳,触摸文本,咀嚼语言,发掘内蕴,带领学生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一、品鉴词语,潜心涵泳
涵泳是一个书面语词汇,指对文学艺术鉴赏的一种态度和方法。从字面上分析,“涵”是潜入水中,有沉潜之义;“泳”是游于水中,有游泳之义。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潜心涵泳主要是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浸入到文本当中。只有沉潜其中,找到文本中动人的细节,亮点的词语,不断地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玩味和推敲,学生才能从品鉴词语出发,领会文章的深刻内蕴,真正获得其中之味。
例如,在教学毕淑敏的《我的五样》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通过品鉴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五样物品背后真正的深意。作者的五样分别是空气、水、阳光、带刺的鲜花、笔。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在选取时只经过片刻的思考就本能地选取了空气、水、阳光这三样,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充满了严谨的科学意识,飘着药品的味道”。结合到作者当时的职业,我们可以推理判断这是作者作为职业医生的生命情结。“带刺的鲜花”象征了生活的美好和短暂的艰难,“笔”对作者意味着的则是挚爱的劳动和神圣的职责。在舍弃的顺序中,作者依次舍弃了“鲜花”,也就是舍弃了奢侈和浪漫的情調。然后是“水”,作者认为和“空气”相比,没有“水”还能坚持。第三个是“空气”,作者的理由是无生命意义,还有哲学意义。最后的取舍在“阳光”和“笔”之间,作者最终的选择是“笔”。对作者而言,“笔”是作家的真爱,是生命有意义的寄托。可以说,每一次对这五个词语的剖析和品鉴都是非常深刻的,教师要带领学生在不断品鉴词语和探讨其蕴含的深意的过程中,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体味生命的意义。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在带领学生品鉴词语和细读文本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掘和寻找文本中有价值的词语,在这个基础上再深入地去探讨词语衍生的表达和意蕴。由词语出发,反复品鉴和领悟作者借词语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达到共鸣,进而帮助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对比理解,认识写法
对比理解的方法是说我们可以把不同的文章组合到一起进行教学。通过组合阅读,学生会从文章的对比理解中学习和认识不同风格的文本的写法。同时,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对比不是比较不同文本的写作水平、层次高低,而是要利用对比使学生对不同的文本的写作风格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
例如,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和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这两篇文章中,作者都是以冬天为写作的背景,教师可以把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对比理解,学生会进一步了解两篇文章的不同写法。在《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里,作者利用的是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通过细读文本,可以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在《江南的冬景》里,作者主要采用的是对比的写作手法和虚实结合的写景手法,结合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江南冬景迷人之处,体现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在对比理解两篇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手法和风格的认识会更加直观和深刻。
在进行对比理解,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相关性、探究性以及有对比价值的阅读文本。文章的内容及形式或者相近,或者相对,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才能将不同的文本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有效的对比阅读才能使学生既活跃思维,深化认识,同时也能利用对比进一步把握文本特点,认识不同写法。
三、还原场景,激活体验
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精读及深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使用语言、提问、多媒体等多种多样的辅助性手段帮助学生延伸想象的翅膀,还原文本场景,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跟随着老师的指引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和积极的思维运动,对文本内容有进一步的感悟和思考,强化感受,激活体验。
例如,在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课文的时候,小说的情节大致是女画家琼珊因为肺炎而失去了对生命的信心,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一片常春藤叶上。好朋友苏艾把这件事告诉了贝尔曼。老贝尔曼为了帮助琼珊,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一片常春藤叶在墙上,这片不落的叶子给予了琼珊生命的希望。在初步阅读时,教师要首先带领学生梳理清楚小说的情节。等学生基本理清情节之后,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细读与精读,通过分析小说人物的形象、心理、神态、行为等,在自己的脑海里还原小说的场景和情。初见贝尔曼,勾画出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牢骚满腹等描写,我们还原的是一个穷困潦倒、失意消沉、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的老画家的形象。又见贝尔曼时,通过语言描写我们了解到他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再到最后,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给了琼珊活下去的信念,牺牲自己拯救了他人。通过对场景的还原和思考,学生对故事的探究欲望不断增加,也在激活体验的过程中对这篇小说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文章的表达是为读者用文字搭建起了故事的框架,文本的细读则是要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中去,用自己的思考、联想去填充完成这个框架的具体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是文本的评论者、分析者,也可以是文中的人,场景中的人。我们要帮助学生尽可能地进入和还原文章的场景,实现文本的深度品读。
四、咀嚼细节,把握内涵
在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咀嚼细节是指我们要推敲、思考重点的词语、句子、场景等文本的细微之处,通过对细节的精准把控和深度挖掘,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文本的内涵,推进对文本的解读,让学生可以透过文本的表面陈述去理解字中意,字外意,从而使学生真正能够体会和领悟细节背后的深刻内涵。
例如,在教学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这篇课文的时候,文章里有很多的细节描写都需要我们通过文本的细读去发现和掌握。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描写的是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文章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我”与地坛的关系。第二部分是作者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在学生熟悉了这些内容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再次进行文本的细读,找到文本中体现文章主旨的细节之处。学生在认真的细读之后,对自己发掘到的细节描写进行了交流。文中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个细节处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古园的荒芜冷落正烘托着作者的悲苦命运,也正是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予了作者对生活的新的感悟。作者通过对地坛的景物描写,既有破败、荒芜、古旧的特点,也有宁静,充满活力、生气的描写,表面上是写地坛,其实写的是作者的心境。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暗示着作者冰冻的心已经在生机盎然的地坛中复苏。就这样,通过对细节的品读和理解,学生对文本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说解读文本有法,但无定法。文本的细读和精读,它的落脚点可以有很多。除了上述提到的品鉴词语、对比理解、还原场景以及咀嚼细节的方式以外,教师还可以从文本中的破绽和矛盾之处、语言风格、文章意蕴等不同方面入手,运用好文本细读这把利刃,帮助学生攻克阅读理解的难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细读、精度和深读的过程中,由文本展开联想和思考,不断发现文本中的动人之处,拓展学生读书的眼界,给学生以心智的增长、精神的养育、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促使教师进一步改进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通联:江苏宜兴市官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