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档案的建立

2020-05-08吕玉华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健康检查免费试点

吕玉华

【摘要】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涉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地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阐述了其档案特点、档案建立和项目试点成效,提出了做好下一步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档案;建立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全国每年出生缺陷总数近百万例,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做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引起不良妊娠结果的高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首次启动全国18省100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以下简称“项目试点”),其中玉溪市红塔区是云南省8个项目试点地区之一。项目试点的实施过程,严格按照《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行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的要求开展工作,相关档案管理工作记载了项目试点的历史过程和详细内容,对项目试点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项目试点档案的特点

项目试点自2010年4月开始,大范围覆盖计划妊娠的夫妇,至今历时长达9年多。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绕着计划妊娠夫妇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开展工作,提供的技术服务包括优生咨询、筛查高危人群、做好临床实验室检查和普及健康教育等19项,相关档案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具有保存和开发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数据、图表、照片等医学文件材料,范围广、内容多,综合性和专业性强。由于项目试点的复杂性,涉及的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检查方法,因而直接记录检查结果的载体多种多样,数量较大,如各类表格、病历、化验单、标本、仪器检测结果、照片、录像带等材料。试点项目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后续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服务过程中,需要填写《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服务记录册》,涉及受检夫妇的个人隐私,要求对受检者个人信息严格保密。由此可见,项目试点档案各类资料的载体形式多样,具有形成过程周期长,涉及学科综合性和专题性强,且涉及个人隐私,具有保密性等特点。

二、项目试点档案的建立

项目试点的建档工作与项目开展同步进行,重点制订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和有关规章制度,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分阶段做好项目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并严格保密受检者个人信息,保证档案安全。要求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是原件(定稿),根据需要可复制若干份。凡归档的文件材料,要做到审查手续完备,制成材料优良,格式统一,字迹工整,图样清晰,装订整洁。对档案质量未达到要求的,必须限期改进,对破损的档案,须及时修复。项目試点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提供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汇总上报信息,准确掌握孕前优生检查进展情况,评估实效,实现数字化管理。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归档过程的相关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1.项目试点设置信息管理员,负责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数据的录入及其管理工作,同时依托《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档案数据库,重点做好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数、检查结果、早孕及妊娠结局全程追踪随访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并根据规范要求签章上报。2.建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登记本”“优生健康教育活动登记本”“早孕随访登记本”“高风险人群评估及咨询指导记录本”“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转诊登记本”“妊娠结局随访记录本”等原始本册,并根据信息记录情况,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查找需要改进的问题。3.对于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过程原始记录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估建议告知书》《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服务记录册》,需要认真填写,要求妥善保存,同时注意保护参检群众的个人隐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服务记录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知情同意书》《早孕随访记录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估建议告知书》《出生缺陷儿登记表》《妊娠结局记录表》等应至少保存15年。

三、项目试点的成效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通过医学检查和病史询问等方式,对计划妊娠夫妇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有针对性地指导育龄夫妇消除影响生育的危险因素,以保持良好的状况进入妊娠阶段,达到降低出生缺陷、早产、死胎死产、自然流产、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目的。项目试点的开展,为全区15895对农村夫妇提供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进行了孕前慢病、感染、心理、遗传、营养生活方式等风险因素筛查,并针对其中的4570例风险暴露对象,提供了针对性的咨询指导和医学干预措施。项目试点完成了8783例参检对象的妊娠结局随访,结果表明干预组活产8010例,占91.2%,不良妊娠773例,发生率8.46%。全区同期未接受筛查、干预的13691例妊娠结局的对照组:活产12118例,占88.51%,不良妊娠1573例,发生率11.49%。以上二者对比差异显著,说明干预对于改善妊娠结局效果明显。通过项目试点,建立起了全区孕前优生优育健康管理数据库,实现了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和流动人口档案的建立与利用,为地方政府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从源头上预防了出生缺陷,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好评。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的水平,而项目试点中的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参与则是档案信息来源和形成的基础。因此,下一步工作中,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责任心,使其除更好地掌握项目试点档案资料分类、管理等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习一些医学知识,熟悉项目试点所涉及的各类文件的形成规律,以此根据信息来源及特点进行分类、整理、归档,做好孕前优生优育健康管理的档案工作;另一方面,应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加强档案建设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自觉归档的意识,从根源上杜绝信息错漏现象,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二)不断完善现有信息平台,提高服务质量。随着全区信息采集量的日益完善和信息管理的集中化,孕前检查正在向更广的服务人群铺开,因此需要针对孕前检查覆盖面广,监测周期长的特点,在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平台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与及时升级,为群众诉求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途径。一是加大妇幼、计生资源整合,共同构建生育全程高效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使受检夫妇可以得到一站式服务。二是加强实时跟踪调查和随访工作,不断更新数据库,以确保档案信息的时效性。三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传播政策和法规,普及优生知识,及时快捷的沟通服务供求信息,提高人群知晓率。四是将新生儿筛查体系与孕前检查、产前检查进行有效衔接,构建起更为全面的预防出生缺陷的干预体系,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育龄群众优生健康参检率。由于出生缺陷的病种多、范围广,这就需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群体预防,以最大范围的覆盖计划妊娠的夫妇群体,使其树立优生优育意识,才能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作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不断扩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的影响。二是要加强各级服务人员的责任心,逐户逐人,对目标人群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孕检知识和优生知识的宣传,用优质的服务努力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检率。三是要创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群,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不定期地推送优生优育知识,普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相关知识及项目意义,增强群众参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重视档案信息的分析研究,加强推广应用的实效性。项目试点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对全区计划妊娠夫妇孕前风险暴露因素的监测,不仅得到了孕前风险暴露因素在辖区内的分布特点、风险类型及暴露比率,还能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的预测,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妊娠结局。因此,下一步工作中,应重视试点成果的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已有的档案资源,通过系统的统计分析,分析查找发病原因,以为进行更加有效的干预和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依据,以此把预防措施落实在怀孕之前,从源头上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生缺陷给家庭带来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覆盖的通知[R].2013.

[2]王玥红,迟绍琴,邱铮,等.深圳市龙崗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0):2358-2360.

[3]黄婉玲.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与婚前检查的重要性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3):3309-3311.

[4]茹红瑞.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高风险人群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35(7):710-713.

[5]辛晓娜,王媛媛,马立广,等.孕前优生信息化服务模式的探索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4):227-230.

猜你喜欢

健康检查免费试点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新生儿缺陷率观察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PCT协作式检索和审查(CS&E)试点将于2019年3月1日重启
免费
免费为止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国资委力推国企改革“十项试点”
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