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效性的机制实践探索

2020-05-08廖赞勇黄曲云黎俊楠黄蕾

科教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医学生实践探索

廖赞勇 黄曲云 黎俊楠 黄蕾

摘 要 加强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提高医学院校培养临床卫生人才质量,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理想信念教育、立德树人主旨教育、科研讲座培养、临床技能培训、“精准化”指导就业等方面,介绍了开展医学生职业素质培育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措施和效果。

关键词 医学生 职业素质教育 实践探索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health talents in medical college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lecture training, clinical skill training, and "accurate" guidance for employmen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developing innovative working mechanism of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cultivation and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Keywords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practice exploration

高等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高级医学专业人才,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医学教育必须突出医学人才培养“重实践、重人文、重创新”的时代特点。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颁布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實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加强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促使医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质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要求。右江民族医学院扎根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秉承“大医精诚”校训,坚持面向民族地区基层服务不动摇和坚持培养应用型医药人才不动摇的办学理念。近年来,我校在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工作中,从“健康中国”的战略高度探索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机制,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医德素质好、岗位胜任能力强的应用型卫生人才,推动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开展了几方面的创新工作机制,有效地提升医学生服务基层能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1 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扎实做好意识形态思想引领工作

(1)以党校为平台,凝心聚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学习培训,精心组织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学习统战工作基本知识与主要工作内容、宗教事务条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班群网络等动态,保持高度政治敏锐,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开展“重温马列经典,传承红色基因”读书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观点及立场。开展“慰问抗战老兵,重温峥嵘岁月史”活动,学生党员们与老兵们一起重温了峥嵘岁月,铭记历史,传递正能量,理解“勿忘国耻”的骨气,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拥有“身在校园,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开展毕业季学生党员宿舍“走访谈心”活动,增强了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激励学生党员学习和弘扬抗战老兵们的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大学生新时代历史责任担当,进一步坚定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不要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投身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强国梦”的生动实践中。

(2)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凝心聚力把思想教育工作从学校延伸到实习医院。凝心聚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以制度为抓手,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近年来,辅导员坚持利用暑假时间,到38多家实习医院检查开展党建工作检查情况及上党课。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来自党组织和学校的关怀和温暖。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加强临床实习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使党员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及权利与义务,加强党小组组织生活落实监控,完善实习党小组组织生活的过程管理,提高实习党小组组织生活质量。对实习生党员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稳健走好人生前进的道路,在同学当中树立起良好的标杆作用。

(3)围绕立德树人主旨教育,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升华人文情怀教育效果。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立德树人”确定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点。唐代大医孙思邈强调“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专业特点,创新教育方式,注重培育人文情怀,举办“让阅读融入生活 让思考丰富人生”读书征文比赛,激发同学们的读书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组织举办“医学生如何培养良好医德医风”讲座,“青年成长经验”交流会,举办“追求卓越发展之身边榜样量”学子论坛活动, “文明修身,励志成才” 讲座,举办“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演讲比赛,举办“明日医生,今日做起”、“当医者变成患者”演讲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到医院和敬老院开展人文关怀、生命价值教育形式,贴近学生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医学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医学职业道德是从事医学职业的人们在医疗工作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也是医务人员在接受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后所具有的职业操守”。[1]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价值观能够起到润物无声的影响。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每年毕业季,举办毕业生“医路前行,向幸福出发”成长分享会;邀请专家教授为毕业生党员做“恪守医德 廉洁行医”、“榜样的力量 感恩所得”医德专题报告会。培养临床毕业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常怀感恩之心,情系母校,不忘师恩,报答父母,报效祖国。

2 科研讲座培养,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为培养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推动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让本科生早日接触科研,了解科研工作,学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至今已有10余年。本科生导师组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或参与导师的课题组开展科研工作。本科生导师制,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也证明了在医学生中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2]成立本科生导师制科研创新学会,邀请专家教授为本科生导师组学员做培训实验对象、实验原则、实验实施等内容,系统介绍了科学实验的规范和流程,详细介绍医学实验研究的立题选题及实验设计等方面的原理及注意事项,为学员们的科研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不定期举办本科生导师制科研专题讲座,包括科研文献查阅、科研论文撰写、医学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3 开展选苗助研工作,助力学生迈上更高发展平台

以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进一步推进临床本科考研学风,调动广大学生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不断提高考研参考率与录取率,营造起浓郁的学习氛围、考研氛围,使考研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补充渠道。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2014年制定实施“选苗助研”工作方案,对学生考研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确保考研工作质量和效果。大三到大五各年级成立考研工作小组,辅导员任组长,成员由各班班主任组成,选好考研苗子,为考研学生提供从备考、报考到考试全过程的指导。同时,成立考研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管理学生考研工作,帮助学生分析考研对个人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影响,因势利导启发更多的学生产生对考研的认同。并且,通过对医学生进行专业前景教育、个人成才教育、以及就业形势教育,引导学生做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强化考研意识。不定期做考研主题讲座。邀请当年考研成功学生参加经验交流会,向学生宣传考研的各项政策,帮助更多的学生解答考研困惑、树立考研的信心。利用宣传栏开辟考研宣传专栏,发布考研动态,介绍考研政策,访谈优秀考研人物,普及考研知识。

4 加强安全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亲情服务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健全心理援助机制。以专题培训讲座的形式,由辅导员组织开展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交友安全、学业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主题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和自我保護意识,组织各班学生签订《安全承诺书》,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意识。以公开信的形式温馨提醒家长教育孩子暑期严禁孩子私自游泳,切实加强孩子的暑假安全监管,履行好假期家长第一责任人的监护责任。建立“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宿舍长”五级网络的倾诉心声和教育预警机制。培训班级心理委员作为学生心理健康使者,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对心理异常学生给予热情关怀帮助,为学生开展心理救助,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抗压能力,及时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干预和援助。

(2)开展学业预警谈话,零距离亲情关怀。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管理工作送进课堂和宿舍。辅导员每个月进课堂3~4次,检查课堂纪律、进行课堂考勤,对上课期间不规范使用手机的同学,停止其用手机半天,与上课玩手机的学生谈心谈话,辅导员亲自到宿舍与旷课的同学进行谈心,强调学习和纪律的重要性,珍惜大学美好时光,勤奋学习。开展学业预警谈话,每个学期开学初,辅导员与上一学期考试有不及格的同学开展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情况并给予悉心的指导,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把更多的时间的精力用于学习上,给予大学生以更多的亲情关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亲情关怀与情感教育正是那片片落红, 因此我们教师应让真挚的亲情关怀始终呈现在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把学生当亲人,将亲情服务运用于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加强家校联系合作,通过书信与电话沟通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背景,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情况,实现家校双方优势在对学生教育工作上的互助合作,通过家庭教育强化学校教育效果,增加学校思想教育和师生感情的温度。

5 加强临床技能培训,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培养医学理论基础扎实、临床思维能力强、实践技能操作熟练、职业道德意志坚定的应用型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的模式,完善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保障机制。加大临床教学改革力度,着重加强医学生临床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认真做好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培训工作。培养医学生独立书写各种临床工作记录、体格检查、树立无菌操作观念。2012年以来,连续8年组织举办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大赛、临床病例诊断分析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从而强化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面提高医学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6 建立五位一体就业工作机制,“精准化”指导就业

准确掌握毕业生和家长的手机电话通讯号码,建立“学生-班干部-班主任-家长-辅导员”五位一体就业信息工作机制,建立毕业生就业Q群、微信群,以便多渠道联系,保证就业信息追踪通畅。向用人单位推荐所需的毕业生,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毕业生排忧解难。推进“集中团体辅导,个人谈话”的工作思路。每年3-6月,每月召开1次未就业毕业生恳谈会,毕业班的班主任与未就业毕业生全部进行“一对一”交谈,了解他们的就业困难及需求,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对毕业生进行“精准化”就业指导,加强政策引导。教育学生端正就业态度,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对“建档立卡”毕业生适应给予就业路费补助。

7 实施效果

近五年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申报的创新创业训练课题,共有220多项获立项资助,其中省级立项为56项,校级立项170项,学生公开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30篇。我校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得华南赛区华南赛区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参加广西4所医学本科院校的医学生综合能力竞赛中,荣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五年来,临床专业应届毕业生共有295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占临床专业毕业生11.24%;临床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有95.62%以上,毕业生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到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就业率为65.53%;学校于2015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高校就业50强)荣誉称号。

医疗用人单位认为我校的毕业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身心素质、沟通交流、人文素质、吃苦耐劳、踏实为基层服务等方面表现很好。2018年学校招生就业处的相关调查显示,医疗用人单位对我校医学毕业生工作表现满意度为94.73%,对我校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我校培养的医学毕业生在基层单位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奉献青春才华,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治政,许志伟.医学伦理学辞典[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03-104.

[2] 肖刚,莫碧珍,等.优化本科生导师制制度,服务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6(10)15-17.

猜你喜欢

医学生实践探索
浅析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时期医学生临床思维评价体系的实践与评价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