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协同视域下,尼龙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

2020-05-08

河南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尼龙化工企业竞争

李 祯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改革开放40年来,基于国家部署的东部引领、中部崛起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经济呈现出协同发展、多级共生的新局面[1]。在这期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创新驱动已经在诸多领域颠覆了人类传统的生活及生产方式。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互联网的繁荣与活力显然为产业价值链重构和升级提供了积极的推动及变革力量[2]。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以基础化学品和通用材料为代表的化学工业在中国本土市场驱动下实现了产能的增加与转移。但随着化学工业进入全球竞争的高级阶段,通过对尼龙化工行业探究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具有相对强大的发展潜力且国内众多企业仍处于成长阶段,但国外尼龙化工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并伴有衰退迹象,尼龙化工行业受制于上游核心原材料技术的制约以及市场对新材料的需求,显然需要新的驱动力支持其产业价值升级。因此,以区域为立足点,剖析该区域尼龙化工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机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1.1 研究假设

本文聚焦于尼龙化工行业背景,并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从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两方面着手分析企业竞争优势与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提出如下假设条件。

1.1.1企业内在因素

①研发投入。 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大致分为设备、资金等经费投入与人力资源类的人员投入两方面。本研究借鉴学者们普遍采用的测量方式,从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两个维度衡量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并提出如下假设:研发投入正向影响尼龙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H1)。

②内部治理机制。整理学者们所作的大量研究发现,对于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重点涉及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两个层面。本文具体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方面测量企业规模,并从资产负债率角度测量资本结构,同时提出以下假设:企业规模与尼龙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正相关关系(H2);资本结构正向影响尼龙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H3)。

1.1.2市场因素

市场的动态性着眼于产业环境中的创新与变化,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息息相关。本文从行业集中率方面测量市场环境,并提出如下假设:行业集中率与尼龙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H4)。

1.1.3政策因素

政治改革作为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在消除政治障碍的同时,开拓了新的消费市场,并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焕然一新。针对政府政策,本研究具体从政府支持力度设计测量,同时假设如下:政府创新政策对尼龙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H5)。

1.1.4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整合梳理,可以看到学术界普遍认可技术创新会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研究从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选择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作为衡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的主要指标,其中,市场绩效具体通过产品市场占有率来测量,财务绩效则选择营业净利率作为衡量指标,并作出以下假设:技术创新能力有助于尼龙化工企业的市场绩效的提升(H6);技术创新能力有助于尼龙化工企业的财务绩效的提升(H7)。

1.2 区域协同视域下的模型构建

1.2.1概念模型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要求企业间及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如行业协会、政府、大学、金融机构等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沟通联系并协同演进,从而推动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3]。在这一基础上,本文通过剖析技术创新能力内在影响因素及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提出7个假设及概念模型(见图1)。

图1 尼龙化工企业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概念模型

1.2.2变量与模型

根据上述理论及已有文献研究,本文选择产品市场占有率(som)、营业净利率(npm)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包括研发强度(rdr)、研发人员占比(pur)、企业规模(size)、资本结构(lev)、行业集中率(cr)和政府支持力度(gs)。为探究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结合实际,构建如下模型:

①多元线型回归模型

som=β1+β2rdr+β3pur+β4size+β5lev+β6cr+β7gs+μ

npm=β1+β2rdr+β3pur+β4size+β5lev+β6cr+β7gs+μ

由于企业规模这一变量代表数值为绝对数,其他数值则为相对数,本研究为避免数据误差过大进行了取自然对数处理[4]。式中,μ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

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t=αktβltγeεt

其中,yt是工业总产值;α是综合技术水平;k是资本投入;l是劳动力投入;β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γ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eεt表示乘积形式的干扰项,eεt≤1,下标t表示时间(年)。

参考现有文献研究成果,被解释变量为营业收入(bi),解释变量为研发经费投入(rd)、人员投入(pu),并对上述公式两边取对数,得到计量模型如下:

lnbi=lnα+βlnrd+γlnpu+εt

同时,为避免数据过大产生误差,分别对营业收入、研发经费和人员投入进行了取自然对数处理。

2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问卷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以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神马华威塑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盈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九家河南地区尼龙化工企业2018年经营实况作为调研内容,设计出整体包括两部分的调查问卷。所用统计软件为Stata15.0。

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是企业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则涉及创新投入、创新环境等问题,根据产品类型、产品所处化工子行业(例如:化学原料、化学纤维等)整理相应财务指标,所得样本数据信息较为全面系统。问卷主要针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员及财务办公人员,通过直接向企业邮寄、发电子邮件和实地发放的方式,共发出问卷120份,最终共收回问卷70份,问卷回收率为58.3%。

2.2 参考数据

本文除上述调查问卷,还通过巨潮咨询网和郑州大学数据库,在剔除ST、*ST类样本和金融样本的基础上,收集了22家国内规模以上化纤制造上市公司2014—2018年的110个观测数据,统计并分析这些公司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人力投入与营收增长率的关系,以便客观、全面地为尼龙化工行业发展路径提供合理有效的参考。

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3.1 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说明:研发经费投入(rd),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人员投入(pu),企业研发人员;研发强度(rdr),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收入比;研发人员占比(pur),人员占比=企业研发人员/员工比例;企业规模(size),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取对数;资本结构(lev),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行业集中率(cr),CR4=行业前四名收入/行业总收入;政府支持力度(gs),政府专项资助企业研发经费/企业研发总投入;营业收入(bi),企业年营业收入;产品市场占有率(som),目标市场份额;营业净利率(npm),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3.2 针对调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分析及回归分析

3.2.1描述性统计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1可知,本文调查的九家尼龙化工企业,研发强度(rdr)平均值约2.10%,最高达到8.27%,反映出河南地区虽有个别尼龙化工企业重视研发支出,但普遍关注度不够,占比较低。并且,政府专项资金补助在企业研发资金来源中所占份额较小。

统计的样本企业资产负债率均值较高,比例约70.99%,最大值达80.56%,最低值为49.30%,体现了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财务杠杆扩大企业生产运营能力,但也具有相当程度的财务风险。

3.2.2相关系数分析

表2 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

本研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各影响因素之间进行相关性考查,从表2可以看出,企业研发强度、研发人员占比、企业规模、资本结构、行业集中度、政府支持力度等6个因素分别与产品市场占有率、营业净利率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在0.278 9~0.783 8。

3.2.3回归分析及方差膨胀因子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与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营业净利率回归分析如表3、表4所示。

表3和表4显示,在置信区间为95%的情况下,研发强度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而人员投入、政府支持、企业规模、资本结构及行业集中度这5个影响因素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同时,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来检测(表5),发现各个因素VIF均小于5,排除了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

表3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与产品市场占有率回归分析(2)

表4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与营业净利率回归分析(2)

表5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3.3 针对22家全国上市化纤企业的相关系数分析与回归分析

3.3.1全国22家上市化纤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总体分析

表6 2014—2018年全国22家上市化纤企业技术创新经费与人员投入情况

上述统计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化纤企业对研发投入的意识趋于增强,但企业研发强度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发投入占比(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2.19%相差仍然较大[5]。值得注意的是,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更加明显。比如日本2018年度研发投入强度为3.14%,德国为2.93%,美国为2.74%,而以色列和韩国甚至达到4.25%和4.24%的水平[6]。

3.3.2相关系数及回归分析

由于研发投入具有滞后性,特别是针对企业类客户的化纤企业,其产品研发及服务的周期较长,因此,本文在分析时使被解释变量比解释变量滞后一年,则解释变量对应年份为2014—2017年,被解释变量对应年份为2015—2018年[7]。具体结果如表7、表8所示。

①从表7中可以看出,样本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均正向影响被解释变量企业营业收入,相关系数在0.4925~0.6839。②如表8所示,

表7 全国22家上市化纤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各变量相关系数

表8 全国22家上市化纤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在95%的置信水平下,本研究统计分析的两个影响因素中,研发经费投入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研发人员投入通过了5%显著性检验。

4 结论与建议

4.1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从企业研发投入、内部治理结构、市场环境及政府政策支持等四个维度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行考察,总结了化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实证部分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并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相关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4.1.1企业研发投入对尼龙化工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机理分析

根据模型①及调查的样本数据,本研究中变量企业研发强度rdr通过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系数分别为2.080 204和0.330 196 8,说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每增加1%,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约2.08%,同时营业净利率增加约0.33%。另一方面,研发人员的回归系数为正,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假设H1得以证明。

根据这一结果,本文验证了企业研发强度、研发人员皆对尼龙化工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及竞争优势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此,企业应该继续增强技术创新意识,提高研发经费投入,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创造能力和积极性,以保证技术创新产出的水平。

4.1.2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对尼龙化工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机理分析

根据模型①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到企业资本结构lev和企业规模size系数为正,都经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为假设H2、H3提供了依据。论证结果显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和拥有一定额度的负债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并能够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拥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后会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可能,而过高的负债率也使得企业财务风险加剧,不利于企业持续性健康发展。

4.1.3市场环境、政府政策支持对尼龙化工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机理分析

本研究中样本企业行业集中率(cr)和政府支持力度(gs)均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假设H4和H5成立。对于行业集中率来讲,验证结果与吴福象(2006)所阐释的研究结论大致相同,表明行业集中度高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证明了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而对于政府支持力度来说,这一论证结果体现出政府支持力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与竞争优势提升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

4.1.4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与化纤企业技术创新及盈利能力正相关

如表8所示,本文通过对全国22家上市化纤企业2014—2018年间财务数据统计分析,由模型②发现被调查企业研发经费、研发人员投入均对技术创新能力及盈利能力有正向影响。

4.2 建议

4.2.1从研发投入现状发现国内尼龙及化纤企业发展方向

①从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强度两个层面剖析,并将排名靠前的上市化纤企业列出(如表9和表10所示),可以发现以荣盛石化、光威复材等为代表的企业近年来一直占据行业领先地位,是中国化纤行业及新材料领域的中坚力量。

表9 2018年研发费用>1.5亿元的上市化纤企业

表10 2018年研发强度>3%的上市化纤企业

②从全球化工行业竞争加剧及跨国企业的边界重塑现状来看,对于化工企业来说,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等领域已然成为未来全球企业竞争的主要市场。区别于国内近年来主要依靠地产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这些年更多倾向于利用研发投资和知识产权领域的创新来驱动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转化能力的加强,为众多尼龙及化纤企业提升竞争优势贡献了持续的驱动力和核心能力。

4.2.2区域协同及产业集群模式通过整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促进竞争优势发展

①本文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除基础信息与财务数据外,重点对企业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环境及政府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访查,发现作为样本的九家企业,大多数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将技术创新战略执行、战略定位、影响技术创新成功因素、实施途径、保持竞争力关键因素、主要技术来源、市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及政府支持等作为重点关注部分。

②利用协同效应,可以使得企业间、企业与政府、院所专注于调动合作成员的优势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一体化技术平台和管理机制,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协同整体。而有关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学者魏后凯[8](2003)指出,地理集中、灵活专业化、创新环境等在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河南地区尼龙化工企业能够依托中原交通枢纽这一便利地势,形成具备召集、协调功能的产业聚居点,在发挥区域性网络潜在创新能力的同时分散企业风险。

4.2.3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并加强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

实证研究数据显示,行业集中度、政府支持力度正向影响企业竞争优势。一方面,目前河南地区尼龙化工企业在加强市场集中度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选择优势企业并购或强强联合等控制市场效率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巩固行业地位。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企业更多使用自有资金解决技术创新活动,这种方式虽然使得企业保持了技术创新的市场敏感性,但企业也面临着财务负担加剧的风险。由此看到,适当增加政府专项资助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有利于提高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除了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为了更切实有效地促进当地区域生产力、利润率及就业机会的提高,可以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已存在的聚居点上,帮助现有产业集群升级并扩大其资源利用率及竞争优势。

4.3 企业创新意识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

通过实证调查,能够看到被调查企业中仍有11.43%未执行创新战略,严格执行战略的企业也只占全部样本的34.29%,说明企业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具体需要从加大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着手,将技术创新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

因此,尼龙化工企业可以在区域政府的支持协助下,选择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服务体系等连接路径,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更关键的是,可以通过内部激励措施的实行和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储备一批熟悉制造流程、适应市场变化的技术人才,将技术创新理念与企业价值体系融合在一起,成为企业价值观的重要部分。

4.4 增强风险意识以应对非线性因素影响从而保障企业竞争优势

由上述数据回归分析能够发现,本文探究的6项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之间除研发强度外多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示企业还面临着出现小概率事件以及非线性因素影响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尼龙化工企业需要树立全面的企业风险观,除了撷取对企业内外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关注、及时反馈、信息披露等措施优化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还要对国家金融、经济、政治甚至自然环境等风险状况进行观测与评估,以促使企业在动态的市场与经济环境中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竞争优势。

此外,本研究的局限性体现在:一是在选择影响因素及构建模型时,并未将企业性质、董事会规模等作为测量目标,指标体系构建还需完善;二是由于区域样本量较低,未来研究还需扩大样本数量,降低可能出现的选择性偏误;三是虽然强调了区域协同观点,但内部联系的多重性与复杂性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尼龙化工企业竞争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气体灭火技术在化工企业消防中的应用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尼龙空间
尼龙
感谢竞争
基于有限元的尼龙板热膨胀性能分析
化工企业与人,人们的安全距离有多远?
安有尼龙扣的清理鞋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