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统计分析及建议

2020-05-08王秀华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统计分析高校图书馆建议

王秀华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出现与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图书馆不得不应对馆藏资源应用频率日渐下降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统计分析及建议进行简略的探讨,希望可以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应用率的提升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统计分析;建议

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作为每所高校材料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最为关键的教辅部门之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资源服务种类,然而在广大学生应用电子资源或是微服务频率不断提升的现况下,也对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有效应用产生了不利影响。怎样提升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频次,对各类学生所青睐的图书类型进行充分的了解,更具针对性与全面地开展馆藏资源建设工作,加强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统计力度,并进行更为深入与全面的研究分析就变得愈发关键。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某高校图书馆为案例,对该校2013年—2017年所涉及的数据信息予以统计,以对广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及喜好进行深入的了解,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工作提供建议,提升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频次,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具专业性与丰富的资源服务类型。

一、图书馆概述与数据来源

某图书馆在1960年之初创办,截至目前已有4个馆舍,整体面积为3.2万m2,图书阅览座位总量为5680个。其中,电子图书共计55.8万种,纸质图书共计191.35万册。并设有6个中文图书借阅室,每星期图书开放借阅总时长为105小时。五十几年来,始终将“以人为本、服务第一、读者至上”当作办馆的核心宗旨,并将检索、自修、借阅、研讨、休闲以及培训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模式。

二、图书馆流通数据统计

(一)基本概况。根据汇文系统统计表明,2014年图书流通量较2013年相比,减少了将近5.1万册图书。即使高校整体规模近些年正处于持续扩展的状态,并且在校学生总数量也随之提升,2015年图书流通量有了显著的增加,2016年—2017年在校学生总数量较2015年相比较为稳定,每年大致有2.3万人左右,然而图书流通数量却有所减少,并且正以逐年减少的状态不断发展。2016年的图书流通量较2015年相比大约减少了27%,2017年的图书流通量较2016年相比大约减少了18%。通过分析表明,近几年随着我国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也为馆藏图书流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高校学生所实行的阅读模式也从原来的图书馆借阅模式逐渐转化成电子阅读模式,甚至是网络化碎片阅读。

(二)根据类型对读者借阅近况进行统计。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本科生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图书借阅频次最多,所以,其图书借阅的实际情况极易对读者借阅率比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2017年的借阅率较2013年相比整整减少了42%。然后教职工读者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图书借阅频次也相对较多,除了在2013年的图书借阅率相对较高之外,2014年—2017年的图书借阅率均十分稳定,2017年的借阅率较2013年相比整整减少了36%。因为近些年该校硕士以及研究生招生数量储蓄提升,同时还新添加了历史专业模式点,所以研究生的图书借阅率正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2017年的借阅率较2013年相比整整提高了12%。

(三)年借还量周期统计。根据相关统计表明,5年之中的借还量曲线大致相同,而这和高校的基本概况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2月和8月基本上为放假时期,将放假时期当作划分,每年图书借还量主要以3月—5月、9月—11月为高峰时期。首先,3月正值学生假期归来之时,借阅图书的学生需要将假期在图书馆借走的书换回去,同时,因为刚刚开学,消沉了一个假期,大部分学生都会对读书抱有一定的热情。其次,4月、5月为毕业前夕,无论是哪一年,在这个阶段,学生基本上都需要从图书馆之内借阅大量的专业图书,为接下来的毕业论文撰写以及答辩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所以图书借还量相对较高。然后,6月开始正式步入英语考级与期末复习时期,加之气候炎热,去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学生不断降低。在下半学期开始,新生入学,经过入学教育以后,大部分新生对读书基本上都持有饱满的热情。所以,每年的9月—11月三个月份都是新生读者数量最多的时期,而这也会促使图书借还量随之增加。

三、提升高校图书馆馆藏应用率的有效建议

(一)提升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力度。现阶段,该校图书馆仍旧借助人工借阅图书的形式,也就是学生自己进入书库之内选取,然后由图书管理者借助汇文系统展开相关操作,以此做好图书借还处理。该借还模式的实行不仅会对学生借阅时间以及借阅地点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还需要应用到大量的人力资源与物资。借助RFID技术以及智能管理设备便能够促使学生借还图书更具自动化,让学生的阅读活动能过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以及选取性。

(二)对馆藏结构进行完善。按照相关调查表明,该校学科建设和图书馆馆藏结构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大致合理。然而,为了能够不断提高图书馆图书借阅量,还应该予以深入的优化与完善。比如,针对畅销图书而言,应该提升推荐力度,增加复本,降低专业类型图书复本量,防止所需资源匮乏或是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并对图书时效性予以足够的重视,针对考研类图书或是计算机类图书等,应该对其革新速度进行充分的考虑,应该避免盲目选购。按照图书所具有的时效性,确保旧版图书下架的有效性,新版图书上架的及时性。而针对图书借阅量基本上为零的部分图书,必须确保选购的合理性,积极和相关分院进行深入的交流,让师生推荐购买,尽可能地确保馆藏配置的有效性,防止图书零借阅的问题出现。

(三)提升服务质量。一个更具智能化的新型图书馆所需要的服务型人才,并非是单纯地进行图书借工作,还应该积极提高图书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升精准化的服务力度,建立个性化服务。现阶段,某高校图书馆之内的读者借阅权限基本上为教师10本150天,研究生10本25天,本科生10本60天。调整读者借阅权限同样是提升图书借阅量的有效措施之一,10本60天的图书借阅权限对部分读者借阅量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并且60天的图书借阅周期并不长,无法达到读者的实际需求。所以便能够调整图书借阅权限,提升图书借阅数量并增加阅读时间。现阶段,该校图书馆每个星期最长开放时间为105小时,并且仅限于在自修室或是阅览室,并未予以全方位开放,由此便造成部分有图书阅读需求的读者,在每个星期闲暇时间之内无法借阅到自己想要的图书。与此同时,除了寒假以及暑假之外,部分小长假同样应该对读者阅读需求进行全面的考量,尽可能地开放借阅权限,达到读者需求。

(四)推广阅读宣传活动。于2012年至今,该校已经连续开展了七届读书日活动,并且每节读书日活动所推行的主题都有所差异,然而无论怎样调整,宗旨都意在让各位师生能够多读书、读好书。现阶段,该校图书馆为了能够提升推广力度,专门建立了图书推广中心,让广大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交流能够不拘泥在某个特定的读书日,全面进行图书阅读宣传活动,让图书阅读能够更为广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日渐深入和网络化、数字化的持续发展,也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为了能够让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加强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统计分析力度就变得愈发重要,并积极探索有效措施,才可以促使馆藏资源应用率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从而达成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亚青,陈志鹏,杨巍.浅谈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统计分析及建议[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6):52-54.

[2]赵娜娜.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统计分析——以西藏民族大学2017年度读者阅读数据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0):138-140.

[3]张瑾.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研究——以三亚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视界,2017,(33):44-45+49.

[4]马秀娟,郭婷婷.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统计分析——以青岛理工大學(临沂校区)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4(10).

[5]马秀娟,郭婷婷.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统计分析——以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4(10):52-55.

[7]陈学文.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的统计分析——以襄樊学院图书馆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166.

猜你喜欢

统计分析高校图书馆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房地产税收优化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SPSS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