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护理在疾控中心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干预效果研究

2020-05-08康东霞

健康之家 2020年15期
关键词:细节护理

康东霞

【摘要】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在疾控中心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7月~2020年5月在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124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2例。对照组儿童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儿童接受细节护理。评估两组儿童恐惧度,对比两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一级恐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级恐惧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疾控中心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较常规护理而言,可以减少儿童恐惧感,家长护理满意度更高,接种后不良反应相对更少。

【关键词】疾控中心儿童预防接种;细节护理;临床护理效果

儿童预防接种指的是将疫苗接种在健康儿童的体内,使儿童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力,获得对这种疾病的免疫。预防接种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体免疫力,达到预防并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实施接种才能够充分发挥出疫苗的效果。但一些早产儿及难产儿并不适合预防接种,可能存在发热等禁忌证,且如果儿童本身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或为严重过敏体质,接种疫苗可导致异常反应甚至危及儿童生命[1]。部分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相关事项及重要性缺乏一定的了解,为此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工作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常规护理虽然可以引导儿童顺利进行预防接种,但并未完善各个方面的护理工作。为探究细节护理在疾控中心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于张家港市疾病预防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24例为研究对象,月共计纳入124例预防接种儿童,以常规护理为对照处理展开两组儿童临床护理效果的差异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8年7月~2020年5月在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124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2例。对照组男28例,女34例;年龄6~18个月,平均年龄(11.6±2.2)个月;接种乙肝疫苗21例,百白破疫苗19例,麻疹疫苗12例,水痘疫苗10例。实验组男25例,女37例;年龄6~18个月,平均年龄(12.5±1.7)个月;接种乙肝疫苗11例,百白破疫苗15例,麻疹疫苗11例,水痘疫苗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取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家长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所有儿童均为足月的健康儿童,排除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存在接种疫苗禁忌证以及对疫苗有过敏反应的儿童。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处理预约接种问题,观察儿童接种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1)疫苗管理:保证接种疫苗的质量,接种前再次核实疫苗名称、生产批次以及用法用量,检查瓶身有无破损、疫苗有无过期等情况,从根本上保障儿童预防接种的安全性。(2)环境护理:做好接种环境的清洁及消毒工作,有效避免儿童接种感染;通过张贴温馨提示标语的方式尽可能营造温馨、和谐的接种环境;适当改变接种人员的衣着并增加色彩元素以拉近与儿童之间的距离;做好预防接种相关器材及用具的管理工作。(3)健康知识教育:在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建卡时应当对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帮助家长了解小儿常见的传染病、疫苗接种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预期效果,详述接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接种后1周内的护理工作,以发放预防接种知识手册或开设健康讲座等方式来强调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意义。(4)心理健康干预:接种前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以游戏、音乐以视频等方式转移儿童注意力,缓解儿童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心理,尽可能提升儿童的配合度,从而有效减少因接种失败而引起的疼痛感。(5)接种后随访:首先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叮嘱家属按医嘱定期复诊并再次进行疫苗接种,建立独立的儿童接种档案,记录儿童首次接种时间以及接种情况,保留好家长的联系方式,对儿童接种后情况进行电话、微信及上门随访,强调接种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指导家属在不良反应发生时尽早带儿童来医院就医。

1.3 观察指标

恐惧程度分为一、二、三级恐惧,级别越高,儿童出现回避行为更多、恐惧感更强烈。采用自编量表评估家长护理满意度,以主观评分划分程度,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观察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发热、头晕以及疼痛等[2]。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恐惧程度比较

实验组一级恐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级恐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2.3 两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决定了其正处在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全的阶段,很容易受病菌感染,预防接种则是降低儿童传染病发生率、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预防接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相对较多,很多家长由于缺乏科学的医学知识无法在儿童接种前后给予正确的临床护理,且临床护理工作琐碎且复杂,看似平凡简单,却关系到护理对象的生命安全,为此,急需具有专业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医护人员对儿童家长进行专业的指导。细节护理是对常规护理的一种强化,更加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旨在尽可能减少患者的不适感、疼痛感,积极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增加患者的依从行为,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3]。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一级恐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级恐惧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相较常规护理,经细节护理的儿童恐惧感更低。这是因为细节护理更加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方式,缓解儿童恐惧心理[4]。实验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细节护理不仅关注儿童健康状态,同时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接种前家长更加放心,接种后的随访工作也使得儿童得到了更加科学、系统的护理,家长满意度也因此提高。实验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细节护理以基础护理为基础,更加强调完善每一处细节,尽可能使服务对象感到舒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服务对象各项需求的不足,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这一结果与邹素珍[5]在2019年研究中的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在疾控中心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显著。细节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基础,不仅关注服务对象的生理状态,更加关注服务对象的心理健康,从接种前心理建设到接种后科学指导,尽可能满足服务对象的一切需求,不仅可以有效减轻儿童接种前的恐惧心理,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家长护理滿意度,减少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尕日毛.对接种疫苗的儿童进行接种反应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20):78,80.

[2]张秋霞.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预防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2):178-179.

[3]翟大雁.浅谈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的预防[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8):29.

[4]马婵.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9):170.

[5]邹素珍.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预防作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4):163-165.

猜你喜欢

细节护理
细节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细节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细节护理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确保手术安全的价值
细节护理对体检者依从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探讨细节护理在体检中心查体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细节护理在体检中心的地位
急诊胃出血患者行细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面部烧伤中五官具体部位细节护理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