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使用管理的内控制度建设探讨

2020-05-09熊海艳

经营者 2020年5期
关键词:使用管理三公经费

熊海艳

摘 要 “三公”经费是保障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支出,其使用管理关系到单位后勤工作、单位日常用车、财务等方面日常基础管理。只有提高“三公”经费使用管理质量,才可以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为单位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起到帮助。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使用管理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执行策略,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三公”经费 使用管理 内控制度 建设

“三公”经费是行政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因“三公”经费属于国有资产,其主要是由单位后勤、财务等部门管理。但在实际管理时,会出现管理体系不健全、人员法律意识较弱等问题,这就会对“三公”经费管理造成一定影响,严重情况下也会产生诸多财务风险与公共风险问题。因此,只有结合“三公”经费管理现状并制定出相应措施,才可以有效实现“三公”经费支出的规范性管理,为单位后勤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三公”费用使用管理问题——问题分析不够深入

(一)管理体系不健全

“三公”经费使用在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也是确保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当前,在进行“三公”经费使用管理工作时,会出现诸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在于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措施不足等,在机制体制层面未针对“三公”经费使用管理、安全管理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時,部分管理条例与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作标准定义不明确,这就会导致部分人员出现钻法律漏洞或违法操作的情况,最终造成工作质量及效率受到影响,从而该因素也会成为限制“三公”经费使用管理等工作发展与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1]

(二)管理者与使用者职权未实质分离

“三公”经费使用过程中,单位领导既是管理者也是使用者,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未实质分离。管理部门对管理工作指导与监督不到位,未建立职权分离的管理制度,其对单位的资金和领导的廉洁风险有着诸多影响。使用过程中违规操作屡见不鲜,管理效果不佳,影响到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也会造成单位出现经济损失,对整体“三公”经费使用管理与发展进程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三)未按预算审批用途、变相或者超标准列支“三公”经费。

在“三公”经费使用中,不严格按预算用途使用,违规或扩大范围开支“三公”经费,不严格执行公务消费强制目录结算制度、超标准配备公车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一些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导致行政运行成本增加,同时给管理者增加管理难度。

(四)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人员综合素质是制约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完成修理工作的关键,但目前仍存在部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专业素养较低等问题,同时其工作责任心较差。这不仅会导致其无法顺利开展工作,而且也会造成管理质量受到影响。此外,在未向“三公”经费使用管理输送专业人才与制定管理制度时,也会对“三公”经费使用管理未来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只有通过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培养人员,吸纳人才等,才可以有效提高“三公”经费使用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并为行政事业单位未来发展及国有财产保障奠定基础。

二、行政事业单位“三公”费用使用管理有效执行策略

(一)精准实施资金管理

在实施资金管理制度时,具体可以将资金管理分别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提高单位资金运作水平,从根本上增加行政运行效益。二是针对单位资金支出实施追踪管理,充分加大对资金使用与资金调度的监管力度,从根本上实现专款专用,从而规避出现资金擅自挪用或私自占用等情况。三是有效加大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及时清理往来款项,从根本上降低出现资金风险或索赔风险概率。

(二)提高对会计风险的重视程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相关领导需要充分认识到会计部门对于行政单位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程度上的会计基础知识。针对负责财务管理的领导,进行会计基础与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使其可以更加了解会计工作,并为会计工作风险防范提供良好的建议与意见,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流向。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将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指标作为会计工作考核目标,同时也需要通过考核目标实现调动负责领导与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根本上规避出现违规违法行为出现。此外,在针对“三公”经费使用进行管理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应的台账记录人员,并详细记录专项资金支出情况,确保可以在规定范围内不会出现滞留未拨、虚列支出、挤占挪用等情况。[2]

(三)强化“三公”经费使用管理核算基础

在强化“三公”经费使用管理核算基础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实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决算公开,其中主要包括收入支出、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等,确保所有收支可以实现透明化。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外部监督机构可以更加全面地获取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相关信息,最终通过客观方式评价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活动,并给予相应建议、意见,帮助实现减少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使用不明确情况出现。此外,在强化“三公”经费使用管理核算基础过程中,也需要全面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结合核算人员工作能力与日常工作内容制订出现相应培训内容,从根本上增强相关核算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强化“三公”经费使用管理核算基础。

(四)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三公”经费使用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专业素质是确保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并有效确保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掌握“三公”经费使用管理工作重点与安全规范,才可以确保人员工作过程安全。这就需要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人员安全意识、工作能力、基础知识、责任心等方面进行培训,并在培训完成后对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成绩决定人员是否可以上岗工作,从根本上确保上岗人员各项素质过硬,从而为“三公”经费使用管理工作质量与安全、效率等提供保障。

(五)建立资金使用风险控制体系

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促使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充分结合自身单位实际发展情况,构建出完善、可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控制体系。同时也需要构建出相应领导小组,全面提高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控制体系顶层设计,确保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控制体系可以渗透进单位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控制体系过程中,需要全面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岗位不相容原则,并充分明确部门与工作人员之间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业务、信息、绩效等管理工作相互结合。此外,在建立会计风险控制体系时,需要全面实施审批人员与执行人员相互分离,操作人员与检查人员相互分离,财务物资管理、购买、验收、登记工作相互分离,并且在针对成本进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在效益方面全面实施考核,从根本上规避出现风险舞弊情况,最终确保国家资金安全与完整。[3]

三、结语

“三公”经费不仅关系到单位资产安全,而且也与单位日常经济活动息息相关,而当“三公”经费管理出现问题时,会导致出现经济损失。因此,本文针对“三公”经费使用管理问题展开全面探讨,并提出精准实施资金管理、提高对会计风险重视程度、强化“三公”经费使用管理核算基础、加大人员培训力度等管理措施。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三公”经费使用管理问题,而且也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为巴中市审计局)

参考文献

[1] 王明龙.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17(6):178-179.

[2] 王榛.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内控信息化建设要点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4):86-88.

[3] 程亚兰,胡晓霞.部门预决算审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政监督,2017(02):52-55.

猜你喜欢

使用管理三公经费
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继续推进经费标准一体化改革
远东运动会募捐机制探析
民政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让百姓看得懂、愿意看“三公”账单
“三公”要严查,但美国不是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