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图解的“拿来主义”

2020-05-08王巍

建筑与装饰 2020年5期
关键词:拿来主义

王巍

摘 要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审美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设计师在建筑设计时会从非建筑学的领域寻找合适的图解,但是很多人说通过借鉴其他领域的图解在促进建筑的生成时就好像实在从别的领域“拿来”的一样。本文将通过对非建筑学领域中某些图解使用案例的分析,图解的形成以及如何寻找这样的图解方法。图解设计的过程基本上包括选择、应用以及操作图解的三个部分。本文将对如何选择、应用和操作图解展开探讨。

关键词 非建筑学领域;图解生成;图解转译;图解设计方法

随着数字化设计的发展,近年来图解好像在建筑界掀起了关于图解理论讨论的热潮。《时代建筑》在2016年5期里設置了关于数字化图解设计方法的专题,暗示图解设计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图解设计,但是大家要明白题解设计不仅仅是用数学找形。不可否认的是,数字化在许多建筑设计过程中是很关键并且高效的使用工具。它的本质就是利用图解生成建筑,这就体现了图解生成性的特点,其利用其他领域的逻辑关系的介入和转化来帮助图解生成,本文将以这一点开始讨论。

1建筑图解的“拿来主义”

本文中的图解在英语中的解释翻译为中文是指,用建筑师通过图纸对自己需要的信息载体进行剖析,从而得到构成事物的比较直观表现建筑师要求的图像。在本文中的“图解”将会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用在建筑设计的一种关系,在其他领域的某个概念,在建筑师的分析中将其用在建筑设计上和其能运用的潜力的关系。第二种含义是将其比作一台“抽象机器”,它的功能就是怎样把某种关系通过一个机器在几个甚至多个领域建立相同的关系,并把它转化成建筑设计的专业用语来服务建筑设计。

建筑学上通过按照图解的不同侧重点,我们可以大致把图解分为解析性图解和生成性图解两大类。本文讨论的建筑图解的“拿来主义”也属于生成性图解的一部分,重点是建筑师怎样通过专业的眼光把不同领域的有用的关系引入到建筑设计的逻辑当中,本把它转译出来。大家常说的“拿来主义”的实质就是把某种建筑学领域之外的关系通过操作图解引入到建筑学当中[1]。

2非建筑领域的图解

如果我们用分析建筑图解和与之有关的非建筑学科的重合对生成性图解进行分类,是没有尽头的。事实上,建筑借鉴的图解能是多领域的,不只是我们所熟知的领域。并且有的图解不能简单地划分成一个或特定的领域中。

在广义上说,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特定的图解。编码是程序员的图解,程序员通过一个一个的编码编出自己想要的程序,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软件来帮助人们;生物学家通过细胞的分裂更好的研究植物的生长;医生通过药物的使用说明来帮助自己更好的治愈病人。并且UN Studio也是通过关注其他领域的图解,借鉴其他领域的图解,并在建筑设计时合理运用事物之间共通的关系[2]。

3非建筑学领域图解设计意图的动机

(1)关联性。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基本都是在与建筑性质类似的领域选择图解,比如博物馆是在历史文化中选择图解,歌剧厅经常在音乐方面选择。海洋馆往往在海洋领域选取图解。图解的选择带有主观性或者是其他客观因素的有关,为了更好且清晰地表达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使人更好的理解,很多的建筑师会在相关领域选择自己需要的图解。但是在任何领域都是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图解的,还是需要建筑师不断的分析,讨论找到有用的信息作为图解并应用到建筑过程中。

(2)象征性。图解的选择还有其在特定领域的象征意义。人们可以能通过建筑的外部形状联想到其他的事物。比如球场的设计可以取象于篮球,太空馆的设计可以取象于浩瀚的宇宙。利用象征在一定程度表达出建筑的功能。

(3)事物自身的特点。这种就是图解本事的某个特点容易满足建筑师的要求。例如,我国的国家体育场在设计的时候就借鉴了鸟窝的形状,鸟窝自身就属于一种特殊的圆形,图解本身的三维特点就很符合设计师对线条的要求并且这样的图解还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4图解机制的特点

(1)抽象化。前面提到过图解具有独特性。体现在关系特征的取决上。漫画的抽象逻辑和图解的抽象是基本上相同的。漫画通过一张脸能描述很多人,这种普遍性让关注更能体会作者的意图。抽象就是通过一个物体联系到很多物体的变化,但还保留着物体的根本联系。建筑也是这样,例如法国蒙彼利埃人体博物馆就是以紧扣的食指抽象成为交织的网线进行建造的。

(2)可视化。图表通过可视性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但声音,心理是不能用视觉看到的。但这些领域会通过特定的工具将其保留和研究。而可视化的图解则要求建筑师具有较强的视觉表达能力和构图能力,怎样的表达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创作。

(3)步骤。建筑师通过图解的抽象特点更好地抓住不同领域与建筑设计需要的形式的关系。通过利用共通的关系达到某种关系的传递;然后把图解做成建筑造型,这是通过图解的可视化特点进行的。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生动,从而简化其内容,通过这样的方法更好地将内容表现出来。

5图解设计的转译方法

图解的应用过程就是转译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形态模仿,内在转化和信息转化三个方面分析。通过分析建筑师可以在操作形态是将其深化,它是建筑师形态塑造的手段。图解操作的始端是生形方式,基础手段是变形方式,生成的依据是演化方式。首先,生形方式一般就是对几何领域图解的分析和讨论找到建筑师需要的信息。例如由贝聿铭操刀的苏州博物馆就是通过对菱形、方形等几何图案的运用把江南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图解的变形大体上讲就是图解对建筑形体的操作。建筑师通过引入基础的建筑形体,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一种或多种变形得到自己需要的图解。世界上很多的疗养院都有借鉴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的设计方法。最后,建筑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受地基的影响,水库不能建在地质疏松的地方。受日照的影响,建筑师在设计楼房图解是要考虑楼间距。

6结束语

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图解,都包含着多样的联系,这就要求建筑师在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他领域的发展。只有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和设计方法才能得到展示。只有每一个建筑设计是都具有创新意识,建筑才会朝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建筑师们在拥有创造精神的同时,还要有独特正确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操作功底,这样建筑师才能在本领域实现自己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董屹.抽象与实现当代图解论与其抽象机制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8.

[2] 埃森曼.彼得·埃森曼:图解日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73.

猜你喜欢

拿来主义
鲁迅《拿来主义》读后感
关注文本解读浅谈《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
《拿来主义》别样教
行走50国深思对西方“拿来主义”
网络语言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拿来主义》教学案例
鲁迅《拿来主义》之教学解读
资产证券化信托模式的“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