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同心”细品语意逻辑

2020-05-09潘海霞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男儿语意同心

潘海霞

古代诗歌是中国语言艺术的瑰宝。笔者曾开展了一次关于古诗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320名学生里,喜欢阅读古诗词的多达280人。然而,当古诗词一旦变成考题,中学生就颇感头痛,其主要原因是读不懂,以致古诗鉴赏题一直是高考试题中得分率较低的考点之一。

语言的障碍是造成学生读不懂古诗的主要原因,古代诗歌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加之其语言较为凝练,时常跳跃,有些又纯属是无意中的直觉表达,学生破解起来难度较大。那么,如何解读古诗?学人对此颇多论述。明人胡应麟曾在《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也曾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诗的思维就是意象思维。”正因为意象在古诗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如何解读诗歌,中学语文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抓意象。这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屡屡发现,即使学生把常见意象所包孕的含义背得滚瓜烂熟,却仍然不会解诗。这一尴尬的现实告诉我们指导学生解读诗歌,抓意象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古代诗人对意象的使用也是比较灵活的。解读古诗,还得立足诗歌的言语表达,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以“同心”细细咂摸诗歌的语意逻辑。

何谓“同心”?顾随先生说:“与花鸟共忧乐,即有同心。”对于解读诗歌来说,即是循着诗人的语言,通过流动的语词,把握诗歌的语意逻辑,从而体会诗人的所思所想所忧所乐。

以下是浙江省十校联盟模拟考中出现的一首古诗:

古意

[唐]李 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蝟毛①磔②。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能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①蝟毛:即猬毛,比喻胡须稠密。②磔:张开。

这首诗刻画的是一个刚勇犷悍却又不乏柔情的勇士形象,但是学生对“杀人莫敢前”一句的解读出现了较大分歧。有的学生认为这句诗应该理解为勇士杀得敌人不敢向前,由此刻画出诗中“男儿”的勇猛;但也有一大部分学生将其解读为“男儿”的胆小畏缩或悲慈。错解的原因固然有文化知识的缺漏,如不知道“幽燕客”意味着什么,不知道“七尺”代表什么;也有对后一句“须如蝟毛磔”的想象错误,认为是写“男儿”的邋遢肮脏,由此反推语意,直接导致对“杀人莫敢前”的误解。但是,究其根本,对诗人缺少“同心”当是造成误读的主要原因。部分学生正是因为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没有遵循诗人的表达思路,思维出现了断层,进而将“杀人莫敢前”抽离前后诗句,甚至脱离整首诗构设的语境,只就单句的字词解诗,忽视了诗句与前后句语意上的承继和黏连,从而将其理解为“杀人不敢上前”。

《古意》这首诗开篇就气势不凡,“男儿事长征”一句道出了古代男儿共有的心理自觉和文化追求,即投笔从戎,奔赴边疆为国立功。这样一个“男儿”从小就游历在游侠之风盛行的幽燕一带,喜欢跟人在马上一较高下,从不珍惜七尺之躯。接着这样的语意往下推进,如果写的是胆小,就完全破坏了诗歌的语意逻辑。也有学生认为这样的写法是“先抑后扬,通过杀人莫敢前的胆小,反衬出男儿为国尽忠的决心与坚毅”。假如学生的看法能够成立,按照常理逻辑,内容上也应该调整为:先写初入战场的胆小,再写经过战场的历练,变得勇猛,而后越发刚毅。但这样的写作逻辑明显与诗人的表达不符,因而学生的解读只是脱离原诗的语意逻辑,孤立读诗而得出的不符合所给诗歌本身表意逻辑的“一家之言”。

陈道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画意性”的特点,每一句话都可以想象出一幅画面,但这并不意味着画面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一首诗歌里的任何一幅画面都是为诗歌所要描绘的核心形象或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或抒发的情感服务的,其语意总是会若隐若现地指向诗人所要刻画的形象或所想表达的情感。李颀的《古意》着力于刻画一个在边疆从军的“男儿”形象,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诗人在开篇便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这个“男儿”的概貌,而后的“杀人莫敢前,须如蝟毛磔”以及诗作最后的“三军泪如雨”这三幅画面都是通过细节让我们对“男儿”的认识由粗略的轮廓变得更为生动、更为丰满、更为深刻,但这些细节性的画面也都是紧紧围绕开篇概括性的描述展开的,两者间的语意紧紧相承。解读诗歌切不可想当然地切断诗人的表意取向,而应该跟随诗人的笔触,以“同心”理解诗人的独特表达。

为更为全面地刻画某一形象或更为深刻地传达某一情感,围绕核心语意,从不同角度集中发力,这是诗歌常见的语意表达逻辑。但有些诗歌也会来个突转,就像一条河流,原本顺顺畅畅地流着,突然来了个急转弯。对于这样的突变,如果不与诗人“同心”,仔细涵泳诗歌语言中蕴藏的逻辑,那就无法正确解码诗人的语言所代表的符号意义。请看下面这首诗:

黄州

陆 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①,迁流还叹学齐优②。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③!

【注】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②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③生子何须似仲谋:《三国志·孙权传》中曹操曾云“生子当如孙仲谋”。

有些学生是这样理解最后两句的:

学生1:在感叹即使生子如孙权,他也会随时间流逝而变为“陈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对现实的妥协。

学生2:因诗人看到赤壁景象凋零,一切都只是陈迹,便感慨为什么一定要像孙仲谋那样,到最后也不过是陈迹,表达诗人对人生世事消极的态度。

学生3:由“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可看出诗人对于时光无情的认识,只求子孙生活平安的期冀,体现诗人对生活的妥协与无奈。

以上学生都读出了“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的字面义,但如果循着这首诗歌的语意逻辑来解读最后两句,我们会发现“避世”只是表象,实际隐藏的却是激愤不平之情。

《黄州》一诗前三联的语意是一以贯之的,都在悲叹自己的不如意,按照這个逻辑下来,最后一联可以是抒写自己看淡人世,退隐江湖。但是,若是细究前三联语意中蕴含的情感倾向,这样的解读就明显与陆游不“同心”。诗中有这样一些词直接表露了诗人内在的情感:局促、悲、叹、恨、羁愁。“局促”可引导学生勾连现代汉语的“局促不安”一词,读出诗人内心的不舒畅,诗人为何如此呢?陆游一生有志报国,但处境窘迫:绍兴中应试为秦桧所黜;积极参与张浚的抗金规划,又被罢斥还乡,这一次又被放任到“难于上青天”的蜀地。所以诗人常常悲叹自己就像是楚囚钟仪一样,虽心怀大志,但身不由己,无计可施。即使如此,诗人并未放弃努力。“迁流还叹学齐优”是在说自己哪怕被贬谪,也要学齐国优伶曲意承欢,讨好于人,为什么呢?因为诗人心中有志尚未实现,还得为“志”折腰。“江声不尽英雄恨”,所谓的“英雄恨”表面上说的是被巨浪淘尽的三国风流人物,但实际上是作者的自况之辞。滔滔江水也流不尽英雄的遗憾,“恨”何其多!如今又被迁谪远地,愁绪满腹,难以释怀,只见白发频添,试想,如果是一个对人生已经持消极态度的诗人,怎会有如此的表现呢?“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实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愤激之辞,是对可悲现实的控诉。只不过诗人在表达时有意隐藏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正话反说的方式让言辞的表达更具震撼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诗歌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单就字面解释,就同胡乱嚼橄榄一样,没有多大的滋味;通过字句体会情趣,滋味才会隽永。”以“同心”品味字句,疏通诗意,明了语意逻辑,才能避免各种断章取义或是“自作主张”式的解读,真正体会到诗作的“情趣”,让诗味滋润我们的心灵。

[作者通联:浙江江山中学]

猜你喜欢

男儿语意同心
同心战"疫" 携手前行
同心逐梦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勠力同心 坚韧前行
勠力同心 坚韧前行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运用思维导图,做好提炼语意题
军中铁男儿
男儿勇担当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